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年制福祿壽雕漆盤賞析
雕漆工藝品是中華民族傳統工藝品。始於漢、唐、盛於明清,已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歷史。它與景泰藍、牙雕、玉雕並稱「北京四大特種工藝品」,而雕漆尤顯皇家氣派,高貴典雅。雕漆是把漆的優良特性,與古老精湛的雕刻技藝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中國獨有的東方瑰寶和藝術精華。雕漆製品造型渾厚大方,色彩沉穩,文飾精細,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故宮博物院和各大博物館均有珍藏。北京雕漆與湖南湘繡、江西景德鎮瓷器並駕齊驅,名揚四海,被譽為「中國工藝美術三長。
清代漆器在康、雍、乾時期進入了其發展的全盛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清代漆器是對幾千年的漆器傳統工藝的繼承與發展。《髹飾錄》中提及的漆器品種,在清代已基本具備,而且有所發展與創新。第二,漆器製作得到了皇家的重視和提倡,形成了以造辦處為主的宮廷漆器製作中心和地方漆器生產並存,共同發展,互相影響,互相借鑒的局面。第三,清代漆器的製作和使用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尤以宮廷漆器最為突出。
清代雕漆作品的範圍幾乎涉及宮廷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典章禮儀品有寶座、屏風、如意等;傢具類有桌、椅、綉墩、櫃、幾等;陳設品有瓶、花觚、尊、插屏、爐瓶盒等;文房用品有筆筒、成套文房用具、筆管、筆匣等;佛教用品有五供、八寶、缽等;生活用品有盒、盤、碗、壺、冠架等。
此盤木胎,圓形,淺式,圈足。通體赭色漆地上雕朱漆花紋。盤心紅色的漆地上雕琢椿樹竹子,山石草木,丹頂飛鶴,長角祥鹿等紋飾。盤底髹黑漆,足內正中刻「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楷書款。此盤雕刻精工,刀法爽利純熟,刻痕深陡峻直,代表了清代剔彩的高超水平,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這件雕漆盤所使用的工藝在雕漆工藝中屬於「剔紅」的範疇。雕漆器以品種來分,有剔紅、剔黃、 剔黑、剔彩、剔犀等。 所謂剔紅, 《髹漆錄》解釋為 「剔紅,即雕紅漆也。髹層之厚薄,硃色之明暗,雕鏤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剔紅是用籠罩漆調銀硃,在漆器胎骨,上層層積累到一個相當厚度,然後用刀雕刻出花紋的做法。從剔紅花紋刀口的斷面上,有時可以看出施漆的道數(但不容易數得精確)。高濂《燕閑清賞箋》中稱明永樂年間著名的果園廠作品是「漆朱三十六遍為足」,實際上這不見得是定法。明清剔紅有肉薄不及此數的,也有多到五六十道甚至百道以上的。另外,每道漆層的厚薄,各器也有出入。因此古代剔紅實物的漆層厚薄很不一致。
清代雕漆繼承了明代嘉靖和萬曆時期的風格,雕刻精細,不善藏鋒,刀痕外露,雖有磨工,但遠不如明早期圓潤光滑。清代雕漆在雕刻精細方面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如剔紅海水龍紋方盒,盒面雕刻的海水紋根根不斷,細如遊絲,令人讚歎工匠之高超技藝。
清代雕漆工藝,在雕漆品種之全面、使用範圍之廣泛、表現形式之豐富、雕刻刀法之精細等方面超越了前代,達到歷史的峰巔。
現在看來雕漆珍品大都珍藏在博物館內,流傳在民間的很少。而流傳到民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當年從皇家流散出來的很少一部分,另一個是地方能夠製作的。
業內專家表示,漆器一直屬於高級藝術領域,而雕漆又是漆器中的佼佼者,其藝術品位和藝術價值很高,一般老百姓很難接觸到,更不用說珍品了。目前雕漆收藏市場呈現兩種狀況:一是雕漆市場流通數量較少,精品更少;二是懂漆器的專業人士少。雕漆的管理和保存難度很大,尤其受氣候影響比較大,乾燥容易裂,太濕了又容易長毛,入行的門檻相對較高。
國內市場與日本和歐美市場相比,對雕漆的認可度和重視程度還不足,拍賣價格還有很大潛力可挖。業內專家認為,國際市場的價格會慢慢影響到國內市場,長遠看,雕漆的投資價值會比較高。從年代上看,宋元明清時期的漆器前景更好;從工藝上看,像雕漆這樣做工精細的漆器將受到更多的追捧。清代雕漆以走宮廷路線的最具投資潛力,另外,專家指出,漆器收藏很「認人」,名家製作的漆器更有投資潛力。
※康熙:「凡看到容妃刷過馬桶的人全部殉葬」,原因很無奈
※張潛齋猶如晴天霹靂,幾乎栽倒下來!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