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陸奇都水土不服,你跳槽前也要三思

陸奇都水土不服,你跳槽前也要三思

陸奇的離職也說明資深經理人跳槽是多麼慎重的事,無論你再強或再努力或業績再好,跟新公司氣場八字不合遲早還得拜拜。

陸奇不是哪家葯企的,他是百度的總裁兼CEO。算是除了董事長之外的二號人物,昨天剛宣布離職,雖然還兼個虛職。

互聯網行業高管離職不是常事嗎?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陸奇曾是雅虎和微軟的全球副總裁,是美國IT行業中職位最高的華人。所以去年陸奇加盟百度做No.2的時候,互聯網行業還是非常轟動的。連百度老闆李彥宏都很激動,幾乎把公司運營大權全部交給了陸奇。

陸奇再百度一年乾的事也得到了老闆高調認可:理順了公司業務結構,明確了公司未來戰略方向,大刀闊斧地砍掉了非核心部門,讓百度的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都有了實質性的提升,市場也給了高度認可。陸奇入職後百度股價漲了60%,而昨天他宣布離職立馬就跌了9.5%,相當於蒸發了90多億美金。

陸奇這種標誌性人物的快速離職,對他本人和百度都不是好事,顯然是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媒體報道都認為是陸奇的改革力度太大,觸動了百度內太多的利益,遭到很大的內部阻力;他提出的ALL IN 人工智慧的戰略,短期又無法帶來明顯的回報;同時因為老闆和老闆夫人都「垂簾聽政」,陸的很多指令難以落實。對陸奇這樣追求實現個人理想的經理人來說,既然無法全力以赴,就不如和平分手了。

有人會說陸奇太冒進了,情商不夠,沒得到老闆信任啊,他能從留學生做到雅虎和微軟的全球副總裁,肯定做人能力不會差。李彥宏對陸奇也是徹底放權和信任,哪怕陸奇否定了李之前搞的「百度外賣」業務,還讓大量資深高層離職。我們難以判斷陸奇的」ALL IN」戰略是否太激進,不過這得到資本市場高度認可。何況對陸奇這種空降兵,沒有「 big idea」和搞大改革,沒法證明你的能力,也達不到老闆重金挖你目的。有人說李彥宏本人就是借陸奇之手來砍人的,事成之後兩不相欠。我不這麼看,如果只是砍人,從國內招個行業老法師就行。百度股價大跌就表明了市場的態度,陸提出的全新戰略必然會在他離職後廢棄,百度又要開始找方向了。

陸奇的離職也說明資深經理人跳槽是多麼慎重的事,無論你再強或再努力或業績再好,跟新公司氣場八字不合遲早還得拜拜。

要跳槽的職業經理人都想知道,怎麼知道跟新公司的三觀合不合?

我在醫藥外企幹了二十年,這幾年也接觸了很多內資葯企和醫療創業公司的朋友,對職業經理人的跳槽還是有蠻多感觸。一線經理和業務員怎麼跳槽問題都不大,年輕人可塑性強,在哪裡都是做業務,靠業務能力說話。

比較需要慎重的是中高層經理人跳槽,因為個性和工作方式基本定型,只能找合適的公司和職務而不是任由職務來塑造你。同時職業生涯進入中後期,跳槽的機會成本很高,因此任何跳槽之前都要向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新職務能提供給你什麼。

看得見的福利待遇很容易判斷,看不見的比如新業務的難度,新公司的文化,新老闆的風格和對你的期望,新同事對你的態度等就難了。有些問題面試時你能判斷,有些信息你跟同行大廳可以得到,更多的你只有入職之後才知道,當然就可能知道太晚了。

同類企業之間跳槽風險小得多,只要大家做事風格類似,跳槽後生存通常不難。比如在外企之間跳槽,歐洲公司美國公司風格都很接近。以前日本公司比較另類一點,現在也都走歐美風格管理路線,跳槽風險也大大降低了。

內企外企的模式無所謂好不好,都是各有利弊,主要問題是目前兩邊差異太大。按照印度和日本的經歷,起碼得有十幾年中國內外企的工作模式才會接近。所以風險相對大的是從外資企業跳到內資,尤其副總及以上級別的,能幹得過兩年的就要燒高香了。

主要原因是外資和內資醫藥公司從文化到產品線到做事風格都有很大差異,外資講究規範和分工,講求工作生活平衡;內資要求靈活和全能,要求對公司和老闆忠心耿耿,24小時撲在工作上。

在外企幹了十幾二十年的人能同時符合內企要求的太少了。外企高管過去你還不能說慢慢適應,老闆挖你花了大錢就是希望你短期內就能業績暴漲,讓企業煥然一新;當然你還不能觸動老臣子的利益,不能搶了老闆的風光。遇到這些要求除非你碰到超級好的產品,基本上目標很難實現。你跟公司都有心理落差,難免就一拍兩散了。

不過隨著內企產品線的升級和外企業務調整,越來越多的外企人也開始考慮去內企發展。除了你可以去打聽某家內企的風格和文化,有些公開信息也能幫你判斷,比如企業官網和財報啊,如果通篇都是吹捧老闆,或者管理層都是老員工,或者公司產品線和業務模式跟你以前差距甚大的,你都要慎重。有時候公司的前台或者辦公區或老闆辦公室的陳設,都能讓你大致了解這是一家什麼公司,去實地看看未來公司比問同行或獵頭要靠譜。

當然現在有一大批創新葯公司,創始人都是海歸,公司風格很接近國外企業甚至都在海外上市。諸如輝瑞前總經理吳曉濱跳槽去的百濟神州之類公司,外企人跳槽過去也很容易生存。

還有一種跳槽選擇就是去醫療創業公司,這類公司包括微醫,平安好醫生或者更潮的醫療大數據公司。這類公司的業務和文化還在形成過程,內部管理倒是追求扁平高效,同事關係也簡單。外企人過去最難適應的是業務方向的頻繁變化和艱難的探索過程,一定是要認同創業精神並且心理夠強大才能生存。創業和打工,本來就是兩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跳槽雖然看上去折騰,但是該跳不跳人就貶值了。哪什麼時候應該跳呢?這有得另外寫篇文章說說。

本文作者:劉謙(醫藥作家)

本文版權屬於E葯臉譜網(www.y-lp.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葯經理人 的精彩文章:

全球醫藥巨頭一季報出爐,誰家賺的多?
葯明康德之後又一獨角獸即將登陸資本市場,估值超700億元

TAG:E葯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