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錯誤的4個決定,有2個人該殺卻沒殺,另外2人該留卻殺了
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劉備的人物形象更為正統,他為人寬厚,知人善任,禮賢下士,不過那得歸功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太大了,畢竟它是以劉蜀的角度去講述這段歷史,其實咱們仔細想想,曹操不也是這麼一位知人善任,禮賢下士的明主么?不然曹魏陣營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才呢?按理說,曹操的眼力勁應該是不比劉備差的,不過即便是如此慧眼識珠之人,也難免有犯迷糊的時候,在蠢哥看來,曹操一生中有4個最錯誤的決定,那即是有兩個人該殺,他卻沒有殺,另外有兩個人該留住,他卻心一橫就給殺了,可以說,正是曹操的這幾個決定,改變了三國的歷史。
曹操劇照
先說說這落到曹操手上,按理說應該要殺的人,他卻沒殺,反而給自己的樹了一個大敵。
曹操劇照
該殺的第一位:
那是建安三年,當時的呂布十分囂張,曹操便與劉備聯手攻呂布,說是聯手,其實主要還是看曹操表演,最終曹劉聯盟把呂布黨羽處死,只留了張遼等人,不過別誤會,這第一位該殺之人,可不是張遼,而是劉備。
劉備劇照
按理說打完呂布,兩人應該要分道揚鑣了,可劉備卻跟著曹操回了許昌,說白了,他能不能走只能看曹操的臉色,曹操也不是沒看出劉備的才能,更是讚許他,說這天下就他倆是英雄,這時他如果果斷殺了劉備,也就不會有後來三足鼎立之勢了,結果他卻放虎歸山,後來劉備還聯合袁紹他弄他,完全是曹操自找麻煩。
該殺的第二位:
關羽與張遼劇照
建安五年,曹操攻下了下邳,劉備兵敗逃走,而他二弟關羽卻被擒,說是被擒,其實更應該用「熱情招待」來形容,然而關二爺義薄雲天,是不可能真心跟隨曹操的,有才之人,又不得為己用,試問曹操一個「寧願我負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負我」的人,怎麼會在關羽這就心軟了?關羽是劉備的大將,若殺了他,劉備首先會方寸大亂,而且實力也會被削弱,他不殺關羽,實在說不過去。
那麼又有哪兩個人是他不該殺而又殺了的人呢?說實話,他若留得此二人在,絕對都有大用,然而他卻莫名其妙的將二人殺了。
不該殺的第一位:
蔡瑁劇照
當年赤壁之戰,讓諸葛亮出盡風頭,然而他那又是借東風,又是借箭的,其實說起來都很玄乎,然而有一個人本來可以有一錘定音的能力,卻被曹操殺了,這人就是蔡瑁。縱觀曹操手下優秀的文臣武將數不勝數,然而在水戰方面出色的就沒幾個了,他若重用蔡瑁,攻下東吳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然而他卻中了反間計,冤殺了蔡瑁,才有了赤壁大敗。
不該殺的第二位:
在曹氏的奪嫡之戰中,有這麼一位因為站錯了邊而被冤殺之人,那即是楊修,此人可以說是有大才之人,他卻支持曹植,說白了,人人都罵阿斗傻,但曹植才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曹操替曹丕除掉了楊修,實在是可惜,在蠢哥看來,楊修若是活著,即便達不到制衡司馬懿的水平,但也能讓司馬懿有所忌憚,也不至於最後江山落到司馬氏手中。
楊修劇照
若是曹操沒有犯這4個錯誤,把該殺的2位殺了,該留的2位留下,那曹魏只怕早就統一三國了,無奈歷史就是歷史,容不得假設,曹操也不過是個凡人,難免犯糊塗,不是么?
※幾場敗仗後,石達開仍手握重兵,他卻說了4個字,氣走手下20萬大軍
※這幫囚犯真幸福,監獄無人看管,獄友全是女的,人人都住海景房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