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資源深度融合有方法

資源深度融合有方法

博物館是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公共文化機構之一,教育是博物館的首要職能。博物館作為兒童成長的環境之一,既可以作為外系統,間接影響孩子的成長,也可以在家園夥伴關係框架下,成為直接影響幼兒發展的微系統。隨著社會資源不斷與幼兒園、家庭資源相互融合,博物館資源因其豐富性、開放性和直觀性、互動性等特點,逐漸成為幼兒園的「活教材」。

博物館資源的利用不應是偶爾,而應成為常態,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體現幼兒園教育對社區資源的利用,同時也讓家長參與體驗其中。在開展「汽車」主題活動的案例中,我們深深感到,在幼兒教育中常態化地利用博物館資源,勢必要建立起良好的館、園、傢伙伴關係。

樹立夥伴意識

館、園、家之間並不應該是某一方為另一方服務的關係,而應該達成互利共惠的意識,才能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對此,可做以下兩項工作:

一是開設專家講座。幼兒園可通過前期開設講座的形式,邀請三方人員參與並聆聽館、園、家合作的必要性、對三方的益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等。如在「汽車」主題活動開展中,幼兒園就曾邀請專家為教師、家長、博物館等社區人員開設講座,向三方傳達理念,並在講座結束後發放《合作意願單》,了解三方參與意願。經過統計發現,開設講座的形式能較好地促進三方的夥伴意識,幾乎所有人員都表示願意合作。

二是開設三方洽談會。洽談會既可以幫助三方交流彼此的需求、理念、合作意向,還可以就合作經驗交流合作感想與反思。在「汽車」主題活動實踐中,三方人員就曾表示,其實並不是「幼兒園利用了博物館」,館與家方面也獲得了積極利益,如:博物館的影響力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大眾對其教育功能的理解、存在價值的認可等;家長也在參與中體驗到全新的幼兒教育內容、形式與方法、幼兒發展目標等,對幼兒教育內涵有了進一步認識。

建立並整理資源庫

達成互利共惠的認識後,館、園、家三方都應積極主動地聯繫對方,了解對方「有哪些資源」,對現有資源進行整理、分類,形成資源庫,同時雙方人員應對彼此擁有的資源十分熟悉,才能在需要時隨時利用。

例如,幼兒園在開展「汽車」主題活動前,曾多次進入汽車博物館進行實地調查和訪問,充分挖掘博物館的顯性資源和隱性資源,並討論資源的可用與否,最終形成幼兒園的「汽車」主題探索資源。

幼兒園還可組織家長以不同方式參與其中,如以「家長志願者」的身份協助教師組織活動;以「家庭調查小組成員」的身份,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做實地調查、訪問;以「觀察員」的身份,記錄幼兒在探索過程中的表現;以「館園家合作小組成員」的身份,負責三方的聯繫工作……這些都是可利用的家長資源。

博物館也可以在前期對幼兒、教師及家長進行走訪,以問卷、訪談形式了解不同年齡幼兒的喜好、能力水平、學習方式等,從而有針對性地將博物館資源運用於教育領域。因為館方大多是在偶然中才發現問題,如博物館人員為幼兒答疑時才發現,博物館「汽車」課程中的內容,大部分幼兒並不感興趣,應根據幼兒群體提供相應的講解版本……

形成合作機制

建立夥伴關係還需建立有效、穩定的合作機制,包括時間制定、內容選擇、人員安排、活動形式的確定等。時間上,館、園可約定,專門設定每周的某個時間段作為幼兒園開放日,供幼兒參觀訪問與調查;人員上,每次活動中,三方可各派出館園家合作聯絡員負責聯繫工作,並由這些聯絡員對三方相關參與人員進行明確的任務分工、人員安排;形式上,則可根據相應的資源內容,進行一定的預設,主要有幼兒進館和資源進園兩種形式。

博物館對幼兒的發展,無疑有許多促進作用。以汽車博物館為例,認知方面,博物館課程拓展了幼兒視野、增長了他們對「汽車」的認知;能力方面,幼兒在探尋過程中獲得了自主探究、計劃與思考、語言表達、問題解決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情感方面,幼兒通過利用汽車博物館資源,融入到真實的社會生活中,更加認可和了解所生活的社區,加深了對「汽車城」社區的歸屬感。

幼兒園與博物館合作,可以相互促進。一方面博物館為幼兒園提供了上述種種資源,促進教師及家長的課程觀、教育觀轉變,輔助了幼兒教育工作,家庭也在這種合作中,更深入地參與到與博物館的互動中,並使參觀博物館成為一種家庭活動方式;另一方面博物館自身的教育功能也得到進一步拓展,並積累了大量適合幼兒的博物館課程和社會開放活動,加強了社會服務能力,也提高了社會影響力。

(作者單位分別為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上海嘉定區東方瑞仕幼兒園、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20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千里送教 一片丹心
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