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你是杠杠杠杠杠杠精嗎?

你是杠杠杠杠杠杠精嗎?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杠精並不尋求討論,而是尋求認同。

鈦媒體編輯丨張遠

突然之間,杠精這種無處不在新物種成了互聯網上人人喊打的對象。你可能親身遇到過一兩隻活體杠精,看過《杠精邏輯大揭秘》、《杠精的一百種應對方法》等科普指南,觀摩過一眾短視頻繪聲繪色的「杠精演繹」,然而依然搞不懂杠精這種「網路公害」是如何出現的——為什麼杠精成為了一種萬能標籤?為什麼你發覺自己有時也會有「杠上一杠」的衝動?

杠精並不尋求討論,而是尋求認同,畢竟在網上再極端的觀點都有同類,越是極端的觀點越是具有「代表性」,杠精只是想做某些觀點的民意代言人,爭奪評論區的話語權,而點贊就是杠精撬動地球的槓桿,是民意收集器。在類似滴滴司機殺死女乘客這樣的熱點事件評論區,排名前幾位的都會是不同角度觀點的民意代表,互相認為對方是杠精。

對於媒體機構號來說,不存在杠精的概念,它們樂見評論區各種觀點互相交鋒。但對於私人號而言,評論區卻是私人領地,發表觀點僅僅為了獲得認同,而不是為了引發討論,而杠精卻會把評論區作為公共空間,把評論區作為自己的布告牌。

所以哪怕博主明確了不歡迎討論、杠精退散,制訂了討論規則,評論者依然會認為對方無權約束一個公共空間。當然,博主有自己的懲罰機制,比如拉黑,但是杠精是出其不意無法預測的,而且並不像網路暴民那樣帶有明顯的惡意,不適用「死刑立即執行」。

微信評論區里不會出現杠精,因為公號運營者完全可以把杠精言論扼殺在後台,這是言論控制的專制主義。同時,在新聞客戶端和頭條的評論區,也不會出現杠精,因為這裡就是提供一片藉機發泄的場所,而不存在著作者與讀者交流的可能性。

有人說杠精這個詞被嚴重濫用了,成了隨意扣在別人頭上,理直氣壯抹殺反對言論的萬能標籤。實際上,這是博主對自己領地的一種凈化「武器「,在「官方武器」拉黑無效的情況下,通過分發「杠精帽」划出評論區無法容忍的言論底線,讓那些潛在杠精乖乖退散閉嘴。

而無論是杠精,還是聖母婊、女權婊、屌絲、小粉紅都是團結同道,打擊異己者的輿論武器。而杠精又因為人人可以隨手拿來而格外應用廣泛。在一些有自己的共同價值觀與禁忌的小眾圈子裡,因為會受到集體排斥,杠精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比如同人圈,站的CP不一樣就會水火不相容,在漢服圈杠一句「我覺得很醜」也會被亂棍打出。

只有在評論區這樣的開放空間,才會成為輿論的競技場,只有粉絲無法100%篩選,無法讓評論區團結一心的情況下,杠精才會防不勝防。而狗頭護體,正話反說等抖機靈的語言遊戲,又不斷把輿論空間弄得撲朔迷離,敵友難辨,總會有新來的老實人搞不清楚狀況與潛規則,從而被群嘲和孤立。這更加讓正常的思想交流變得不可能,讓發言變成一個小圈子對接頭暗號的的遊戲。

哪怕你發表最人畜無害的言論,依然會吸引杠精的出現。杠精不過是一種搏出位的嘗試,一種對於大V話語權的反抗,重要的是反抗的姿態而不是對方說了什麼。這是在大V與「小透明」話語權極端不平等的情況下,激發的一種天然的嫉妒。憑什麼大V無論說什麼都一呼百應、萬眾點贊,小透明只能玩「單機版」?而杠精這種行為是成本最小(因為自己是nobody)、可能收益(獲得的關注,對大V的「殺傷力」)最大的一種操作。

當微博只提供了點贊、轉發這樣的正面反饋的時候,負面反饋只能在評論區以杠精的形式表現出來。當用戶習慣了在朋友圈裡集贊,習慣了以「我」為中心的社交網路,就不太會願意在微博上做幾千個點贊之一,只有與眾不同才能凸現自己的存在,只有抓住一點走極端才能脫穎而出。TA的抬杠不一定是與你為敵,你的言論不過是TA的支點而已。

當追求存在感成了所有人的目標時,誰都不想作為他人發言的附屬,誰都想要通過杠一下來爭奪主動權,網路輿論正在變成一場「所有人視所有人為杠精」的戰爭,就像朋友圈所有人都覺得對方是「戲精」從而互相屏蔽乃至發言越來越少一樣。

只有退回到三觀相投的小圈子中,集體性地維護一種極端價值觀,以其他圈子為敵,杠精才算找到了歸屬感。這是否意味著,微博這種開放的社會化媒體,正在被一個又一個抱團的興趣圈子所撕裂。當大V被杠精嚇怕了,可能會退回收費粉絲社群當中,將杠精排除在外。

很多媒體、大V想通過教杠精邏輯學、對話規則與閱讀理解,來消滅杠精現象,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微博這種碎片化信息媒介,只能承載點狀的思考而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杠精有時只不過提供了其他角度的補充,並不以為自己是在「抬杠」,基於這些「散點」之間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討論,也不存在真理越辯越明這種事,只會促進站隊和互視對方為杠精。

微博之所以在微信的衝擊之下,走出低谷重新復興,月活用戶突破了4億,正是因為作為中國目前唯一的公共輿論場,它是民意顯現、聚合、交鋒的地方。

然而,微博不是萬能的,它是一個理想的輿論收集器,自然生長出各種民意代表,讓各種群體都找到了歸屬。然而它只會讓分裂的民意更加分裂(尤其是當「圍觀改變中國」這樣的「民意公約數」被壓制、瓦解的時候),而不會成為一個民意理性溝通最終達成社會共識的平台,它無法替代現實中民意博弈的制度設計。(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張遠

發現鈦媒體,72問新生機;碎片時間,系統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蘋果二季度業績亮眼卻仍被看衰,原因何在?
PK小程序,「快應用」設想很美,想要實現很難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