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略解菩薩不住有為
菩薩不住有為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凈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諸佛色身」世間無人能壞,這是所有的佛都一樣的。
「威相」就是威嚴的相貌,包括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種性」是指成佛的種性。一般有五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和無種性。「不定種性」就是碰到什麼就被教化成什麼的種性。「無種性」就是暫時沒有辦法證涅槃的種性,比如一闡提。菩薩種性是最優秀的種性,菩薩種性的極果就是究竟佛。
「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以五種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謂如來三業,離一切的過失。二、定法身,謂如來真心寂滅,離一切的妄念。三、慧法身,謂如來真智圓明,通達諸法的性相。四、解脫法身,謂如來的身心,解脫一切的系縛。五、解脫知見法身,謂如來具有了知自己實已解脫的智慧。」
「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就是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這是究竟佛才有的功德。我們離成佛還非常遙遠,不用花時間去記憶這些。
「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大慈大悲,具有威儀的身口意行。
「壽命」,這是指報身佛的壽命都是平等。諸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就已經度了無量眾生,到最後成佛,祂感得的壽命一定很長。然後在壽命還沒結束的過程當中又繼續度眾生,又感得更長的壽命,所以報身佛只有出生,暫時看不到祂的死亡。等一切眾生都度盡,報身佛也沒必要在三界待著,諸佛才會統統入滅。因為眾生都成佛了,示現有為法已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一切歸於寂滅。只有應化身才有壽命的差別,比如釋迦牟尼佛壽命八十歲,有的佛壽命一小劫,也有的長達無量劫。
「悉皆同等」,指以上的屬性,從色身一直到壽命,全都是一樣的。
「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所以就稱為是正遍知,這是如來十號之一。
「名為阿陀阿伽度」,稱為如來或如去,意思是好像來了,又好像去了,實際上是沒有來也沒有去。
「名為佛陀」,也稱為佛陀。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阿難!如果我詳細解釋正遍知、如來、佛陀這三個名詞,就算你的壽命有一劫,也沒有辦法聽完。「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就算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統統都跟你阿難一樣,多聞第一,能夠總持佛法,把這些人的壽命統統都加起來,也接受不了。
為什麼是這樣?因為如來即是第八識,第八識的法性永遠也講不完。一切的有情與無情皆是如來,有情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無情如杯子、桌子、椅子、電燈、地板……一切有為法統統都是第八識的顯示,已經出生的東西尚且講不完,何況還有未出生的東西呢!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
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禪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舍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詰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儘力變化所不能作。」
阿難對佛陀說:「從現在開始,我不敢再說自己是一個多聞的人了。」
佛陀對阿難說:「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自己不行。為什麼呢?我是講你在聲聞弟子當中是最多聞的,不是說你在菩薩眾當中也是最多聞。我們現在先不提這件事情,阿難!一個有智慧的人不應該用有限的方式去猜測一個菩薩;一切的大海或深淵都可以測量,但是菩薩的禪定、智慧、總持、辯才各種的功德,沒有辦法去稱量它。」
為什麼沒辦法稱量?前面經文講過,不同的佛土以各種不一樣的方法而作佛事,這些方法都是從諸佛菩薩以及眾生的第八識出生的,第八識出生的東西可以稱量嗎?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行於真相。禪定、智慧、總持、辯才各種功德乃至三界萬法,對於菩薩來講統統都沒有相、名、分別。有相、名、分別才談得上稱量,沒有相、名、分別,要怎麼稱量?
另外,我們再以總持為例,比如「觀自在」、「三界唯心」、「諸法如幻化,斯由分別起」,還有我們的「不是句」都是總持,這些總持也是無窮無盡。很多菩薩都有自己的總持,那麼多菩薩加起來的總持就是無量無邊。總持已算不清楚了,從總持又可以開演出無量的法義,這樣更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阿難!我們現在把菩薩的所行限縮在神通上面,而且不要講別人的神通,只講這位維摩詰居士。他一瞬間所做的神通,任何聲聞、辟支佛就算經歷十萬個大劫,使儘力氣去變化,都做不到。」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舍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這時眾香國來的菩薩合掌對佛陀說:「世尊,我們一開始看到這個國土的樣子,都覺得這個國土怎麼這麼差,現在我們覺得很不好意思,已經舍掉這種想法了。因為諸佛的方便不可思議,實際上諸佛是為了度眾生,因應眾生的需要,就現出不一樣的國土。雖然是這樣,世尊啊!希望您能賜給我們少許的法,讓我們回到原來的國土之後,可以用來憶念您。」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佛陀告訴這些菩薩:「有一種叫做盡無盡的法門,你們應當學。什麼叫做盡?就是有為法。什麼叫做無盡?無盡就是無為法。菩薩不能把有為法全部消滅掉,也不能總是安住在無為裡面。」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舍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軀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迴向;求法不懈,說法無悋;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在諸禪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舍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凈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凈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於世間法少欲知足,於出世間求之無厭,而不舍世間法,不壞威儀法而能隨俗;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法無礙;凈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舍大悲」。什麼叫做不能把有為法全部都消滅掉?就是不離開大慈,不舍掉大悲。
大慈和大悲都是有為法。經文前面講過,度化剛強眾生的「苦切之言」也包括「是有為,是無為」,所以有為法與無為法只是一種施設,並非一定。從另一角度看有為法,就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是無為法。所以不要以為有為法就是當然的不好,懷著這種心就沒有辦法慈悲眾生了。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深切地發起求證一切種智的心,但是從不忘失真如的理趣。
一切種智就是分類極為精細的後得智,它必須在相、名、分別當中才可以觀察。但是,如果一直落於相、名、分別,就是凡夫。一個菩薩永遠都會有
「一切法真如」的作意,不會有哪個時候忘失真如的理趣。
「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教化眾生是很麻煩的事,有的眾生很執著,認為「人不自私自利就不正常」,做了壞事還渾然不覺。如果你勸他悔改,他不接受,以致於犯罪,你把他移送法辦,這也是一種教化。菩薩面對惡劣眾生的時候,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任務,一直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弟子,想辦法去勸導他們。就算眾生頑劣不堪,菩薩也仍然記得他是佛,這樣就不會對眾生起嗔心。你至少要去對治那個嗔心,不要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壞蛋。這樣教化眾生,始終不厭倦。
「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菩薩以四攝法來恆順眾生,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同事和利行。攝,就是攝受,讓他願意修行而解脫煩惱。菩薩發願度眾生,但是很多人不好度,特別是對於不喜歡佛法、不喜歡修行、不喜歡聽道理的人,你跟他講什麼道理都沒用,只能用四攝法,四攝法基本上不講道理。講道理的人,在某種角度來說,已經不需要你去攝受了,因為他能夠皈依法,即使他不皈依佛、僧,也能在十個大劫之內身證解脫。不願聽道理的才是需要菩薩攝受的人,你必須不斷地去利益他,令他心生歡喜,久而久之,他就會對你發起無比的信任,願意聽從你的勸導──這非常不容易。你看《法華經》就知道,世尊度一個人不只是一世、兩世,甚至也不是一劫、兩劫,而是以阿僧祇劫來計算。就算是一個斷善根人(一闡提),只要你願意花一個阿僧祇劫,也會變得很容易度。
佛菩薩的耐心沒有限制,我們雖然沒有什麼耐心,還是要多少學一點,連一點點耐性都沒有,就度不了半個人。我們先從三天開始,三天不行就三個小時,三個小時不行就三分鐘,要是你實在沒耐性,講一句話或點一個頭也不用三秒鐘,多少跟他結一點善緣,至少不要開罵跟他結惡緣,這你總做得到了吧!生死輪迴永無窮盡,即使每次都只有三秒鐘,累積起來也是不得了,你跟他善緣越來越深厚,總有一天他會對你言聽計從。
「護持正法,不惜軀命」。「軀命」就是身命,不惜軀命不一定是壯烈犧牲。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大概八十年,我們用這麼長的時間去護持佛法,這也是不惜軀命。不然這八十年的生命我可以混吃等死,或者去遊山玩水,唱歌跳舞,結果我把時間拿來護法,這就跟人家不一樣了。並不是說有人破壞正法,我們才能護持。人家有錯誤的觀念,我們把它更正過來,這也是護持正法。冒著生命危險來護法,是很罕見的情況,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用適當、溫和的方式去做這些事情。連身命都不吝惜,就更別提財物了。一個菩薩一定很樂意贊助弘揚正法所需要的各種費用。
「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善根是有為法,不是無為法。我們不能因為它是有為法就把它捨棄了,這樣你一定會入無餘涅槃。而且,成佛要累積無量的福德,一定要「種諸善根,無有疲厭」才能夠成辦。
「志常安住,方便迴向」。菩薩經常安住在一真法界,可是會行各種方便去度眾生,把功德迴向給眾生,希望眾生都能成佛。
「求法不懈,說法無悋」。這裡講到求法跟說法。求法的範圍很廣,不一定要去找善知識求法,經常觀察蘊處界的法相,直接跟事實真相學習,也是求法不懈。說法無悋,是指重要的法都願意講出來,除非那個人沒有那個根器,不因為人家沒有財物供養,或者身份地位比較低下,也不能因為人家曾經跟你有過節,你就不肯說法給他聽。就好像公務員不能拒絕人家合法的申請一樣,菩薩的職責就是有教無類,完全不考慮你跟他的私人關係。
「勤供諸佛」。這跟《普賢行願》里的「廣修供養」是一樣的,諸佛是指過去、現在和未來諸佛,一切有情都包括在內。
「故入生死而無所畏」。就算你有能力取證無餘涅槃你也不去取證,而是還持續地入於生死。我們不去極樂世界也是這個道理。履踐經教比理解經教還要重要,理解經教是聞思慧,把經教落實在身口意行上面才是修所成慧。要是你還是用凡夫的模式思維和行動,就沒辦法開始修行,更不可能分證解脫。例如,有人怕在娑婆世界學壞而下三惡道,這樣就是「有所畏」,而不是「無所畏」。菩薩聽到極樂世界的勝妙,完全能夠信受,經常勸人修凈土往生極樂,但自己都沒有想去那裡往生,明知道娑婆世界有種種的苦,還是發願留在這裡受生,即使被人家誣謗,也不曾動搖。
「於諸榮辱,心無憂喜」。榮,光榮的事情。辱,丟臉的事。意識對榮辱有憂有喜,但是第八識無憂無喜。我們要盡量學習第八識的這個清凈體性,盡量做到無憂無喜。經常思維「法無相貌、自性,不需要對它產生憂喜;已經產生憂喜也不用在意,因為實際上並沒有憂也沒有喜,一切都是功能差別」,這樣自然就能漸次遠離憂喜。
「不輕未學,敬學如佛」。一個人沒有學佛,你也不要因為這樣就看不起他,還是要尊敬他,把他當成是佛來學習。他有任何值得學習的地方,統統去學習。前面經文提到過,外道六師都可以做為老師。即使是一個斷掉善根的人,比如發誓不做任何好事的電話詐騙犯,他仍然有佛性,佛性必然是善,菩薩便應敬學如佛。
「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掉到煩惱裡面的人,菩薩要想辦法讓他發起正念。正念是八正道之一,正確的見解稱為「正見」,回想正確的見解叫做「正念」,正念能夠相續不斷叫「正定」。八正道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其他五個是正思維、正業、正精進、正語和正命。
「於遠離樂,不以為貴」。「遠離樂」就是離開煩惱的快樂,離開欲界煩惱稱為心解脫,這是禪定。斷掉結使,只有微苦於五蘊身現行,則是有餘涅槃。灰身滅智,不再輪迴,則是無餘涅槃。這些都是聲聞人視為珍貴的「遠離樂」。一般人喜歡「偷得浮生半日閑」,覺得能夠暫時離開煩惱是很好的事情,這是比較傾向於聲聞人的。菩薩經常以眾生為念,不會樂於遠離眾生。
有一位忙於弘法的善知識,有一天偷空打坐半個小時,覺得非常愉快。出定之後他產生一個念頭:「要是每天都能坐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該多好。」但是他馬上又起了一個念頭:「不可以這樣。」這就是「於遠離樂,不以為貴」的典範。一個菩薩要忙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哪有時間讓你在那邊打坐啊?
初發菩提心的初住菩薩,一直到初見性的十住菩薩,染污習性仍然很強,所以稱為習種性菩薩。他們常常會混日子,或者找一些娛樂讓自己開心。你不要因為這樣,就說他不精進修行。關鍵還是要看他是不是經常安住於一真法界,只要能安住,就是在精進。習種性菩薩如果過度勉強自己去糾正染污的身口意行,就會落入造作,違背無作三昧。最好的方式,仍然是暫時隨順習氣,只在自己意樂的狀態下,微幅修改自己的身口意行。
「不著己樂,慶於彼樂」。自己有快樂的時候能夠不執著,別人有快樂的時候你能夠替他慶幸。這裡的快樂不是指涅槃樂,而是指一般的樂受。比如眾生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替他高興。或者有人得到暫時的快樂,比如好吃、好玩、好聽的東西,我們也替他高興。因為我們要利益眾生,也是要用這些東西讓他覺得高興。不要在人家快樂的時候潑冷水:「你怎麼不好好讀書、不趕快去拜佛、不好好修行。」你要了解人性,修行是沒有辦法強迫的,他不想做,你就不要太要求他。偶而講還可以,不能太常講,講個不停,人家看到你就怕,只想躲著你,這樣就沒有效果了。
「在諸禪定,如地獄想」。定力好的人對這句話要多思維:為什麼菩薩把禪定當成是地獄?修習禪定並不會下地獄,但是在修禪定的時候是很難利樂眾生,也很難做觀行增長智慧,以這兩件事情來講,跟地獄沒什麼兩樣。(這裡的禪定是指二禪以上的禪定,如果是初禪就不礙事,因為初禪是有覺有觀的禪定,不妨礙觀行和度眾。三果以上的菩薩日常生活中都是保持在初禪定境當中。)有一位善知識說:「當你確定自己可以入某種禪定,也可以保持在定境之中,這種禪定的法相觀察清楚之後,就不用常常入這種禪定,不然就是耽於禪樂。」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生死不是什麼好事,但是菩薩把它當成像《紅樓夢》「大觀園」一樣的美好,因為只有在生死輪迴當中,菩薩才能利樂有情。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看到來請求幫助的人,要把他當成是一個好老師。你因為這個人,才發起布施的心,所以他是「善師」。又比如有人來求法,你跟他講法以後,對這個法義有更深刻的體會。如果沒有人來求,菩薩就不容易累積福德。
「舍諸所有,具一切智想」。具一切智就是成佛。菩薩雖然擁有錢財、房屋、象馬車乘、妻子、奴婢等等,但不視為是「我所」,碰到必需布施的因緣,全都能夠拿來布施,心無吝惜,菩薩把它視為成佛的必修功課。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看到毀破戒律的人,菩薩要想辦法救護他。
「諸波羅蜜,為父母想」。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都是波羅蜜,特別是般若波羅蜜能夠出生法身慧命,所以菩薩把諸波羅蜜當成是父母。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菩薩把三十七道品當成家人,常常跟它們在一塊。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讓善根生起現行,叫「發行善根」。「無有齊限」就是多多益善。
「以諸凈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嚴飾,就是莊嚴的裝飾,比如說極樂世界的「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它們是菩薩在修菩薩道時有某一種功德,成佛時的國土就有那個莊嚴的裝飾。菩薩看到人家的佛國土有各種嚴飾,就會發願成就相應的功德,以便將來自己的佛土也有同樣的嚴飾。
「行無限施,具足相好」。菩薩要靠無量的布施,包括法施、財施、無畏施,來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除一切惡,凈身口意」。汰渙掉染污的種子,使身口意行變得清凈,這樣修行下去,用來莊嚴未來的佛國土。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菩薩在無數劫當中不斷地生死,有這種意向,也有這種勇氣。
「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聽說究竟佛有無量的功德,菩薩便發心想要成佛,對於成佛的障礙和艱辛,不產生疲倦的心裡。新學菩薩有時候還是會有疲倦的心理,只要能夠再度發心行菩薩道,也可以說是「志而不倦」。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以智慧破除煩惱,離開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的系縛。你看到這裡就知道:煩惱要靠智慧來破,而不是靠禪定。方法很簡單,知道煩惱「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能將它破除。但這必須靠現量,而不能只靠正教量。我們要「依智不依識」,比量和正教量是「識」,只有現量才是「智」。「荷負眾生,永使解脫」。菩薩雖然離開煩惱,卻能夠承擔度眾生這種很困難的任務,讓眾生能夠得到永遠的解脫。
「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以超凡的精進摧伏煩惱的魔軍,經常讓自己安住在念而無念的實相智慧行當中。無念,並不是完全沒有念,而是「念而無念」,因為「實相智慧」就是懂得不管是什麼東西統統都是實相,你有這個智慧,念也等於無念。
「於世間法少欲知足,於出世間求之無厭,而不舍世間法」。世間法就是財、色、名、食、睡這些,出世間法包括三十七道品、各種三昧。求出世間法的慾望,越大越好,甚至還要究竟成佛,但是對於自己的世間需求,就要少欲知足。菩薩不能舍掉世間法,有時還要方便經營世俗事業,不然就沒辦法度眾生。
「不壞威儀法而能隨俗」。對菩薩來說,唯一的戒法是取相分別,自己不取相分別,但是考慮到眾生的執著,所以隨順世俗,這樣就不會破壞威儀法。
「起神通慧,引導眾生」。通過神通的智慧來引導眾生,這主要是指漏盡通。五通共於外道,只能度俗人信佛,沒辦法度人學佛。
「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如果你有一個總持門,每次聽到什麼法義就把它攝入到總持門裡面去,你就再也不會忘記。比如,前面說的「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生……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這一大堆的「是什麼」很難記住。但是,你可以把它簡化為「只要說是什麼,都是為了度化剛強眾生而說的苦切之語」,再跟「不是句」(一切有為法皆是第八識流注種子所現起的功能差別,若離業力與妄想,它們什麼都不是)互相對照,你就會知道,講「是什麼」都是不了義法,講「什麼都不是」才是了義法。這樣,你雖然記不住文字,卻把義理記得牢牢的,就是「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千萬不要因為記不住文字而不好意思,因為義理才重要,這是依義不依語的原則。
「善別諸根,斷眾生疑」。菩薩要善於分別眾生不同的根器,想辦法斷掉眾生的疑惑。斷疑是度眾生最重要的部分。煩惱因無明而有,而無明就是不了解真相。眾生不了解真相,因此一定會有疑,比方說他不知道到底有沒有輪迴,到底有沒有因果報應。如果他能夠確定有輪迴和因果報應──他所做的每一件好事、壞事都有報應,他就願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能夠斷掉他這個疑惑已經很不容易,如果你能夠斷掉他的疑見,那就更好了。菩薩跟眾生講解真相,必須要符合邏輯和事實,讓他自己確認無誤,才能斷掉他的懷疑,不能只是讓人家相信經教。
「以樂說辯,演法無礙」。菩薩有辯才,並且樂於宣說,能夠開演法義沒有障礙。
「凈十善道,受天、人福」。十善道與身業有關的是不殺、不邪淫、不偷盜,與口業有關的是不綺語、不兩舌、不妄語、不惡口,與意業有關的是不貪、不嗔、不痴。修這十種善道,受天福和人福。菩薩必須修習十善業,才能在人天受生。
「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四無量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可以往生到梵天的初禪乃至四禪。
「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經常勸請善知識說法、隨喜讚歎眾生的善業,菩薩就可以得到跟究竟佛一樣的音聲。
「身口意善,得佛威儀」。菩薩修習身口意的善業,未來就可以得到跟究竟佛一樣的威儀。
「深修善法,所行轉勝」。菩薩不斷地修習各種善法,修行就越來越勝妙,果位越來越高。
「以大乘教,成菩薩僧」。用大乘法來讓自己成為菩薩僧的一員。這裡的菩薩僧是指明心、大乘見道,跟是否有出家的表相無關。
「心無放逸,不失眾善」。不管你是工作忙碌還是無所事事,吃喝玩樂或者精進修學,任何時候都不妨提起正念,憶念自己的總持門(例如「不是句」),各種善法就會從這當中出生。
「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照這樣去做,就稱之為菩薩不盡有為。
就可以關注我們啦~
隨喜讚賞
TAG:實證的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