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和毓承領投、谷歌風投參與 創新葯新銳Fog Pharma 66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8年5月16日,位於波士頓的生物技術新銳Fog Pharma宣布完成了66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通和毓承資本領投,Google Venture、BluePool Capital、Horizons Ventures、Nan Fung Group和Leerink Partners參與投資。其現有投資人包括Deerfield Management,博裕資本,葯明康德(603259)風險投資基金以及一個著名的非機構投資者國際集團。
通過種子輪和A輪融資,Fog Pharma先前獲得了1100萬美元的資金,使公司迄今的總融資額度達到了7700萬美元。
Fog Pharma成立於2015年,其創始人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Gregory Verdine博士。Verdine是生物技術領域知名的連續創業者,先後參與創立了LifeMine Therapeutics、Wave Life Sciences、Eleven Biotherapeutics等企業。他本人還曾是知名風投機構Third Rock Ventures的合伙人。
FogPharma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尋找到一種獨特的藥物形式,能夠幫助癌症患者更好的延長生命周期。
科學進步使得生物醫學在癌症的理解和治療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疾病,每年都有新的治療方法得到批准。然後,這種與癌細胞的戰爭依然打的很艱難,藥物的應答率、如何控制耐用性和腫瘤複發、毒副作用等,這些都是的目前大多數療法顯得並不是那麼完美。並且,大多數針對晚期患者的療法都以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代價。
這些,也都是FogPharma希望解決的問題。
這家新銳公司致力於突破現有的常規手段,找到全新的新葯分子。其核心技術是Verdine在哈佛大學研發的新型技術 - 可穿透細胞的迷你蛋白(CPMP)。它有望靶向「不可成藥」的靶點,為新葯發現與研髮帶來變革。
無論是小分子葯還是生物葯都有其局限性:生物葯能強效地針對靶點,但其體積過大且具有極性,很難跨越細胞膜。因此,生物葯的有效靶點僅局限於細胞外部的靶點;對於小分子葯來說,雖然它們能進入細胞內部靶向細胞內的靶點,但會受到靶點表面結構的限制——小分子葯也只能結合所有靶點中的10%。
FogPharma帶來的CPMP技術有望為目前新葯研發行業的瓶頸帶來突破。它可以被視為小分子葯和生物葯的混合體,同時具有生物葯對靶點的強效結合力,以及小分子葯進入細胞的能力。倘若取得成功,它將改寫新葯研發的格局。
FogPharma的研發管線里有多個新的藥物分子,First-in-class(一類新葯)產品β-連環蛋白拮抗劑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預計到2019年底,他們或許將有更多的一類新葯進入臨床。
FogPharma Prisident and CEO Gregory Verdine博士
「我們這一時代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讓人類疾病靶點的生物大數據變得可用。通過推進一類全新的藥物,FogPharma有望結合小分子的細胞穿透能力以及生物葯的靶向能力,嘗試挑戰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也在學習如何能更好、更快地發現這些新葯。「FogPharma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Verdine博士說道。
「有20%-25%的癌症患者的疾病由Wnt通路驅動,能在短期內為這些患者帶來以CPMP技術為基礎的藥物,機遇是巨大的。同樣,我們有望率先靶向Cbl-b用於癌症適應症。這樣的機遇也非同尋常,」 通和毓承的首席執行官陳連勇博士說道:「我非常高興能與這支傑出的投資人團隊一道助力Fog Pharma實現它的願景。」
據了解,B輪融資所募集到的資金將用於β-連環蛋白拮抗劑的二期臨床試驗,該藥物主要針對Wnt通路的癌症。同時,資金還將用於加速一類新葯CBL-B抑製劑的臨床研究,這是他們的第二個項目。第三個項目目前並未公開,但可以了解到的是該藥物正處於臨床申報階段。
※歐洲央行政策不可持續?默克爾呼籲全面改革!
※魚躍醫療增長依賴大舉併購 突進背後「難消化」
TAG:同花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