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代的文明意義

新時代的文明意義

新時代的開啟,實際定位了一個國家未來發展的坐標。一個嶄新的紀元,屬於歷史也屬於未來,屬於民族也屬於世界。新時代不是憑空而降,也不可能一馬平川;歲月靜好不等於沒有暗流涌動,更要負重前行;前景光明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更需扛起時代的重任迎接未來的風險挑戰。理解新時代的中國,理解中國的新時代,離不開文明跨越的橫向比較,也離不開時代轉換的縱向比較。只有知道過去從哪裡來,才會清楚此刻身在何方,從而堅信未來去往何處。

文明的河流:新時代來自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也來自於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新時代依託大歷史,歷史是理解新時代的最好視角。古人講「辨方位而正則」。歷史方位也就是客觀事物在歷史進程中的前進方向和所處位置,包含三個維度:時間、空間和主體。時間層面的新時代,連接了中華民族作為東方民族的代表,從小康到大同的千年夢想;空間層面的新時代,倡導新型國際秩序和正確義利觀,建構中西互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了高遠志向和世界眼光;主體層面的新時代,彰顯出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有忠於歷史、不忘歷史的國家、民族和政黨,才能義無反顧地引領歷史繼續前進、推動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在內憂外患、救亡圖存之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將自身定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定位為中華文明進程的必然結果,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定位為中華民族歷史的自然延續。

中華民族是優秀的民族,中華文明是源遠流長、綿延不斷的先進文明。但任何偉大的文明都是在文明競爭中得以艱難生存。歷史賦予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兼容並包、民族融合,成為中華民族最為鮮明的特質。「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一旦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的民族就如怒濤奔流,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留下驚天地泣鬼神的人間奇蹟。這種越挫越勇的氣質歷久彌堅,從永嘉之亂到靖康之恥,從崖山之役到明清之際,每一次陣痛與苦難過後,都開闢出一段強盛富足的盛世,推動中華民族交流融合、成熟穩定、發展進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文明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現代資本主義興起以來,世界格局劇烈重組,各民族興衰榮辱、生死明滅,但沒有哪一個民族的近代史,像中華民族這樣充滿悲壯的況味。中華民族不是敲鑼打鼓進入現代化的,文化自信經歷了跌落到重拾的過程。從大陸文明到海洋文明的過渡,成為中西方命運的分水嶺。明清失去了資本主義和外向型發展的先機,土地財政和農業潛力挖掘殆盡,傳統的治理方式遭遇危機。我們無法擁有早發國家的時空條件,難以通過制度模仿構建有效的國家治理體系,來裁剪現代化道路的選擇和國家的制度安排。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比中華民族對歷史的興替有更深切的感受,沒有哪個民族在連續兩千年領先於世界之後突然墮入國土淪陷、水深火熱的苦難,也沒有哪個民族如此渴望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面對「天涯何處是神州」的彷徨無助,從洋務派、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無數仁人志士都力圖再造文明、重塑神州,實現啟蒙和救亡。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華文明掙脫髮展瓶頸、喚起內生動力的正確選擇,也是打破世界體系、完成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唯一途徑。「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唯我國家,亘古亘今。」中國自秦代就以強大的國家能力治理廣大疆域,家國情懷、責任意識和倫理文化,成為國家治理和社會教化取之不竭的寶庫。法國傳教士錢德明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遵守和諧法則的人。他們的和諧觀念表現在人與天地的和諧之中,表現在人與政治、倫理、道德、風俗之間的和諧之中。」南懷瑾將中國文化特徵總結為「政治型」,核心是為公共事業謀福利,追求社會進步。馬克思主義同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求大同的精神追求高度契合,符合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規律,經歷了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蟬蛻蝶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成長成熟的中國共產黨,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政黨,而是志存高遠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推進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新型政黨。從革命、建設到改革,從新時期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幾代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接續奮鬥的結果。中國的事業是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接續,每一代人都盡心竭力,每一個瞬間都在鑄就永恆。

歷史的經緯:新時代是中華文明內生髮展的必然結果

未來也許會有一位攝影家,開啟時空穿梭的攝像機,聚焦2012這一新時代元年的光輝時刻,展現從十八大到十九大這五年來的非凡歷程,再從原點開始擴展、輻射,拉開歷史的長焦,以更高、更開闊、更久遠的景深回望中華民族的千年傳奇,講述瞬間背後的永恆,發現歷史進程中的必然規律。

五年前的十八大,以新時代起點的標誌性意義為歷史銘記。在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復興的莊嚴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的磅礴力量,引領人民開啟了通往星辰大海的偉大征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以大無畏的精神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人間奇蹟。五年來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路、中國橋、中國車、中國網、中國港,一張張中國建設大網,編織起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圖;人民群眾幸福感與日俱增,6000萬人口脫貧,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從城市到農村,從沿海到內地,從塞外到江南,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拉開歷史的視角,從五年回溯百年,看到了一個百年政黨櫛風沐雨、勇毅篤行的光榮與夢想。馬克思主義從西方走到東方,從俄國化到中國化,1921年7月的南湖畫舫改變中國革命進程,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壯觀的風雲際會。科學真理點燃了復興火炬,指引被壓迫階級進行最後鬥爭的學說,照亮了被壓迫的民族掙脫奴役的解放之路,吹響了向著偉大復興夢想進軍的號角。從井岡山八角樓上的燈光,到延安楊家嶺窯洞前的指點江山,再到西柏坡奪取最後勝利的鏗鏘誓言,天安門城樓上無數血與火的洗禮鑄就的莊嚴宣告,一個古老民族重新崛起。百廢待興下的社會主義建設,建成國民經濟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打下雄厚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時期,釋放了社會生產力,讓中國巨輪從此駛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航道,實現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新時代的誕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接續奮鬥的自然結果,是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交相輝映成就的水到渠成。

170多年前的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近代史的崢嶸。江寧城下的不平等條約打破了天朝迷夢,堅船利炮撕下了古老帝國的遮羞布,也開啟了無數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進程。從金田到南京,馳騁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達到的高峰和暴露的局限,宣告了農民起義模式的失敗;洋務派的「同光中興」迷夢,伴隨著黃海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灰飛煙滅,證明了舊制度下追求堅船利炮的強國之路只不過是捨本逐末、緣木求魚;譚嗣同「去留肝膽兩崑崙」,維新六君子喋血街頭,徹底打破了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軟弱設想;辛亥革命「前門驅虎又進狼」,一次次復辟與反覆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宣告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計劃的破產。在西方入侵、內外交困的壓力下,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共赴國難,在斷裂中縫合、在絕境中涅槃、在黑暗中求索,用無數代價換來了真理,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大浪淘沙千帆競進,滄海橫流斗轉星移。站在外太空俯瞰地球,會看到北半球有一片厚重深沉卻又活力四射的黃土地,她四季分明,周而復始,宛如一首韻律感強烈的詩歌。從元謀人到藍田人,從北京人到山頂洞人,逐水而居,刀耕火種。伏羲在天水仰觀俯察天地運行的奧秘,神農遍嘗百草,有巢氏教人築屋,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聚居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黃帝、炎帝和九黎部落,在結盟和戰爭中完成了族群的融合,形成了「華夏」的雛形。倉頡發明漢字,嫘祖養蠶織絲,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商代確立了「中國」的概念,周公制禮作樂教化天下,百家爭鳴交相輝映。秦王一掃六合,漢代休養生息並開啟強國之路,魏晉四百年顛沛流離和民族融合,隋唐再次開啟文明盛世,在游牧民族的異軍突起下,唐宋王朝苦心經略維繫數百年,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迎來社會生產力變革契機,鄭和下西洋開啟中國人發現世界的航程,陽明心學,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的深邃思想,昭示著中國走向現代的內生動力。一路走來的中國,曾經國富兵強,傲立世界,被稱為天朝上國,也曾四分五裂,兵荒馬亂,屢遭外敵欺凌,她的文化火種不斷復活重燃,影響澤被東亞與世界。

文明的出路是內生。歷史是由發展階段決定的,更是由歷史的內生性本質決定的。越是古老的國家,越是要以自己的方式革故鼎新,超越自我。中國就是這樣一個自我生成和自我更新的譜系,註定要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行進,從傳統中生長,歷經風霜雨雪傲然絕世,不斷綻放春意盎然文明之花。新時代正是中國歷史運行的內生結果。在關鍵歷史時期,中華民族把握住了機遇,也告訴世界一個真理:路要自己走。

共同的命運:新時代的文明啟示與世界價值

同其他國家和政黨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世界地圖前思考中國,從一開始就把思考「人類命運」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職責所在。從北京APEC到杭州G20,從達沃斯論壇到廈門金磚會議……新時代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開放成為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宣布: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五年的歷史也證明了,中國願意在共同的規則面前競爭進步,不願意處心積慮阻礙別人的路;中國願意在人類命運的十字路口共同討論出路,而不是關閉對話的大門回到短視和封閉。

新時代開啟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紀元。基辛格說過:中國人擅長「下圍棋」,不戰而屈人之兵;西方人崇尚的卻是國際象棋的對決。中國人看待世界,擁有獨特的價值體系和價值視角。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既源自於中華文明對世界本質的深刻洞悉,也來自於人類歷史進程的客觀經驗。

中華文明的特質是兼容並蓄、虛懷若谷,她不是單一的農耕文明,而是涵蓋了農耕、游牧、漁獵、海洋文明的綜合型文明。宇宙的自在自為是國人心目中的圖式,一切科學和哲學的出發點,是探求某種不變的規律,也就是所謂「道」。仰觀俯察是我們觀察世界的方法,世界是與人共生共育的生命體,是人觀察世界、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窗口。洞察了宇宙運行規律和四時變化、生命延續後,我們對於萬物「生生不息」的讚歎,早已內化為文明的氣質。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不同文明之間和而不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兵燹災禍,也曾有過民不聊生的黑暗時代,但這種整體主義的世界觀從來沒有消退,中國人從來是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尊重他者的文明。世界是自在產生的,不是神賦予我們的;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應該是推己及人、立己達人。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人與自然,都是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

從人類歷史進程來看,西方文明的發展壯大不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世界也不是僅僅靠新航路的開闢才建立了彼此的聯繫。16世紀以前就有了世界體系的交融,世界體系並不是西方人的發明,也不是資本主義的成就。日本學者濱下武志對朝貢體系下中外貿易的研究,德國學者弗蘭克對於白銀資本的研究,美國學者彭慕蘭對於大轉型的研究,都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在西方開闢新航路之前,就有世界體系的存在。西方人不是發明了世界體系,而是加入了世界體系。

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也是志存高遠、矢志不渝的民族。中國人不僅相信世界的普遍聯繫性,並且孜孜不倦地嘗試建構和協助著世界體系的運轉。天安門城樓兩側有兩句話:一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一句是「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前者充滿了國家獨立富強的自豪感,後者則飽含著中國人的世界意識,成為對中華文明的宇宙觀和世界觀的最佳詮釋。100年前,德國學者斯賓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描繪了各個文明的圖示,中國的圖示是一條綿延無盡的道路,不是像金字塔那樣刺破蒼穹沖入天堂,而是平凡樸實而又堅強執著,一直延續著通往遠方。新時代的中華文明將讓世界從與中國共享「經濟發展紅利」,走向更高層次的共享「思想理念紅利」,不是簡單地恢復昔日榮光,而是推動人類文明向新的層次躍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美挑起對華「貿易戰」依據的「301調查」是什麼?
以「開放」向貿易保護主義說「不」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