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TechBoard#9:科技的兩種哲學;付費訂閱制噩夢;科技大亨們的「准慈善」;矽谷公司員工平均在職時間……

TechBoard#9:科技的兩種哲學;付費訂閱制噩夢;科技大亨們的「准慈善」;矽谷公司員工平均在職時間……

這是 TechBoard 的第九期,我們推薦了 Ben Thompson 闡述的他眼中當下科技業兩種不同的行事方法和其反應的理念;付費制支持者對當下「步子邁大了」的付費訂閱制的批評和反思;科技大亨們「神眼觀」下的「讓未來世界更好」;常視屏幕給我們帶來的「世界致盲症」;David Brooks 看他眼中兩次改變世界的人:Stewart Brand;矽谷大型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任期時間及《連線》製作的兩分鐘短片:我們對手機上癮了嗎?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周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這是 TechBoard 的第九期。


《科技的兩種哲學》

去年至今科技業風波不斷,近期科技公司大會頻發,這使得今年各公司在大會上都不得不表個態,無論是通過言說,還是發布融入其公司理念的產品。跳出公司進展、新產品、態度口號之外,我們還可以以更大的視角來觀察引領世界的這幾家大科技公司,既 Ben Thompson 闡述的他眼中當下科技業兩種不同的行事方法和其反映的理念。一是以谷歌和 Facebook 為主的「電腦為人辦事」;二則是微軟和蘋果引領的「電腦不為你辦事,但它能讓你把事辦得更好、更有效」。

上周谷歌的 I/O 大會上最亮眼的產品是什麼?不是 Android P 和 Google News,而是幫助甚至替代你預約服務、解決「瑣事」的 AI 服務 Google Duplex。CEO 桑達爾·皮查伊誠言:「我們想讓助理(Google Assistant)幫你把事做完。」無獨有偶,I/O 大會前一周,F8 大會上扎克伯格也稱:「我相信我們需要設計出能幫助人們更緊密連接的科技。」

本文作者 Ben Thompson 稱,引領谷歌的理念是「電腦為人辦事」,Facebook 則是其更極端的版本。與之對照的,是 Ben 劃分的以微軟、蘋果為代表的「科技賦能給人而非取代人」一派。

在今年的微軟 Build 大會上 CEO 薩提亞·納德拉說,「微軟有責任確保技術能賦能給每個人,我們致力於開發那些能幫助他人再開發出更多技術的科技。我們的使命、產品、商業模式要保持一致,這樣你們的成功才能讓我們也成功。」比起皮查伊和扎克伯格近乎懺悔式的「我們深感到有責任要糾正它」,納德拉則認為「這些科技使得各行各業都能從中獲益,但我們作為科技行業仍有責任要建立對科技的信任。」或是說這份責任是科技業要共擔的,只是不同公司有不同的要求。

而微軟曾經最大的對手——蘋果,也秉持著類似的理念。這種理念可從喬布斯多次在採訪和演講中使用的「大腦的自行車」比喻中看出。喬布斯稱是自行車的發明,讓人類從所有物種里最慢速的物種之一,變成了比最快的禿鷲還快兩倍的物種。這也是蘋果要做的:「製造出能讓人更高效的工具」。

以微軟和蘋果為代表對「平台」

Ben 認為這種理念上的分野源於這幾家公司不同的運作機制和商業模式。微軟和蘋果無論是開發軟體還是製造硬體,它們都是一個往外發放的平台。而谷歌和 Facebook 則是互聯網的衍生品,它們是需要向內聚集的聚合器。平台需要通過建立一套生態來持續吸引用戶,而聚合器則需要儘可能地聚集信息和用戶,聚集效應越大,用戶和內容提供方就越沒得選。這也使得平台不能也無法以廣告為商業模式,因為怎麼用工具是用戶自己的選擇,但建立在用戶規模、信息量上的聚合器,「免費」的廣告是唯一可能的商業模式。

以谷歌和 Facebook 為代表的「聚合器」

在最後,Ben 強調他不認為這兩種理念可以分出誰對誰錯,「打造」和「收集」這兩種理念我們都需要。但當下的問題是,後者是否應該交由某家科技公司來完成?Ben 認為這是我們需要警惕谷歌和 Facebook 這類公司的原因。「收集」歷來是由政府來做的,「收集」的範圍會權衡大眾的意願,但谷歌和 Facebook 需要對誰負責嗎?而站在發展的角度來看,平台是在創造更多可能性,這是我們未來應對機器人取代當前人類工作的重中之重。

這兩種理念就像陰陽一樣相生相成,我們需要平台來開闢新的路徑,但也需要人工智慧來幫我們「爭取」一些時間。

原文鏈接:http://kks.me/aA827


《付費訂閱制噩夢》

在 Facebook 被爆出數據泄露後,越來越多的人呼籲重新審視我們多年來習以為常的「內容免費看,賺錢靠廣告」的商業模式,無論是平台自身的成功(如 Netflix、HBO、Spotify)還是從業者的呼號, 內容付費似乎被捧到了「商業模式正確」的高度。兩周前 Bloomberg「遲來」的宣布啟用付費牆,然而本周 Medium 卻決定取消會員付費的商業模式「實驗」。更多的觀點也在從付費牆那端漸漸發出,從選擇訂哪些信息源(我們曾在 TechBoard#8 中提到過 Om Malik 他的觀點)到如今開始懷疑這個模式是否偏離了預期。TechCrunch 的這篇文章用了一個驚悚的標題——《訂閱地獄——如何不建付費牆》(Subscription hell)就是想說明後者:付費制步子邁得太大了。

本文作者 Danny Crichton 是付費制的支持者,他認為付費訂閱是遠勝於廣告的一種激勵機制,同時能避免廣告模式引發的隱私和道德問題,內容方也能「挺直腰板」生產優質內容。但付費制已經給他帶來了困擾。他認為最先出問題的是定價,Bloomberg 啟用付費牆不意外,意外的是它從免費到一個月 35 美元(標準賬戶)的定價策略。不只是媒體,App、雲盤存儲服務、電視電影、電商網站會員……各種月費不勝其擾,且都沒有要降價的趨勢。Amazon Prime、Netflix、YouTube 等平台紛紛提價,越來越多的媒體進入付費牆,付費訂閱帶來的負擔遠超於消費者收入的漲勢。內容方「不加思考」地選擇進入付費牆是癥結所在,目前新進付費牆的內容方通常就是把以前免費的內容變成付費可看,而非提供比原先質量更高的原創內容,且定價不參考其他同質媒體,非常任性。作者稱這種趨勢必須懸崖勒馬了,別毀了原本前景一片光明的付費制。

Danny 認為,良好的為內容付費的訂閱制應該像「可選升級」而非「收人頭稅」,付費訂閱應該提供以前沒有的新功能、新內容和新特性,同時過去提供的內容照舊採用過去的模式提供。Danny 以期以顛覆院線行業的 MoviePass(每月 10 美元,在參與項目的影院隨便看電影)舉例。MoviePass 的用戶可能會因為訂閱了該服務培養出新的觀影習慣,比如過去只看好萊塢大片,現在既然可以隨便看了,不妨去看看藝術電影呢?這就是付費訂閱提供的「新選項」。不只是媒體平台付費訂閱跨步太大,作者也點名了近兩年一次性買斷的 App 變成付費訂閱的趨勢,最典型的就是熱門寫作軟體 Ulysses。Danny 曾花了 70 美元買了 macOS 和 iOS 平台的 Ulysses,結果現在 Ulysses 轉 40 美元/年 的訂閱制了,但軟體的開發成本和功能更新與定價相差甚遠。

作者在最後指出,要建立良好的付費訂閱機制,營銷人員不應該讓 1% 的讀者付出高昂的代價,而是如何讓可以接受更低價格 20% 的讀者去樂意付費,重點是更多人的參與而非用價格門檻排斥大多數。實際上,多家內容方打包合作的付費訂閱制已經在發展了,如 Spotify、Hulu 和 Scribd 的聯合訂閱,100 多個 macOS 應用每月 10 美元的捆綁訂閱服務 Setapp 等等,近日京東 Plus 會員也與愛奇藝會員聯動銷售,這不僅對消費者更加公平,也更可能讓小公司得以與大公司自帶的平台壓價優勢競爭。

付費牆不是說進就進的,內容方要思考自己的內容是否值得付費、消費者是否有能力、同質產品所提供的內容和定價策略……盲目的跟風只會讓牆內越來越擁擠,當付費牆倒下的時候,一些內容方可以回到過去當作沒發生任何事,但另一些卻只能選擇消逝,這無論之於用戶還是內容提供方,都是遺憾和損失。

原文鏈接:http://kks.me/aA82X

延伸閱讀和參考:我們曾在我們在TechBoard #3中推薦了 Medium CEO Ev Wiliams 的文章《內容分發模式的合理化》(http://kks.me/aA83d),其中 Ev Wiliams 闡述了他對內容付費趨勢的洞見和 Medium 模式的理解。


《馬斯克、扎克伯格、貝索斯及其不確定的慈善事業》

近百年來,挖石油的洛克菲勒、卡內基,開鐵路的范德比爾特,造汽車的福特、斯隆等富豪們在生時或死後處理其巨額遺產的方式,多為建立慈善基金會、捐贈大學、圖書館等公共事業。如今科技行業是誕生億萬富翁最多的行業,但科技大亨們的慈善方式卻不同尋常。

傳統比如,比爾蓋茨建立的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開啟的全球疫苗與免疫聯盟項目(Gavi),在世界上 73 個最貧窮的國家避免了近千萬人死亡,成立 16 年來把這些國家的疫苗接種率從 1% 提高到 76%(2016 年),說這是迄今為止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公共衛生成就也不為過。但 Gavi 得以取得該成就的原因,不是出於烏托邦的一攬子解決計劃,而是到一線的最偏遠和危險的地區一點點改變的,Gavi 目前還致力於對毒蚊進行基因改造使其無法傳播瘧疾。

反觀另一派慈善家,比如由馬斯克、里德·霍夫曼、彼得·蒂爾等矽谷大亨們為了防止人類不被天網(《終結者》電影中挑戰人類的人工智慧超級電腦,原本是一個由美國政府研發出來的國防電腦系統,因產生自我意識後判定人類是威脅它們的物種,所以將其人類設定「毀滅」而發動核戰)滅絕而建立的人工智慧非營利組織 OpenAI。傑夫·貝索斯出於對人口擴張的擔憂而建立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2015 年承諾捐贈出 Facebook 99% 股票(約 450 億美元)的扎克伯格在給女兒的信中寫道「我們相信眾生平等,未來將有更多的人如此。現在,我們的社會有義務去投資,改善後來人的生活……當我們意識到你這一代人和你的下一代人可能不再受疾病困擾,我們都有責任更多地投資於讓此成真的未來。」作者指出,以上所列乃至整個矽谷都瀰漫著一類慈善觀:「如果現在你做的事未來能讓億萬人受益,那現在區區百萬人的困境可以先放一放。」作者稱這是一種出於「先見之明」的「准慈善」。

本文作者 Felix Salmon 認為科技大亨們不在乎大多數人所追求的「讓自己、鄰里、社區更好」,他們立足的是全世界甚至是假想的未來世界。科技大亨們的「上帝之眼」能使他們居其高位,但遠見的另一面是「好高騖遠」,常掛嘴邊的口號「讓世界變得更好」變成了「讓未來世界變得更好」,這種慈善觀不應該被抵制,但應該被檢視。

原文鏈接:http://kks.me/aA83q

延伸閱讀和參考:拉里·佩奇曾稱他死後要把大部分財產都捐給馬斯克(http://kks.me/aA83y)

傑夫·貝索斯在採訪中表示為什麼要花十億美元去建立藍色起源,這是他人生中最重大的使命。(http://kks.me/aA836)

《名利場》對埃隆·馬斯克圍繞「防範未來人工智慧滅絕人類」的 OpenAI 項目長篇報道,在引言處直點馬斯克以「和未來賭博」出名。《埃隆·馬斯克耗資數十億美元努力阻止人工智慧末日》(http://kks.me/aA83D)


《屏幕對我們的眼睛和視力做了什麼》

你一天要看多久的屏幕?你的眼睛一天有多長時間只盯著從 27 寸到 4 寸的顯示屏?你有沒有時常覺得屏幕不夠亮?除了像素遊戲外你是否難以忍受「不夠清晰」的顯示?

我們是否不知不覺的患上了「手機致盲症」?

就像作者 Virginia Heffernan 在文中以蒙古牧民舉例,牧民們平時就盯著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移動的羊群,這讓他們視覺敏銳的同時,視野也變寬了,但時間長了,牧民們視力上對三維空間里的「深度」感知能力也越來越弱。作者指出,長期從事某項工作後,都會給視力帶來「職業病」,比如冰釣漁民可能有雪盲症,焊工會有電焊打眼,最常見的就是大多文職工作者的近視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稱有兩例病症可稱得上是「手機致盲症」,患者多是在黑暗環境下,一半臉埋在枕頭裡,一半臉對著手機。醫生稱這是因為兩眼光適應不同步導致的短暫眼盲。

其實長期面對屏幕造成的視力問題醫學術語為「計算機視覺綜合症」,癥狀為眼睛乾澀、模糊並伴隨頭痛。治療該癥狀也非常簡單:每看 20 分鐘屏幕就休息 20 秒,看 20 英尺(約 6 米)外的東西。然而作者認為,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無法解決屏幕對視力的負面影響。

科學作家 Gabriel Popkin 在華盛頓開展了「帶常看屏幕的人觀賞樹」的活動,作者指出,這不是一種「治療手段」,而是喚醒了我們逐漸喪失的,對周圍自然環境的觀看、欣賞的能力。計算機視覺綜合症也好,手機致盲症也好,或許都不會讓我們徹底失明,但眼睛和視力是為了觀賞而非只是「看得見就行」,當我們思考屏幕是否損害了我們的視力時,我們也應該想想應該怎麼用好視覺這個能力。

正如 Gabriel Popkin 在開展了賞樹活動後,他從一個「一樹不識」的樹盲,成了一個能認出幾十種樹的業餘樹藝家。他感嘆道,「花一點時間觀察一棵紫荊樹,聆聽在採花的雄峰,我保證你不會覺得無聊的。」

不要只讓密集的像素和表情符號進入你的視野。

原文鏈接:http://kks.me/aA83F


人物:《兩次改變世界的人》

《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 David Brooks 近日發表了篇講述 Stewart Brand 如何兩次改變世界的文章,準確地說,是 Stewart 如何有所為,引領了社會變革。

第一次是 Stewart Brand 遊說 NASA 發布一張地球全景的照片,這張照片後來成了環保運動的標誌性圖像。然後他創建了《全球概覽》(Whole Earth Catalog),並選用這張照片作為封面。

這是一本反主流文化雜誌、產品目錄、百科全書……喬布斯曾稱它為「我們那一代人的聖經之一」,而那句「Stay Foolish,stay hungry」就出自 1974 年《全球概覽》封底的告別語。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全球概覽》通過其傳達的「個人工具來建立精神家園」,小眾的反主流文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 80 到 90 年代的網路文化。1972 年,Brand 給當時如日中天的《滾石》寫了篇文章,稱一種新的文化在形成,即黑客文化。他把鼓搗電子設備的怪咖和日益衰微的嬉皮士文化聯繫在一起,最好的能反映這種連結的人是喬布斯,或許說他是受到了這種連結的影響。

Brand 引領的第二次社會變革是在 1985 年,他和 Larry Brilliant 創立了最早的論壇之一 The WELL,科技從業者、黑客、小眾文化愛好者得以在上面交流,同時他還幫助 Kevin Kelly 組織各種線下交流會議,在互聯網誕生前和早期,這種面對面交流對互聯網文化的建立影響深遠。

正如 Franklin Foer 在他的新書《無意識的世界:宏大科技下的生存威脅》對 Stewart Brand 的評價:「他表達出了他那一代人的精神渴望,然後解釋了如何通過技術實現它們。創新不能只是靠科學,文化推動了它們成真。」

原文鏈接:http://kks.me/aA83M


數據:矽谷大型科技公司的員工平均在職時間

Business Insider 根據職場社交平台 LinkedIn 的數據,共分析了優步、Dropbox、特斯拉、Square、Facebook、Airbnb、Box、Twitter、Netflix、谷歌母公司 Alphabet、Salesforce、蘋果、Adobe、甲骨文、思科共 16 家公司,總結出了這篇關於矽谷響噹噹的科技公司們員工平均在職時間的文章。儘管免費餐飲、開放辦公空間、交通和托兒服務等福利快成了矽谷公司的標配,但就數據來看,這些似乎已經無法吸引員工「紮根」在一家公司了。

Business Insider 介紹每家公司的最新估值及特殊福利,以墊底的優步為例,優步最新估值為 720 億美元,公司特殊福利有免費餐飲和零食、無薪休假、健身房會員、叫車和外賣(UberEats)折扣,但優步員工平均待了 1.8 年就離職了。蘋果公司表現不錯,員工平均在職時間為 5 年,在報告的公司里僅次於 Adobe、甲骨文和思科。而員工最「忠誠」的公司是思科,該公司提供健身房、每年 5 天帶薪休假、進修學費報銷、社會活動經貼,員工的平均在職時間為 7.8 年。       

以高時長、周末無休、老闆帶頭不休息聞名的特斯拉以 2.1 年排在倒數第三

原文鏈接:http://kks.me/aA84b

延伸閱讀與參考:我們曾在 TechBoard#7中推薦過《一圖勝千言:對十大知名科技公司的崗位描述所用短語的分析》(http://kks.me/aA84c) Textio 發布了對十家知名科技公司在公開招聘的崗位描述中短語的分析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窺見不同公司的不同「性格」和公司文化。


科技影像:你對你的手機上癮嗎?

在人人皆有、人人皆用智能手機的時代,似乎用手機是家常便飯,但《連線》這個 2 分多鐘的小視頻點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在用手機,還是已經對手機上癮了?」

每人平均每天要查看手機 85 次,有一半以上是出於「一時興起」,每次查看要花 30 秒左右。每人平均每天花費 5 個小時在手機上,是我們自己以為的時間的兩倍。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查看信息或刷新網頁呢?因為這種行為可以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儘管有 46 個州立法禁止,還是有 48% 的美國人在調查中表示會在開車時發信息,而車禍原因調查顯示,有四分之一的車禍源於司機被手機分神。

美國心理學協會認為全球有 6% 的人口患有網癮,美國一所大學學生研究稱這個數字最高可達 26.3%。

原文鏈接:http://kks.me/aA84r

延伸閱讀與參考:我們曾在TechBoard#8中推薦過《技術是如何嵌入我們身體的》(http://kks.me/aA84x)這篇文章,在其中有關於「人機合一」至今延伸的程度討論。

以及同期的文章《對兒童開戰的科技行業》(http://kks.me/aA843)這篇長文也闡述了新一代青少年對手機的「欲罷不能」以及其上癮緣由。

編輯:克里斯

題圖:《連線》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zhuanzai@geekpark.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從屏幕指紋到全面 AI,聊聊 vivo X21 背後那些事
今日頭條官方回應:新一輪融資的報道不實;小米 22 日起登陸法國、義大利;微軟召開 Build 2018 開發者大會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