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國際合作中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今年以來,中國能源產品進口量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進口天然氣2061萬噸,同比增長37.3%;進口原油1.1億噸,同比增長7%……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能源進口國,對外開放加快推動了我國能源發展和能源轉型。未來,能源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將對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保障能源安全產生重大影響,同時也為全球能源發展和轉型提供重大機遇。
深化國際合作助力能源結構優化
天然氣是優質清潔能源。去年以來,受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天然氣消費顯著增長。為彌補供需缺口,並促進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2017年中國從土庫曼、澳大利亞、卡達、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進口天然氣94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6.1%。
當前,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保障供應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轉變,由人民群眾「用得上」向「用得起」「用得好」加快轉變。
「在我國能源領域,資源供應不平衡不充足的問題表現明顯,通過國際合作來補充國內消費需求缺口較大的資源勢在必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景春梅說。
我國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費國和進口國,擴大開放對於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意義重大。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說,由於資源條件有限,完全靠自有資源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需求。擴大開放有利於彌補短缺資源,使優質能源供應更有保障,來源更多元化。同時,通過能源技術方面的互通有無,可以提高能源建設和運行能力。
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負責人說,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有必要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不斷拓寬能源資源進口渠道,為滿足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充足、清潔的能源供應。
深化國際合作助推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5月初,由中海油與荷蘭殼牌各持股50%的合資企業——中海殼牌的化工二期百萬噸級乙烯項目正式投產。投產後中海殼牌的產能將實現翻番,與一牆之隔的中海油煉油廠形成深度煉化一體化優勢。這將更好地滿足華南地區乃至全國對高端石化產品快速增長的需求,帶動我國石化產業向高水平、高端化發展。
「中海殼牌化工二期項目是中海油工程建設、管理能力和殼牌化工高端技術結合的典範。我們有信心將該項目建成國際最好的化工項目,為市場生產更多更好的化工產品。」中國海油煉化公司總經理何仲文說。
深化國際合作是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負責人表示,能源外資企業在我國能源項目投資、設計、建設、施工、管理和經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外開放加速了中國能源行業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已與有關國家建立了56個雙邊能源合作機制,參與了29個多邊能源合作機制,簽署了100多份合作協議,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順利落地,能源投資、技術、裝備和服務合作水平不斷提高。
「新時期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離不開國際市場。」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執行所長白俊說,雖然我們已在很多方面成績斐然,但在能源技術、材料、裝備等方面也存在不少短板。只有擴大開放才能培育真正的競爭力,才能做到高質量發展。
深化國際合作帶動全球能源發展
從去年年底以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進入全面加速建設階段。該工程建成投產後,每年將從俄羅斯引進38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對提升我國清潔能源供應量、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等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專家指出,世界各國在能源資源稟賦和產能、技術、裝備發展等方面具有互補性,中國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能源合作將促進各國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中國能源行業對外開放也帶動了全球經濟和能源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與美國、俄羅斯等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良好格局,合作覆蓋能源政策、石油、天然氣等領域。2017年我國自美進口液化天然氣151萬噸、原油760萬噸。今年前4個月,俄羅斯對華管輸原油出口量達到1240萬噸,同比增長47%。
「能源國際合作的推進,正給各方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說。
合作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能源行業發展和能源資源需求還將呈穩定增長勢頭,這為各國能源企業長期發展提供了一個穩定和廣闊的市場,將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在能源領域,我們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開展國際能源合作,推動能源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建設更加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全球能源市場。」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負責人說。
(責編:劉辛未)
※條碼支付新規4月1日起實施 這些事請注意
※比特幣價格腰斬!市值蒸發逾1200億美元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