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橋:新博物館裡邂逅老藝人

天橋:新博物館裡邂逅老藝人

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天橋曾經是京城最洋派的地方?」「『八大怪』的功夫我也能學?」……昨天,天橋印象博物館正式開放。VR演繹天橋風情畫卷、體感交互學習抖中幡、新媒體點播名家曲藝作品等帶著濃濃科技味兒的展陳方式,向參觀者們展示了一個「活」的天橋。

博物館坐落於北緯路和天橋南大街交會的市民廣場地下空間,經營面積約3000平方米。展陳空間由序廳、天子之橋、文化之橋、百姓之橋、復興之橋五大板塊組成,以歷史演進為脈絡,生動展示了天橋的前世今生。展陳的老照片、老物件,如老天橋的橋欄墩、橋欄板,天橋老藝人的演藝道具等等,很多都是從民間徵集而來。

進入展廳,令參觀者首先眼前一亮的是佔了一面牆的《舊京天橋一覽圖》,展現的是舊時天橋繁榮至極的市井百態。畫卷以半弧形嵌在展廳牆壁上,參觀者掃描說明牌上的二維碼,下載相關軟體,然後對準畫卷中的5處感光部分拍攝,分別會出現不同的視頻影像。例如對準畫卷上的駱駝,手機屏幕上立馬會出現排隊前行的駱駝商隊,還伴有悠悠的駝鈴聲。對準圍觀雜耍的人群,屏幕上會蹦出一個盤著大辮子的空竹藝人,他兩手牽線,一隻空竹上下翻飛,高超技藝叫人眼花繚亂。通過交互技術,參觀者還可身臨其境地「乘坐」近百年前在天橋緩緩穿行的電車,觀看天橋老藝人驚險刺激的自行車車技表演。

流連各個展廳,「漲知識」的點隨處可見。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天橋曾是古代天子前往天壇、先農壇舉行祭祀大典,以及去南苑狩獵的必經之地;早期的天橋碧水環繞,煙柳氤氳,景緻堪比江南,無數文人墨客曾在此踏春尋芳,吟詠遣懷;天橋的香廠新市區,曾經是北京「最洋范兒」、最高端的地區,百年前天橋興起的新世界遊樂場、城南遊藝園,是北京城首批商業綜合體,相當於今天都市裡的各種MALL,領一時風氣之先……

如果說文字和照片只是展現了平面的歷史,那麼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項目,則讓沉澱數百年的天橋文化變得生動立體起來。昨天,最讓參觀者感到新鮮好奇的就是「天橋遊樂」系列項目。舊時在天橋盛行的「拔燈兒」「打力」遊戲道具被搬到了博物館,參觀者可以上手操練一番。而「VR抖中幡體驗」「體感學曲藝」「體感八大怪」等項目,則採用人機交互手段,遊客只要穿戴好電子裝備,就可穿越時空向昔日的天橋老藝人學習抖中幡、頂碗等技藝。另外,博物館裡的新媒體點播裝置,還可以讓經典的相聲、評書、京劇選段原聲再現。

天橋印象博物館還將利用公共閱讀空間,常年舉辦親子閱讀活動體驗、傳統文化課程培訓、廠甸廟會集市、非遺互動文化體驗等文化活動,南城市民從此又多了一處功能齊全的文化空間。

(北京日報)

轉載自:北京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地方新聞 的精彩文章:

花卉市場升溫 居民當城市農夫
唐嫣行善VS楊冪詐捐!這對兒昔日的「中國好閨蜜」終成仇?

TAG:北京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