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圈兒的人都在做什麼?傳媒校友來告訴你!
「05年我參與在電影《立春》中做執行導演,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做電影,當時組裡沒有一個廣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人,行業里見不到,每一個工種,不是電影學院的就是中戲的。這兩年,在行業上游下游,演員、編劇、製作一直到宣傳、發行,發現中國傳媒大學的校友成了行業的頂樑柱,很驕傲。」
5月19日下午,在中國傳媒大學「傳媒in力」校友發展論壇上,著名編劇楊薇薇這樣感慨。
的確,在這樣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中國影視行業迎來了急速發展與變革,藉助互聯網時代的紅利,許多學傳媒行業和專業的人才也紛紛轉戰影視行業,並展露頭腳。
5月19日下午,中國傳媒大學「傳媒in力」校友發展論壇在中傳講壇舉辦,論壇匯聚了導演、編劇、製片、後期、配音、宣發等影視行業上下游的中堅力量校友一起回到母校對話。
論壇上,各位從業者對影視業進行沉澱式思考與理性分析。總結影視行業成果,探討行業發展動態趨勢,為傳媒人的影視發展提供借鑒思路。
論壇上觀點碰撞不斷,影視大家獨家紀錄與整理了將這場行業對話,以飧讀者。
1
電影最終呈現什麼樣形態,起決定作用的是劇本!
張旭
2001 中傳表演專業
現任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團委書記:
「一個電影最終呈現什麼樣的形態,起決定作用的是劇本。
2009年,我寫了一本小說《表演系》,因為這個作品入職了中影集團策劃部,主要是做劇本。當時的董事長還是韓三平。韓總極其認真的對待劇本,他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讀劇本、見編劇和見導演,天天研究劇本。我們3個人的策劃部做出來的原創項目一年就有30多個。我覺得位高權重的人懂劇本是一家公司誕生好作品的重要因素。」
李志超
2009 中傳電影學電影創作碩士
北京紅孩兒映畫影視文化有限公司CEO,編劇
「12年畢業後做我開始做電視劇編劇,決定成立編劇公司的最大原因是行業蓬勃發展,感謝時代給了大家這碗飯吃。希望今後能在編劇的創作方法上進行革新。我們發現團隊化的方式更適合編劇,團隊化的作業在架構上能夠保障比較短的時間內很快完成劇本並保證質量。我認為當下做編劇很受尊重,未來會越來越重要,感受到了越來越有希望,雖然會很辛苦。」
楊薇薇
2000 中傳導演專業
編劇
「現在影視行業很流行研究觀眾,從後端到前端進行用戶畫像。對此我是排斥的,我並不想知道面對的觀眾是誰,我要討好的觀眾是誰。
比如說《芳華》這個項目,一開始華誼也並不看好,現在的觀影主力都是90後00後,拍這個題材給誰看呢?然而事實證明《芳華》成功了。當你發自內心講一個好故事,無論是寫實的還是真情實感的,都能吸引觀眾,因為人人都是需要好故事。
一個好故事,無論是記錄現在的生活,復刻過去甚至是暢想未來,都需要對我們現在活的世界產生作用,我們需要被打動。《尋夢環遊記》是好萊塢的故事,但是我們都能夠被感動。」
2
什麼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電影工業體系?
成文
1994 廣播電視傳輸
藍海彤翔集團副總裁
「中國影視是大國,但不是強國,2007年票房巨大,熒幕塊數也是世界第一。但是2016年我們製作完成影片686部,但每部平均票房不到一千萬,對比,好萊塢產齣電影500部,全球總票房700多億,平均每部票房1.4億。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的核心原因,是因為我們的電影工業是小農經濟作坊式,歐美圈工業化規範化流程化的生產體系。
這裡面有政策因素,有投資環境(邊拍攝變融資/影視項目當洗錢渠道)的影響,還有架構有問題(好萊塢是製片中心制,中國是導演中心制),最核心的因素是:尚未構建一個符合自己本土國情的影視工業化體系。
張進
1997 中傳文編專業
北京卓然影業CEO
「近年來我發現電影行業的最大變化,就是多元化:類型的多元化,從以前單一的好萊塢片到現在的多語種多類型百花齊放,這得益於院線熒幕數量增加,觀眾觀影習慣的養成和審美的個性化需求。所以時代使我們進入了黃金時代,百花齊放。但同時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時代,今年我們引進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是三年前的片子,當時陳思成導演在我的朋友圈回復說:三年前的片子也發來搗亂。雖然是三年前的片子,但是可以看出對同檔期的其他片子衝擊還是挺大的,因為國內許多影片的質量,別說跟好萊塢比,跟其他都差很遠。但是有競爭也是好事,韓國也曾閉關鎖國,後來開放引進後,本土質量很快提升。」
王璇
2002 製片管理
北京天工異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華誼剪報紙,其實這麼說有點誇張,但在華誼呆了五年,從最基礎的工作去做,營銷、製作到海外發行都做過,11年的時候,我看到了膠片向數字轉型期對技術的需要,於是開始創業,到今天趕上了電影比較好的時代,從一開始到慢慢有剪輯和特效業務,我們也開始做工業化流程體系下的後期製作。相較於營銷發行等,後期是重資產公司,也面臨許多海外競爭,比如我們現在參與的《陰陽師》等電影,這裡面就有很多韓國團隊和我們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我覺得面對競爭只能更加自強。」
3
把年輕人拉進電影院是更難還是更簡單了?
安玉剛
2001 信息管理
北京影行天下傳媒有限公司及北京仟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大四那年我很偶然進了傳媒公司,做了陳可辛導演《如果愛》項目,當時發現,電影也是要別人去掏錢消費的商品,是不是也需要第三方機構來服務呢?於是後來做了《失戀三十三天》的宣發,發現原來好的營銷可以幫助電影,當時這個項目也成為了以小搏大的一個案例。現在的觀眾都變聰明了,很清楚自己想看什麼,於是做營銷也變得越來越難,再加上抖音、王者榮耀等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因此把年輕拉進去影院更難了,因為相比其他娛樂,電影需要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成本、還有不菲的金錢成本。」
張進
1997 中傳文編專業
北京卓然影業CEO
「確實,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觀眾的時間被分流了。包括網劇、網大、遊戲,都在擠占年輕人的時間。但我認為中國的觀影人群規模還沒到頂,就算被分流了,不能怪觀眾。此外還有一群重度觀影人群,對他們來說去電影院觀影是有儀式性的東西,這群人目前還遠不到飽和狀態。我們在日本市場考察,日本觀影群眾主力是中老年,他們的藝術電影上座率百分之三十,比商業電影都高,成熟的商業市場是這樣的,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4
互聯網的人來到影視行業,其實是降維打擊!
魯岩
2001 製片管理
阿里影業製片人
「在校的時候我就開始跟著吳宇森導演做項目了,一路以來經歷了電影行業起承轉合,經歷了重工業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越來越專業的階段,我本人一開始也參與不少工業片,深深感觸到海外電影人的專業度和體系之健全。
15年我去了阿里影業,當時還是個新公司,行業對公司也有很多聲音和詬病。我進了公司才發現自己勢單力薄,百分之九十九的同事都是做互聯網的產品經理,對電影基本沒有感覺,但我每天要和他們並肩戰鬥。
我覺得互聯網帶來的東西,無論是話題的傳播、觀眾的反饋、片方信息的收集、對題材本身的判斷,能夠在很前期就拿出做測試:什麼樣的觀眾對這些有興趣,互聯網讓一些工作變得更精準更有效率。
電影行業其實面臨著不同領域對行業的降維打擊。不同的人來到電影行業來搶佔生存間。
他們進來之後我們才發現原來的宣發手段看起來很落後。所以是競爭也是學習。」
5
有志於影視行業的學生,應該多實踐還是多讀書?
郭盛
2003 表演
資深配音演員、導演,節目製作人,教育工作者,北斗企鵝工作室成員
「很多時候你覺得在學校學的沒有用,好像過時了,出去用不上,畢業後五年十年回頭看,那些東西是支撐你在行業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安玉剛
2001 信息管理
北京影行天下傳媒有限公司及北京仟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不太愛招在上學時不斷出去幹活的,我想找的是真正熱愛這個事情,用心做的人,因為電影是個極致的藝術。另外,社會發展太快了,怎麼抓住當今時代的趨勢,做出影響萬千年輕人的項目,需要能瘋狂吸收持續學習的能力,相比較來說技能不重要。」
張進
1997 中傳文編專業
北京卓然影業CEO
「確實影視行業是個實踐性很強的行業。我覺得有志於此的話可以多多進行實踐嘗試。」
看完全文,休息一下,
近期口碑不斷逆襲的一部愛情電影,要不要pick一下???
※4月開始「生肖虎」將有一顆吉星命,「是一顆貴人星
※隨口吟哦韻無窮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