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城市,被宋朝一位皇帝先火燒、後水淹,千年古城,毀於一旦!

這個城市,被宋朝一位皇帝先火燒、後水淹,千年古城,毀於一旦!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

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歷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設置太原郡,郡治晉陽。

漢代全國設十三州,并州刺吏部設治晉陽,這也是太原稱并州之始,太原簡稱「並」來源於此。是時,太原為全國十三州部治所之一,聞名遐邇。

隋末,李淵、李世民駐守太原,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後,遂以「唐」為國號。因此,唐文化的發源於太原。唐初,曰并州初置大總管府,又改大都督府。唐朝的幾位帝王曾數次擴建晉陽城,並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為河東節度使治所,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三京」,詩人李白曾盛讚「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北漢,或發跡於晉陽,或以此為國都,一時間太原名聲顯赫於舉國,傳為「龍城」。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滅掉了以太原為都的北漢政權,最終統一全國。由於憎恨太原軍民對宋軍的頑強抵抗及恐懼太原「龍城」的美譽,遂下令火燒晉陽城,又引汾、晉之水夷晉陽城為廢墟,一座歷經1476年悠久歷史的古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三年之後,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晉陽城北四十餘里的唐明鎮重新崛起。嘉佑四年,設太原府治。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并州移治陽曲縣唐明鎮,潘美擴展其範圍,並築城牆,嘉祐四年(1059)改并州為太原府,即今太原市城區。金詩人元好問《過晉陽故城書事》:「汾河決入大夏門,府治移著唐明村」,即此。

趙光義(939年-997年),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趙光義繼位。即位後使用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王錢俶和割據漳、泉二州的陳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納土歸附。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

宋太宗結束了分裂割據,也結束了1000多年的古城太原,如果當時沒有對太原實施毀滅性的破壞,太原的發展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竟出了一個契丹人的兒皇帝,網友: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古代懸疑事件大記(二):斧聲燭影

TAG: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