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選擇合適的管理者

選擇合適的管理者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顏淵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企業管理中,管理者的工作方式只要彰顯出來,員工就會聞風景從,有樣學樣。如果管理者在業務執行過程中是務實的風格,就會影響員工的工作也會務實;如果管理者在業務執行過程中是務虛的風格,員工的抱怨就會比較多,同時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也會存在推諉扯皮、維護自身的利益超過公司的利益、甚至不惜損害公司的利益而不履行自己的職責。

中國有句老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群喜歡抱怨的人在一起,必定是天天怨聲載道,是沒有心思好好工作的;一群積極向上的人在一起,必定是相互鼓勵、相互協助,是會熱火朝天的干工作的。如果一個積極的人在抱怨的環境時間長了,他也會變得消極、抱怨,否則只能離開,如果一個喜歡抱怨的人在一個積極的團隊時間長了,他也會變得積極,因為他的抱怨沒有市場了。

一個團隊和一群人是一樣的,而影響這個團隊氛圍就是這個團隊的領導,他的心態、能力和做事方式直接就會影響這個團隊的氛圍,《亮劍》中李雲龍的風格就會帶出一批和他一樣一群敢於「亮劍」的將官和士兵,從而使得這個團隊的整體戰鬥力飆升。相反,一個沒有戰鬥力的團隊必然有一個「無能」的領導,《大秦帝國》中公子卬帶兵打仗,手下雖然有龍賈這樣的名將,但是不能被用,造成全軍覆滅的結局。

所以說,企業管理中,團隊管理者是這個團隊的靈魂人物,他的工作方式直接影響這個團隊的工作氛圍,也就決定了這個團隊將來的能力。一個有能力、有魄力、真誠的管理者,必定會選擇具有同樣特質的成員,同時在日常工作中也會按照這種方式要求成員,優勝劣汰,通過積累,團隊的戰鬥力會越來越強;反之,沒有能力、魄力的管理者,必定會選擇比自己能力還要弱的成員,劣勝優汰,通過積累,團隊越來越卻缺少能幹活的人,團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弱,為了生存,管理者只能不停的找借口、推責任,多說少做,也就形成了推諉扯皮的團隊文化。

兩種團隊管理者堅決不能用

孔子一生堅持「誨人不倦、有教無類」,但是有兩類人他認為是教不出來的,在企業管理中,其實也有兩類人是不適合成為管理者的,就算是公司願意去花時間培養,也是很難有效果的。

第一類是:不願意反省自己、認識自己的人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不說「『怎麼辦,怎麼辦』來提醒自己的人,我對他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在企業管理中,你是不是會經常碰到這樣的管理者,遇到問題了,經常會說的是「沒有辦法辦、沒有人來做、不知道怎麼做,等等」,或者在談考核的時候,管理者也會說「我是不是把問題反映出來就行了、我是不是把問題或結果反饋給領導就行了,我就是沒有責任了」,這種管理者做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要承擔責任」,事情只要做到不承擔責任就好了,而不是考慮怎麼去把事情做好,或者這次出錯以後下次想辦法做的更好。這樣的管理者不是替領導解決問題的,往往是經常給領導者帶來新的問題,佔用了領導者大量的時間來糾錯

這樣的管理者,其實是不適合做管理者的,還不如早點調整工作崗位,對團隊來說是利好,對公司來說也是利好。

第二類是:鄉原,好好先生,沒有自己原則的人

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如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孟子·盡心下》)

孔子說:「走過我的家門而不進我的房子,我不感到遺憾的,大概只有鄉原吧!鄉原是傷害道德的人。」

鄉原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好好先生,看起來忠厚其實沒有原則,他們誰都不得罪,表面媚俗而心中毫無理想。

在企業管理者中,就是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不願意得罪人,遇事不找到自己的頭上不去處理,處理的時候也是好好先生,要不然就說雙方都對,要不然雙方就各打五十大板。這種息事寧人,做和事佬的態度將導致是非不分,只想著大家湊合著在一起工作就可以了,熟不知,就是這種原則造成和公司管理沒有原則,管理者可以正大光明的在業務執行過程中無所作為,反正對公司的業務造成問題甚至客戶投訴都不會有問題,最多管理者簡單的批評我一下就可以了。

鄉原,其實就是不真誠,口頭上好好好,行動上沒效果,這種不真誠的人繼續使用,只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因為媚上之人必然欺下,對領導好好好,反過來必然對下屬官僚十足,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原則,要不然員工變得媚上,要不然就要被打壓。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也就是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是很少有真誠心意的。」這樣的管理者,企業還是要敬而遠之吧!否則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真誠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質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學而》)

孔子說:「只有真誠的人能夠做到喜好好人,厭惡壞人」。

企業管理者在團隊管理中不可避免的會代入自己的喜好,對喜歡的員工好,對不喜歡的員工可能會比較嚴厲,不喜歡的員工並不代表就是績效差的員工,有的時候可能是有能力、同時又有脾氣的員工,管理者覺得不能夠駕馭或者對自己會產生威脅,所以會想辦法把這樣的員工趕走,這就不是正常的團隊氛圍,這樣的管理者就不能達到「仁」的要求。

這樣的管理者,最終的結果就是沒有有能力的員工追隨,經過時間的沉澱,必然只會剩下一些投他所好的下屬,心思就不會用在工作上,團隊的管理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想做事的員工不認可、離開,不能做事的員工討好,最後將團隊不能完工公司的工作歸咎於人員不足。

「仁」是什麼?仁就是真誠,在工作面前,不能有自己的私心,不管外界條件怎麼變化、不管員工對自己的態度如何、不管別人對你的攻擊和誤解,只要堅持原則做事情,按照客戶的要求做事情,你就不會出錯,你就會贏得團隊的支持和尊敬,這樣打造出來的團隊將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團隊」。

仁者無敵,跟隨自己的良知,你就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本文系「企業管理那些事」原創文章。

——轉載續註明來源:企業管理那些事(ID:M-Consultant)。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業管理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資治通鑒:官人、信賞、必罰

TAG:企業管理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