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雲計算的四個真相,BAT之外仍有空間
「我每次出差經過機場,都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機場里各種雲計算廣告,不是智能大腦、奧林匹克、量子計算,就是企業賦能與生態。而回到公司,聽到客戶在抱怨的話就瞬間回到了人間:『我們的業務有波動,請問你們那邊有什麼事情嗎』;『雲平台太多了,有阿里、騰訊,還有UCloud,每個都要運維去適配』;『你們的中間件設計得不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啊』。我每天都在處理大量這樣的問題,兩廂比較,我感覺好像做了假的雲計算。」
UCloud高級副總裁賀祥龍在2018年5月15日的Think in Cloud 2018(以下簡稱:TIC 2018)峰會上如此表示。每年的TIC峰會由國內最大的獨立雲計算服務商之一UCloud舉辦,在IDC於2017年11 月發布的2017 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 IaaS 市場份額調研結果中,UCloud以5774萬美元營收排名第五、佔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份額 5.5%。
創業6年來,UCloud從一家十幾人的創業團隊,成長為擁有超過8萬用戶、間接服務用戶數量超過10億的中國雲計算領軍企業,部署在UCloud北、上、廣、深、杭等11地的線下服務站及全球24大數據中心的客戶業務總產值逾千億人民幣。憑藉自主可控的研發價值觀以及以「用戶的需求就是下一個產品」的產品觀,UCloud實現了「500人研發團隊、幾十項知識產權、100款獨立產品」的成績,贏得了雲市場獨立話語權。
2018年,在雲計算進入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深水區時,UCloud再次提醒業界:雲計算沒有想像中那樣美好,大量基礎問題仍未解決,在BAT之外仍有選擇。
現實很骨感
(上圖為UCloud高級副總裁賀祥龍)
「做雲計算這幾年的感受很深,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我在2014年剛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非常火。那時候我出去講,我是做雲的。別人說,哦!現在我出去開會,說是做雲的,別人會說,哦?那個眼神你懂的。」賀祥龍曾就職於騰訊,負責騰訊全平台的運維管理及資源調度,2014年加入UCloud。
通過這幾年深入開發和推廣雲計算,賀祥龍對雲計算「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深有體會。儘管現在人工智慧、區塊鏈、VR、AR等新技術層出不窮,「但是,這個世界也是變化很慢的,我們看到很多基礎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很多IT資源的浪費都觸目驚心。很多用戶還在抱怨雲的各種各樣不好,還有大量工作要去做。」
眾所周知,雲計算是一個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IT資源重組和消費的新方式。而UCloud的產品觀為「用戶的需求就是下一個產品」,在實際研究用戶需求和開發產品時,UCloud把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推進到了極致。
賀祥龍表示,UCloud按照客戶規模體量、上雲需求、技術能力將雲服務用戶歸結為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四類,對應雲計算的四個真相。對於這四個真相,UCloud則按需提供包含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專有雲在內的全局解決方案。
四個真相
(上圖為UCloud CEO季昕華)
關於雲計算的四個真相,那就是缺人、不適配、太貴、拒絕公有雲。
首先是缺人。即第一類客戶,技術弱、用雲量小,典型代表是初創公司,「上雲就是三件套——主機、帶寬、IP」。 賀祥龍有一次去拜訪一個客戶CTO,該CTO在談話一個小時之內出去了三次。做什麼?開主機。這位CTO說,公司沒有運維,因為涉及到錢的原因,只能由他自己兼管。因此,這類型客戶不需要複雜的技術和產品,而是缺人、缺工具。針對這類型客戶,UCloud主打的就是具有強運維能力的工具化產品。「運維的工作重點無非是:變更、部署、故障處理、發布,這幾件事情我們完全可以幫助用戶做成標準化的工具。「此外,UCloud還嘗試提供運維人力資源外包服務,以減輕這類企業的缺人手問題。
其次是不適配。即第二類客戶,技術強、用雲量中等,典型代表是中型互聯網客戶。他們有專職的運維團隊,研發人員一般在100人左右,雲上消費差不多在每月幾十萬到一百萬人民幣之間。賀祥龍表示,這類客戶使用的產品種類就很多了,特別是對PaaS類產品有強需求。但這類用戶需要雲服務商的PaaS來適配自己的使用習慣和場景,而不是反過來。UCloud針對這一類的需求,開發了定製化的解決方案。例如,UCloud即將發布的「海象」產品。對於雲緩存服務Redis來說,一旦數據量很大後會導致Redis的費用急劇上升,而基於內存的Redis是非常昂貴的。因此UCloud針對熱度不太高的數據採用NVMe SSD盤存儲,馬上可以把Redis的費用降低三分之二。另一個例子是即將推出的「DB GO」,當前很多公司都缺DBA人才,在優化資料庫的時候就會比較頭痛,而UCloud把一個診斷中間件附在資料庫上,幫助客戶診斷數據查詢慢的原因或是性能有問題的地方。「DB GO,從字面意思上講,就是讓DBA走開、不需要DBA的意思」,賀祥龍笑言道。再一個例子是「燈塔」產品,主要幫助客戶做業務監控,對應同時間發生的底層網路、主機的波動,以便快速定位故障。
第三是太貴。即第三類客戶,技術強、用雲量大,典型代表是大型互聯網客戶。此類客戶的月用雲量一般超過1000萬人民幣。「我有一次聽到客戶跟我抱怨,說你們太貴了。聽到這種話的第一反映是,客戶是要折扣嗎?仔細一聽他是這麼計算的:買一台伺服器才幾萬塊錢,3年折舊下來攤到每個月才1000到2000塊錢,而租多台雲主機拼成一台伺服器算下來貴多了。」 這個計算從雲服務商的角度考慮是不合理的,因為雲服務商要考慮空置率,也要攤分平台成本、研發投入等等,單純比較折舊對雲服務商是不公平的。但後來賀祥龍反思了一下,其實用戶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雲給客戶帶來的便利是彈性可伸縮,但當一個客戶對雲計算的月消費超過1000萬的時候,一定有一部分用雲量是固定的,他抱怨的其實是有一部分資源是拿彈性的錢支付固定的開支,這就是UCloud的託管機櫃服務的由來。也就是可以在UCloud的公有雲數據中心裡以私有雲方式託管客戶的機櫃,形成公有雲里的私有雲,還附帶統一的管理工具平台,這樣就以固定成本方式解決了客戶的固定用雲需求。
第四是拒絕公有雲。即第四類客戶,技術弱、用雲量巨大。典型代表是傳統企業客戶,特別是國企。由於對數據等信息有保密要求,他們暫時對公有雲服務是拒絕的。對於此類客戶,UCloud開發了專有雲解決方案UStack。與市場中其它專有雲解決方案相比,UStack的特點一是支持6到6000節點的彈性伸縮。「你們會問,為什麼是6台起步?國企很有錢,好歹得搞幾十台吧?實際上,國企最開始投入的時候都很謹慎,50台伺服器就得到集團老總那一層審批了。另外伺服器作為國有資產,投資保護的責任也很大。」因此,UStack可以做到6台伺服器就能搭建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專有雲服務。而且UStack原生於UCloud公有雲平台能力,本身也經過了UCloud 8萬客戶的海量運營檢驗。另外,UStack也提供了計費系統、CRM系統等,實現了與公有雲一致的體驗。
BAT之外的空間
(上圖為TIC 2018上UCloud與英特爾、思科等的戰略合作發布)
對於UCloud這樣的獨立第三方雲服務商來說,生存空間就在於對客戶需求的精細化把握及更加貼近用戶的服務。前面提到四大類型客戶以及UCloud相應推出的解決方案,就已經說明了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開發與服務十分重要,不論是公有雲中的託管機櫃服務還是6個節點的專有雲方案或是直接提供運維人員的24小時服務,UCloud都在更精細化、差異化地運作客戶和自己的解決方案。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只要堅持差異化競爭,為客戶創造價值,也能活下來,而且能活得更好。」UCloud CEO季昕華介紹說,UCloud有三個產品研發模式:第一是技術領先型產品,比如「安全屋」就是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的;第二,競爭對手跟隨型產品,比如亞馬遜AWS推出一個產品,UCloud也推出類似產品;第三,就是用戶需求型產品。其中,第三種研發模式在UCloud內部最為推崇。
在用戶需求型產品開發方面,除了前面提到四大類型客戶需求及相應解決方案外,UCloud還在更多領域關注用戶的需求,不斷推出定製化解決方案。「其實我們海外拓展就是來源於用戶不斷地提出需求,最近需求比較強烈的國家是俄羅斯。俄羅斯的世界盃給中國帶來很大的機會,目前世界盃上的中國贊助商都有對俄羅斯的出海雲服務需求。目前,我們在俄羅斯節點的服務,每個月都是100%以上的增長,這就是抓住用戶需求的結果。」
除了跟隨滿足用戶的技術需求外,UCloud還在文化等方面適配不同的客戶。過去,UCloud面對的都是互聯網客戶,見客戶的時候並不需要穿西裝;現在,UCloud開始拓展政府類、醫療類、教育類客戶,就要用他們習慣的模式跟他們交流,才能有共同語言。「我們跟其它公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大公司的心態是『我是專業的,所以客戶得聽我的』,但我們更願意沉下心聽需求,放平心態,與客戶一起成長。」季昕華強調。
UMCloud與數人云的合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跟隨傳統企業用戶對於私有雲IaaS+PaaS的需求。前不久,UCloud剛收購了容器PaaS雲廠商數人云,並把旗下的私有雲IaaS公司UMCloud與數人云合併,向業內提供IaaS+PaaS的一體化私有雲產品與解決方案,同時加速UCloud大數據流通產品「安全屋」平台、AI訓練與服務平台的私有雲化等。
UMCloud CEO、UCloud COO華琨介紹說,雙方在合併之後走訪了很多客戶,他們對整合以後的解決方案非常期待,因為這樣一來UCloud就可以提供公有雲、私有雲和專有雲一站式的服務。原數人云CEO、現UMCloud CTO王璞強調,互聯網公司里任何一個應用或絕大部分應用都是可以隨時被「殺掉」,因為互聯網公司默認數據中心裡的任何一台伺服器都會隨時宕機,而傳統企業還處在上一代的編程模式下,即默認底層硬體是接近100%的高可靠,那麼傳統企業在發展互聯網應用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就需要一個可以提供連續、穩定的過渡型技術解決方案合作夥伴 ,UCloud就是這樣的合作夥伴。
當然,華琨強調,在給用戶做定製化的過程中也會把很多共性需求抽象出來形成產品,這樣才能覆蓋更多的企業,未來也能通過合作夥伴來共同推廣產品。
在談及國內雲計算市場發展時,季昕華認為近年來的雲計算市場競爭反而越來越不激烈了,因為UCloud創業時候曾有幾百家公司在做雲計算,後來就出現「有些掉隊了、有些放棄了、有些轉向了」的情況。「到目前為止真正做雲計算,我們認為可能就5、6家了。競爭肯定是有的,沒有競爭的行業肯定不是好的行業,但沒有特別大的競爭,因為在各自領域的差異化都做得比較好。」
「雲行業分為兩種雲,一種是從來不與用戶競爭的雲,一種則是經常與用戶發生競爭的雲,我們就是前者。」季昕華在TIC 2018大會上笑說。在面對前四大競爭對手的時候,UCloud確實缺乏龐大的生態以及強大的投資能力,但過去6年的發展也證明了UCloud找到了BAT之外的空間。
正如季昕華的堅持,UCloud會獨立發展,自己做大做強。在雲計算的長跑中,UCloud也能找到自己的天空。(文/寧川)
TAG:CT雲科技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