艾灸這個穴位,不僅可以補充元陽,還能治療急性腰痛!啊
有句話叫做「西藥不如中藥,中藥不如中醫外治」,而所謂中醫外治,就是選用按摩、艾灸等手法來影響穴道、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然後調集人體的自愈力,到達祛病健身的意圖。
中醫外治離不開穴道,人體穴道有許多,其中有一個穴道是急性腰痛離不開的——跗陽穴。
艾灸跗陽穴還能醫治落枕,一起能很好的彌補人體的陽氣。下面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穴道吧。
穴位釋義
跗陽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作付陽;《素問.氣穴論》王冰注作附陽。屬足太陽膀胱經。陽蹻之郄穴(陽蹺脈郄穴)。
跗陽。跗,腳背也。陽,陽氣也。該穴名意指足少陽、足陽明二經的陽氣在此帶動足太陽經的氣血上行。膀胱經足部上行的陽氣至本穴後散熱而化為濕冷的水氣,因為有足少陽、足陽有二經上行的陽氣為其彌補熱量,足太陽膀胱經的水濕之氣才得以持續上行。本穴水濕之氣的上行是依託足背上行的陽氣才得以上行的,故名
。
取穴位置
跗陽穴坐落人體的小腿後邊,外踝後,崑崙穴直上3寸(四橫指寬度)。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痿厥風頭重、頞痛、樞股腨外廉骨痛、瘛瘲、痹不仁、振寒、時有熱、四肢不舉,跗陽主之。
《針灸大成》:主霍亂轉筋,腰痛不能久立,坐不能起,髀樞股胻痛,痿厥,風痹不仁,頭重痛,時有寒熱,四肢不舉。
《和平聖惠方》: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脛酸重,筋急屈伸難,坐不能起。
《循經考穴編》:癱瘓痿痹,腰尻髀樞股胻痛,外踝紅腫,寒濕腳氣,兩足生瘡。
穴位功能
主治頭、腰、膝、踝等疾患:如頭重如石,頭痛目眩,腰骶髖股後外側痛,膝脛酸重,霍亂轉筋,寒濕腳氣,外踝紅腫,兩足生瘡,癲癇,下肢不遂,頭痛,頭重,腰腿痛,下肢痿痹,外踝脹痛,下肢癱瘓,腳氣等。
穴道功用一:醫治急性腰痛
跗陽穴最主要的功用就是能夠用來醫治急性腰扭傷,並且馬到成功。中醫以為影響艾灸跗陽穴能夠疏通膀胱經氣之滯,通利足太陽之瘀血,到達氣血順、筋脈復之成效,然後緩解肌肉痙攣,註冊阻塞,使腰痛免除。
穴道功用二:彌補人體元陽
跗陽穴非常重要,它能夠彌補人體的陽氣。現在許多陽氣虛的人,艾灸這個穴道,就能夠把身體的陽氣補上來。艾灸這個穴道之後,你會感覺到有一股熱流感自下而上,直接通到你的腎,到你的後背,整個背都是暖洋洋的,所以說這個穴道能夠彌補人體的陽氣。
穴道功用三:醫治落枕
睡覺姿態欠好就簡單引發落枕,落枕能讓人一天都不舒暢,乃至脖子動彈不得。自己醫治,能夠艾灸跗陽這個穴道,白叟,小孩有落枕,睡的脖子動不了了,在家都能夠做。
中醫以為之所以會落枕是因為膀胱經受寒涼了發硬,壓著後氣血不通了,而在中醫上以為跗陽穴從屬足太陽膀胱經,所以艾灸跗陽穴,兩頭一通,膀胱經運轉了,血流量開了,氣上去了,氣行血行,氣血活動起來之後落枕也天然就好了。
※五大表現告訴你,該補陽氣了!艾灸補陽氣,簡單可靠!
※艾灸+推拿,解決寶寶營養不良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