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30MKI雷達性能落後 難以探測隱身飛機 吹牛皮又不上稅

蘇30MKI雷達性能落後 難以探測隱身飛機 吹牛皮又不上稅

殲20具備較好隱身能力

近日有消息說蘇-30MKI戰鬥機用雷達探測到了殲-20隱身戰鬥機,這樣消息幾乎不值一提,顯然有人對蘇-30MKI的雷達過於自信。

從相關資料來看,蘇-30MKI戰鬥機配備火控雷達是NO10M「BARS」無源相控陣雷達,這種雷達是俄羅斯第一代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因此性能較為落後,它採用了複雜強制饋電技術,系統比較複雜,由於當時俄羅斯電子工業水平不足,因此雷達重量較大,根據相關資料,BARS整個系統超過600公斤,尤其讓人不能接受的是雷達電子掃描角度只有40度,達不到常規雷達60度的範圍,只好通過機械掃描機構來加強。

蘇-30MKI雷達性能落後

可以看到BARS雷達複雜饋電線路和機械掃描機構

強制饋電結構比較複雜,因此系統損耗比較大,這樣產生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雷達雜訊比較大,影響接收機靈敏度,從而降低雷達探測距離,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影響雷達功率。這是因為饋線需要承受大功率電磁波傳輸,這對於俄羅斯電子工業來說是一個較大挑戰,前面說過俄羅斯電子工業當時處於崩潰狀態,研製能力不足,所以BARS雷達發射功率受到較大限制,它發射機峰值大約在6KW左右,平均功率為1KW,這個指標並不是一個好看指標,美國APG-63火控雷達發射機功率已經達到1KW,進入新世紀中國新一代機載火控雷達發射機也達到了這個水平。

對於採用強制饋電結構的無源相控陣雷達來說,電磁波需要通過功分、移相器等多個環節才能輻射出去,系統損耗、雜訊都比較大,而機械掃描雷達環節就要少的多,有源相控陣更少,因此在天線孔徑、發射功率相同情況下,無源相控陣探測距離要低於機械掃描雷達,更別說有源相控陣雷達,美國當年放棄發展機載無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直接跳到機載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就是這個原因,中國空軍也只把無源相控陣雷達作為一個備用手段來發展,在有源相控陣雷達成熟之後,也迅速放棄了無源相控陣雷達。

只有IRBIS-E才表明俄羅斯無源相相控陣雷達真正成熟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知道,蘇-30MKI的BARS火控雷達探測距離並沒有此前傳說的那麼神奇,從研製廠商NIIP官網來看,它對於米格-29這樣的目標,迎面探測距離大約在130公里左右,這個指標並不是什麼突出指標,中國相關單位為巴基斯坦空軍JF-17戰鬥機配套的KLJ-7機械掃描雷達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2016年珠海航展,中國相關單位又推出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它採用了最新T/R模塊技術,探測距離可以達到170公里左右,JF-17配備這種雷達之後,壓制蘇-30MKI沒有太大問題。

俄羅斯無源相控陣雷達真正取得技術突破已經是新世紀的事情了,這就是安裝在蘇-35SK上面的IRBIS-E無源相控陣雷達,它解決了饋線承受大功率電磁波這個難題,峰值提高到20KW,平均功率提高到6KW,也就是峰值大約比BARS提高3倍,平均功率提高6倍,從而改善雷達探測距離,不過無源相控陣雷達已經是明日黃花,所以這樣改進並沒有太大意義。

不過現在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發展趨勢,圖為中國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蘇-30MKI的機載雷達並不是什麼神奇雷達,指標也不突出,還付出龐大體積和重量代價,讓飛機的飛行和機動性能大幅度下降,只是俄羅斯無法解決平板縫陣天線一個迫不得已措施,憑藉這種雷達探測到中國空軍殲-20,無疑於痴人說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的精彩文章:

中國早就能建造兩棲攻擊艦 為何拖到現在才建造
展望新一代轟炸機 基於網路中心戰的轟炸機

TAG: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