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張清單告訴你:什麼樣的知識最值錢

一張清單告訴你:什麼樣的知識最值錢

9分鐘搞定

移動時代知識的真正價值

1

我們這個時代

獲取知識的方式

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以前,知識是存儲在書本里的;現在,知識是存儲在雲端的。這就是知識的「大遷移」。也意味著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知識這樣的「遷移」,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既然知識都儲存在雲端,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取用,那還需要費力地去學習知識嗎?

在知識大爆炸時代,哪些知識會讓我們更富有、更幸福,會讓我們成為人生贏家呢?

上述這些問題,就是《知識大遷移》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

2

知識大遷移時代

我們必須要重新建立

新的知識觀

本書的作者威廉·龐德斯通是一位卓越的思想者、研究者,也是美國超級暢銷書作家。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系,至今已出版了14部暢銷書,如我們熟知的《誰是谷歌想要的人才》《無價》等,本本暢銷,並兩次獲得「普利策獎」提名。

在本書《知識大遷移》中,龐德斯通有理有據地告訴我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必須要重新建立新的知識觀。

3

我們掌握了

獲取知識的新方法

卻並不知道知識本身

千禧一代掌握了獲取知識的新方法(2014年,30歲以下的美國人86%的擁有智能手機,中國為69%,智能手機使答案變得唾手可得),卻並不知道知識本身。

千禧一代指的是,出生於1980年至2000年前後的人。

知識本身是什麼呢?50%以上的美國千禧一代說不出任何一個槍殺過總統的兇手的名字,也說不出有誰曾發現過一顆行星;他們不知道蘇格拉底最著名的學生是誰,也不知道殺死蘇格拉底的是哪一種毒藥;他們答不出誰發明了電報、蒸汽船、收音機或留聲機,誰提出了地球繞著太陽轉動,誰揭示了閃電也是一種電,又是誰提出了相對論……

4

能在網上找到的信息

大腦就會自動遺忘

互聯網怎樣改變我們的學習和記憶呢?

2011年,哈佛大學做過一個實驗:讓受試者把40個事實短句輸入到電腦里,這些事實短句如「鴕鳥的眼睛比腦子大」。實驗分兩輪進行。

第一輪,A組的受試者被要求要記住這些事實,B組的受試者沒有被這樣要求;第二輪,A組的受試者被告知自己輸入的短句會永久儲存在電腦里,B組的受試者被告知一旦輸入完畢,電腦會自動刪除。

事後,所有受試者接受了記憶的測試。結果發現,第一輪中,無論是要求記住這些事實的受試者還是沒有被這樣要求的受試者,他們的表現並無太大差別;第二輪中,被告知輸入的內容很快會被刪除的受試者,其得分要高於A組的受試者。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大腦更傾向於記住那些不久就會消失的信息,而對於網上很容易就能獲取的信息則選擇性忽略。這一現象被稱之為,谷歌效應。

谷歌效應是指,能在網上找到的信息,大腦就會自動遺忘。

5

知識大遷移時代

掌握事實性知識

依然非常重要

既然知識都儲存在雲端,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取用,那我們還需要費力地去學習知識嗎?

本書告訴我們,不要總是著重方法性知識的學習,掌握事實性知識依然非常重要——在知識大遷移時代,事實性知識尤為重要。

所謂事實性知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硬知識,如各國的首都、各省的省會、歷史大事件的日期、法律條文等等;所謂方法性知識,這就很好理解,比如網上一些常常讓我們付費我們還趨之若鶩的「快速閱讀法」「某某推導法」等等。

作者說,必須掌握足夠多的事實,才能對自己掌握的知識及其欠缺部分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元無知」,也只有這樣才能藉助谷歌補上自己所欠缺的部分。

「元無知」是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過去的無知,是在考場上犯愁。現在的無知,是面對搜索框,不知道輸入什麼。

6

對於基本事實性知識

人類蠢得像豬

一個劫匪在沒有任何偽裝的情況下,連續搶劫了兩家銀行。監控把他的相貌拍得一清二楚。警察很快就找到了他。他面對警察,一臉的詫異:「你們怎麼會找到我的啊?我可是在臉上抹過檸檬汁的。」

這名劫匪既沒有妄想症,也沒有吸毒。但,他之前看新聞說,把檸檬汁抹到臉上,攝像頭就拍不到人臉了。所以,他就照做了。

這名劫匪名叫惠勒。惠勒最終進了監獄,躋身世界上最笨的罪犯之列。

惠勒引起了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鄧寧的關注。鄧寧從這個蠢人的故事裡看到了一種普通現象,那就是,最缺乏知識和技能的人,反而最無法認知自己的這種欠缺。後來,這一現象被稱為「達克效應」。鄧寧還因為這一發現拿到了諾貝爾獎。

人類對基本的事實性知識的無知究竟到了怎樣的程度呢?五分之一——也就是說,會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任何愚蠢的消息。

太陽繞著地球轉——嗯,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外星人會到地球上來綁架兒童——嗯,同樣也會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這一點,看看老一輩人的朋友圈就知道了。

知之甚少不可怕,接收到了錯誤的信息也不可怕,無知更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無知,也就是上文說的「元無知」。

可是,無知的人,怎麼可能會意識到自己無知呢——鄧寧對本科生做了一個測試,並讓這些學生估算自己的分數,結果得分最低的人對自己的成績誇張得最厲害。

7

事實性知識

是所謂技術的基礎

荷蘭國際象棋大師阿德里安·德格魯特同時也是一位心理學家。

他請國際象棋高手和新手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卻驚訝地發現兩者沒有太明顯的差別。我們通常以為,高手會預測到接下來的幾步怎麼走,然後在頭腦里拿出對策。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高手只不過是有更好的直覺罷了。

隨後,德格魯特又做了一個實驗。他讓棋手們看5秒鐘源自真實對弈的國際象棋布局,然後讓棋手按記憶重現布局。結果發現,高手精通此道,幾乎100%地還原了每一枚旗子的確切走位;而新手的準確度在20%以下。

接著,德格魯特繼續做了一個實驗。他讓棋手們觀看隨機擺放的棋盤布局——棋子是隨意擺放的。這一次,無論是高手還是新手,表現都很差勁。

結果表明,高手更擅長記住真實的棋盤布局,靠的是過往的事實知識。

邏輯與高手們的表現無關。

國際象棋高手們通過學習許多「事實」,將這些事實整體拼合起來,最終獲得直覺。

學習事實是我們建立直覺的一種方式,事實也是所謂技術和天賦的基礎。而通過事實構建起來的認知技能是無法通過其他方式簡便獲得的。

8

知識大遷移時代

我們更要「一知半解」

這是本書的核心觀點,也是本書顛覆性的內容——知識大遷移時代,我們更要「一知半解」——我們不要做專才,要做通才。知識雜一點、亂一點、淺一點,每個方面的知識會一些、懂一些,會更利於我們在知識大爆炸時代生存。

用本書的話說是,「狐狸式」的廣博,勝過「刺蝟式」的專精。這句話來自古希臘詩人阿爾基羅庫斯的「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蝟知道一件重要的事。」

20世紀50年代初,離異單親媽媽格拉厄姆在銀行做打字員。當時,銀行配了一台IBM的打字機,而這台打字機有個缺陷,打出來的字無法擦除,如果打錯了一個字,整張紙的內容就得重新輸入。

一天,在多次重新輸入之後,格拉厄姆突然想到以前畫畫時的一個細節:畫家畫錯了會直接在畫布上塗改,而不是擦掉重畫。於是,她想,自己可以在輸入錯誤的地方噴塗液體遮蓋,而不是丟掉這張紙重新輸入嗎?這麼一想後,格拉厄姆就動手製作了塗改的顏料。沒想到,還真有效果呢。後來,這款產品取名叫「修正液」,正式推入了市場,成為暢銷的辦公用品。

1979年,格拉厄姆以4750萬美元的價格把自己的公司賣給了吉列公司。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然而,沒有知識,哪來的想像力呢?想要提高想像力,需要「不相關」的知識——「不相關」的知識會成為各種大大小小的類比、靈感和解決方案的來源。

9

「一知半解」的人

更富有

兩個受過相同教育的人,誰掌握的知識更雜、更亂,誰就擁有更多的財富——這是本書另一個核心的觀點。

1、廣博的知識面能在職場帶來實質性優勢。比如,營銷人員需要理解大眾文化;工程師如果具備點管理學知識,可能更容易晉陞為管理層;要是老闆不知道冥王星是顆矮行星就得不到工程師們的尊重。還有可能,腦袋裡裝著大量事實性知識的人更精於創新,他們的知識儲備使他們看到了其他人忽視的類比,能夠為問題擬定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2、高收入可能導致更廣博的知識面。富人或許有著更多的閑暇時間看新聞、讀書和上課充電。與此同時,那些艱難謀生度日的人,可用在非基本生活資料上的金錢和時間都更少,不可能有時間接受繼續教育。富人掌握了更廣博的知識面,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財富。

3、知識水平和高收入有著相同的成因,就是家庭條件。有研究發現,受過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的孩子,比受教育程度低、較貧困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大的腦皮層面積。尤其是跟語言、閱讀和決策相關的大腦區域皮層面積的差異特別顯著。

當然了,如果你的家庭條件一般,也不要為此沮喪。你需要做的無非就是學習。因為學習會使大腦功能更優越,優越的大腦功能會帶來更高的收入。

10

想當狐狸

就不要定製新聞

在無知的世界,如何成為贏家?

作者說,信息源非常重要。

具體的方法就是,想當狐狸,就不要定製新聞。

研究顯示,高度定製的新聞媒體,其受眾在事實性知識測試中,得分最低。而在互聯網消息源中,諸如谷歌、雅虎和美國在線等新聞聚合網站的受眾得分特別低。

說到國內的定製新聞,相信不用炫先森多贅述,大家也知道是哪幾家了。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警惕另一種形式的新聞定製——社交網路。因為社交網路是用「好友」和「可信來源」來推薦與個人相關的內容。

作者說,所有想獲得豐富信息的人都應該為一種或多種高質量的新聞來源,如聲譽良好的報紙、新聞節目或APP排出時間。因為我們從這種模式中能獲得宏觀的視野。

聰明如你

一定知道點擊封面即可閱讀

真正有效的精進成長方式是

靜心讀完一本書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炫先森 的精彩文章:

新觀點:用戶最在意產品的有效性

TAG:炫先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