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雯雯 習得美的智慧

江雯雯 習得美的智慧

我於美術向來是沒有緣分的。印象深刻的是,小學時一次美術課,老師請了班上一位同學坐在教室里,其他同學來素描人像。我畫完之後拿給老師,她表情不明的看了看就收下了作業,後來本子發下來是及格分60。即使在當時,我也一點不怨她,甚至覺得她已經非常好的照顧到一個小學生的自尊心。後來不論升了幾個年級,有興趣接觸學習的東西日益增多,畫畫這件事情卻是從來不碰的。有很清醒的自知,我並沒有一雙適合畫畫的巧手。

但是這些都不影響我了解和敬重陳丹青。陳丹青先生,拋開近幾年「公知」身份的爭論不議,從學術上而言他是當代畫家、作家,代表畫作《西藏組畫》。大部分非美術生,或許並沒有接觸到這個名字,但對這兩年綜藝節目里常提到的木心先生以及《文學回憶錄》或許有所了解。陳丹青是木心先生的學生,也應當是其最親近的人之一,木心先生身後諸事操辦決定的人多為陳丹青,《文學回憶錄》則是根據陳丹青在木心先生曾經給他們講授的「世界文學史」課程上,所記錄的五本聽課筆記整理而成的上下兩冊讀本。最初了解到陳丹青,是在圖書館翻到他的書,看了之後大概是很喜歡又去買了他出版的其它作品。但是幾年過後,書里講了什麼乃至書名是什麼,已然全數忘記了。對陳丹青這個人的認知大約只停留在:知道這個人、知道他是個畫家、知道他是個很有文化底蘊的畫家,三點而已。再一次去書櫃里翻出他的《退步集》,是因為了解到他同梁文道、馬世芳等人在優酷視頻「看理想」欄目下開了幾檔有趣的節目,其中屬於陳丹青個人的是《局部》。

《局部》目前出了兩季,第一季16集完結狀態,第二季目前仍在更新狀態。每集都短小在20分鐘左右,沒有嘉賓或活動,只是陳丹青簡單的坐在鏡頭前,開始講某一幅畫或者某一個畫家等等。切入點大多很小,也不具體談如何作畫,陳丹青坐著仿若科普性質的講講畫和畫家的故事,但因為他自身厚重的學識積累,往往能獨到的給你展示出一幅畫的美妙,帶著觀眾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認知。有一期講到蔣兆和先生的《流民圖》,聽來格外震撼。蔣兆和先生曾是中央美院的教授,《流民圖》是他作於1943年描述抗日戰爭中底層人民的畫作。因為各種原因,這幅畫幾經置擱、命途多舛。再次回到蔣兆和教授手中已經殘破不堪。即使如此,通過《局部》的屏幕展示,也仍然能令觀者動容。它清晰的呈現出,戰爭在任何時候所帶來的,都是悲慘世界。陳丹青在節目中好幾次惋惜地提及,許多像這樣優秀的作品已經日漸被80後90後所遺忘了,他認為年輕人不喜歡接觸悲慘的事物,這也屬於可理解的合理範疇。每集講到他非常喜歡的畫作時,他會忍不住說好的畫作是無法言說的,能理解的人可能會在畫作面前挪不動腳步。這樣一檔欄目,即使毫無美術學識,看來也仍然能夠從不同方面啟發到對美的一種感知。

大概由於畢業之後成為一名小學教師的緣故,我常常能在學生的身上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這並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許多年過去了,鄉鎮學校的軟體硬體設施同城市學校差距日漸縮小,但學生的視野仍然同我當時讀書時一樣狹窄。即使是眼睛裡很有靈氣的學生,也只是把他們的靈氣用在學習的課本之上,除了成績之外得不到更好的開拓。而學生時代靈動的氣息是需要不斷的去發掘和培養的,這種培養並不完全是小城裡各類火熱的才藝培訓班,更是文化上潛移默化的熏陶,是在好的指引下習得認知美、欣賞美、敬畏美的一種智慧。學貫中西如陳丹青先生,仍然給他的欄目定名為「局部」,談到畫作時也總是謙卑之至。而教學中卻總是能接觸到「自我中心」、家長口中「管不了」的學生。除了少年心性的叛逆期,也是因其「無知」而更顯其「無所敬畏」。如何讓我們的學生一小步的走出狹小空間,認知到藝術世界裡個體的微小,不僅僅是學校里需要思考的命題,也是家庭與家庭之間代際努力才能逐步縮小的鴻溝。

願你無畏,非為無知。

作者簡介:江雯雯,祁門縣箬坑學校小學教師,文學小白一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夢文化傳媒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美,只在山崖
李海林 葛田丟錢了

TAG:徽夢文化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