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乳餵養的道路困難重重,這些困擾你是否遇到過?

母乳餵養的道路困難重重,這些困擾你是否遇到過?

吐槽一:十天母乳,經歷破皮、堵奶、漲奶、發燒、最後變成乳腺炎。痛到邊哭邊餵奶,我決定放過自己。

吐槽二:我永遠忘不了開奶的痛,乳房腫的像兩塊大石頭,通乳師一會兒像神婆一樣點穴一會兒像仇人一樣大力揉搓,那感覺比生孩子還要痛苦萬分!

吐槽三:上班坐地鐵時間大概一個半小時左右,除了筆記本還有一件必須要帶的裝備就是背奶包,電動吸奶器、儲奶罐、溢乳墊、消毒濕巾,一件都不能少。有時候需要中途下地鐵吸一次奶,公共洗手間難聞的味道和周圍人奇怪的眼神,一邊吸奶一邊忍不住掉眼淚。

......

上述寶媽們的吐槽,不知正在母乳或者曾經母乳的你是否遇到過?

母乳,媽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但母乳餵養的媽媽卻要時常承受著生理、心理和精力的多重困擾,漲奶、堵奶、背奶、半夜餵奶、乳腺炎.......

GIF

母乳,寶寶第一份「健康保險」

母乳中含有超過300種營養成分,幫助寶寶抗感染、減少過敏、預防肥胖。研究發現,與奶粉餵養的孩子相比,經母乳餵養的孩子智商得分平均高6~7分。另外,早期母子身體接觸能給孩子安全感,促進母子感情同時孩子抗壓能力更強。世衛組織建議:0~6個月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鼓勵母乳喂到2歲。

母乳餵養的誤區,你該了解一下

01

初乳要擠掉

有些人覺得初乳顏色偏黃,也比較粘稠,看上去臟髒的,所以直接擠掉。實際上「初乳賽黃金」,營養成分豐富,有助於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也適合新生兒消化吸收,所以初乳盡量餵給寶寶喝。

02

哺乳前用消毒濕巾清潔

孩子不能活在真空里,正常的微生物菌群不僅不會傷害孩子,還有助於孩子消化和吸收母乳,促進免疫系統成熟,預防各類過敏性疾病。哺乳前,只需用溫熱毛巾擦擦乳房就好。

03

產後奶水少,就得餵奶粉

初乳本身量少,而剛出生寶寶的胃小,每次只要吃一點奶水就夠了。出生後7天,寶寶的胃會一點點變大,胃口也逐漸增大,媽媽的奶水自然過渡到成熟乳,奶量也會隨之增加。產後奶水少是正常現象,足夠寶寶吃,完全無需額外餵奶粉。

04

總覺得孩子吃不飽

孩子吃沒吃飽,一看精神,二看尿布,三看體重增長。

看精神:孩子吃奶後有滿足感,或者開心玩耍或者酣然入睡。

看尿布:每天換6~8次很濕的尿布,排大便2~5次。

看體重:抱在懷裡感到一天天變長變重(出生後第一個月體重增長至少要在1kg以上),眼神里越來越有內容,皮膚有彈性就行了。

母乳講究按需餵養,前4個月餵養間隔為2~3小時,4個月時可能會有厭奶需要3~4小時餵養一次,期間不需要刻意補充水分,但在生病、環境溫度高的情況下需適當補充。母親奶水是否充足,孩子最有發言權。

05

喝濃湯,有營養又催奶

不少產婦每天喝各種濃濃的雞湯、骨頭湯、豬蹄湯,覺得有營養又催奶。實際上這些乳白色的濃湯,只不過是脂肪被蛋白質包裹後的乳液而已,不但不利於身材恢復,還容易導致堵奶。選擇清淡、少油、少鹽的湯。

06

6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了

無論何時,母乳都是有營養的。母乳的營養價值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哪怕是配方奶,也都是儘可能地模擬母乳的成分。只是隨著寶寶的長大,需要更多的熱量和營養。國際母乳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都推薦母乳餵養至少到1歲,最好是2歲。

背奶」媽媽何去何從

很多媽媽在生產之後重返職場工作,為了寶寶的迦納看那個成長,毅然選擇成為艱辛而又幸福的背奶族,也不得不面對親喂到奶瓶間的轉換。

很多寶寶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拒絕奶瓶喝奶的現象。這就需要從寶寶4個月後逐漸訓練,如用奶瓶喂少量清水、外出時用奶瓶餵奶等,讓寶寶逐漸適應用奶瓶,為上班後繼續母乳做好準備。

為了防止媽媽奶脹和泌乳量減少,最好3~4小時吸一次奶。擠出的母乳要裝在專門的母乳保鮮袋內,並表明日期和時間,一次一袋,密封冷凍保存。標準冰箱冷凍室內最多3~4個月,冷藏0~4℃最多8天。

大醫同盟提醒:

如果曾經冷凍過並且已經完全解凍,冷藏室內最多放置48小時,絕不要二次冷凍。解凍的母乳,在寶寶食用後,剩餘的如果超過1~2小時,就應丟棄。

冰凍母乳時,應先將密封袋放置在冷藏室或室溫中慢慢退冰。倒入奶瓶中放在50℃以下的熱水中溫熱,然後將分層的乳脂和乳液攪勻。絕不要用微波爐或者爐灶加熱,高溫會破壞營養素,還可能因加熱不均勻而燙傷寶寶。

外出母乳餵養怎麼處理

出門穿哺乳衣,其有特殊設計的開口,增加了餵奶的隱蔽性,能減緩媽媽在戶外哺乳時的不安。或者用外套、披肩、圍巾等進行遮擋。

520母乳餵養日,關愛一路隨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同盟 的精彩文章:

鬧「春困」怎麼辦?警惕!有這7種癥狀必須重視

TAG:大醫同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