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東巡撫捕殺文化太監

山東巡撫捕殺文化太監

劇照

外號「安仔」的安德海,與一條著名傳聞有關:咸豐皇帝在熱河駕崩,臨死前安排了「顧命八大臣」輔佐幼主。慈禧不服氣,串通慈安和恭親王,欲圖政變。恭親王從北京趕到熱河,打著向遺體告別的幌子,與二位太后密謀。他們的聚會被嚴密監視,沒辦法深入交流,確定不了政變的細節。這時,安仔借著端茶遞水的機會,將慈禧的「秘旨」捎給恭親王。恭親王回京後,據此安排一切,最終政變成功,安仔也成為新政府的大功臣。不過,據史家考證,這種戲劇化的場面並不存在。但是,他既被安排在如此重要的場景——儘管是虛構的場景——現身,就足以證明他在當時舉足輕重。

安仔之所以成名,與一般太監不同,他是少有的的「文化太監」。據載,安仔知書能文,勤於學問,能給小皇帝同治講解《論語》、《孟子》等書,嘗自稱「太子伴讀」,隱然要與飽讀經書的南書房侍從大臣分庭抗禮。

安仔死得早,亦與此有關:因他既會辦事又有文化,能兼顧內外,故慈禧極為信寵,於同治八年派他往廣東置辦龍袍。清代有條祖訓:太監不許出都。慈禧這次派安仔赴粵,是無心偶忘還是有意違規,不得而知。安仔服務內廷多年,按理不該忘了祖訓,而敢於以身試法,估摸是仗太后的勢,不信祖宗之法不可變的邪。話雖如此,安仔此行還是安靜一些好,畢竟不無顧慮。安仔卻不管這些,只擔心「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刻意增飾裘馬車舟的規模,搞得跟王公出行似的。這麼一來就出事了。

船隊甫入山東境內,巡撫丁寶楨便得到線報,說太監違規出都。素以清正廉直著稱的寶楨不禁大怒,當即派兵將安仔拿下,同時以「太監私自擅出」上奏,請「從嚴懲辦」,以「肅宮禁而儆效尤」。當時,慈禧尚未如光緒年間獨掌大權,遇事須與慈安太后醇王恭王諸人協商。大家開會研究,都贊成「從嚴懲辦」,慈禧不能公然違抗祖訓,於是,批諭:「太監安德海矯旨出都,僭越無度,招搖煽惑,聲勢赫然,著山東巡撫迅遴幹員,嚴密擒捕,捕得即就地正法,毋許輕縱」。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謂寶楨在安德海出京前就訂下了「過(境)則執而殺之,以其罪奏聞」的計劃,而必須殺他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在京做了慈禧太后的打手,頗不利於恭親王,故寶楨要為恭王除掉這個政敵。只是,這個說法,證據不明,聊備一說,姑妄聽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飲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寧鄉青銅器

TAG:牛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