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順風車依舊順風

順風車依舊順風

1

一份態度不可謂不誠懇的聲明和一周的整改後,滴滴順風車整改完成重新上線。

過去這段時間,「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到底會有多大,從廣受歡迎的出行成本分攤平台,到飽受詬病的犯罪工具,滴滴順風車以一位無辜女孩的生命為代價,作出了令人們印象深刻的示例。

滴滴順風車的整改措施默默地用修正條款坐實了此前最被公眾詬病的問題:原先的個性化標籤與評論功能被下線;原先所有人可見的個人頭像僅自己可見,取而代之的是系統默認虛擬頭像;晚22點-早6點關閉服務功能,對預估服務時間超過22點的訂單發出安全提示等。此外,滴滴稱還將通過強化司機審核等措施來最大化安全保證。

邏輯與感情上來說,整改措施越是大刀闊斧,便越是讓人細思恐極——畢竟,在此之前,由於滴滴和主管部門的縱容,有多少類似的風險和悲劇悄無聲息地發生,恐怕已經無從統計;但從理智角度而言,這些措施還算得上是亡羊補牢之舉——前提是,如果它們都能夠得到很好落實的話。

就像很多的社會熱點一樣,女孩的悲劇本身,將在一片唏噓中逐漸被忘記;而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後,面對的首先將是公眾的「聽其言,觀其行」。

2

當然,需要被「聽其言,觀其行」的還不止是滴滴。

5月15日,交通運輸部發聲表示,目前一些平台推出的順風車業務增加了過多的社交功能,偏離了提供出行服務的本意,甚至以順風車之名行非法營運之實;同時,交通運輸部還要求各地加強對順風車業務的監督檢查。

印象中,這是官方主管部門罕見地對「順風車」這一遊走在「營運」邊緣的業務作出評價和要求。不得不說,能在順風車的種種負面形象和安全隱患存在了好幾年後才表露出這樣的存在感,主管部門的反應速度和公眾的期待相比,的確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當然,我們可以給這種落差可以找出一萬種真實合理的原因——由於執法力量、技術手段、體制機制、利益格局等多方面的限制,監管與規則相比起新生事物,往往處於滯後狀態,這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但這並不是長期監管失位的理由。對於當代中國來說,創新並不只是企業與個人的責任;政府與職能部門,更應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有所作為,以更適應新事物需要的規則,激發出更多能夠直接轉化為公眾「獲得感」的創新成果。

一個簡單的總結,如果現有的體制機制能夠無縫對接所有新生事物的多變需要,那還要你們主管部門幹什麼?

3

在新事物的發展中,監管必不可少,並且很大程度上也考驗著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們的心態和智慧。必須承認的是,有不少地方,對於以順風車為代表的網路出行服務監管,仍然顯得低級而不負責任。

有很多現象都可以折射出這一點,比如↓

這張圖拍攝於浙江麗水。與此類似,在很多地方,雖然以順風車為代表的網約車並沒有被官方列為「黑車」之列,但其作為後來居上的新生事物,與作為傳統「嫡系」的計程車間的恩怨情仇,矛盾衝突,從幾年前一直延續至今。

近年來,先後有不少地方針對網約車出台相應管理辦法,尺度鬆緊不一;儘管對網約車「一刀切」式的禁止和扼殺並不多見,但如圖中的標語,卻實實在在地反映了一種在很大範圍、很長時間段內普遍存在,甚至如今還充當著相當一部分主管部門監管行為邏輯的思想——「解決問題很難,我們就消滅問題。畢竟,消滅了問題後,其他的問題就不是我們的問題了。」

這種懶政的邏輯,其最可怕之處在於,它看似是為了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而去扼殺新生事物的本體;但實際上,這剝奪了新事物可能為人們帶來的獲得感,不可不謂為「因噎廢食」。

這樣的情況越多,社會的發展進步便會愈發不可避免走向停滯。畢竟,只要是能夠讓人們在邁向更美好生活的路上前進的新事物,我們都應當去鼓勵嘗試,哪怕它們帶來的風險需要我們在配套條件、機制方面給予相應的付出。

順風車當然也在這個行列內。

4

毫無利益相關的我,也一向覺得,「順風車」這個產品名稱很棒。這其中有兩層涵義,首先是拼車同行的對接達成,首先需要滿足的條件應當是乘客的出行路線大致與車主既有路線相符,是字面上比喻的「順風出行」;更深一層則在於,車主希望讓閑置運力發揮價值分攤出行成本,乘客希望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完成舒適度相對公共交通工具較高的出行,社會管理者希望運力資源的利用率儘可能提高以減輕道路通行壓力,順風車通過對新技術的應用,滿足了這三方的需求,順應的是「人心」,是讓人們生活更便利的「時代風潮」。

既然是如此順應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而生的技術產物,可以預見的是,儘管經歷了這次不愉快,順風車這種業務形式依舊會一直「順風」下去。這不是任何外部力量的干預可以阻止的。

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不應被冠以褒貶的態度,可以用來評價、討論和取捨的,是科技應用的方式。

就像古代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長期以來被用作占卜和祭祀的工具,便最終難逃「封建迷信糟粕」的蓋棺論定;但同樣的科技用於在大海中導航,便為地理大發現和近現代西方飛速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滴滴順風車同樣如此,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它滿足了人們在一定場景下出行的需要。但同樣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它還通過另一種應用方式,產生了社交功能——確切地說,是缺乏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的社交功能。

滴滴這麼做的動機非常容易理解,因為社交畢竟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之一。並且,前期通過各類垂直業務吸引足夠大的流量,通過流量來介入社交,形成社群,捆綁用戶,最終實現變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證明是互聯網產品成熟可行的玩法。問題在於,社交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遠遠大於其他各類垂直業務,其中蘊藏的風險在政府監管和企業自治長期雙雙缺失的情況下,便不可避免地釀出惡果。這就是造成那位年輕女孩悲劇的原因。

我們期待便利、安全的順風車服務,就如前文所說,它滿足了各方迫切的需求,順應的是「時代風潮」中的「風」。但同時,一個毋庸置疑但卻經常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就是,「風險」二字同樣也裹挾「風」。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才能真正的「順風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ehive 的精彩文章:

TAG:Beeh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