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

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

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 操秀英

開欄的話

40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雷震響在古老東方。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到經濟特區建立,從沿海城市開放到中西部腹地融入市場經濟大潮,中華民族敞開胸襟、擁抱世界。40年求索奮進,40年眾志成城,中國由一個有7.7億貧困人口、經濟面臨崩潰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40年物換星移,40年歲月如歌。在這特殊的歷史時刻,本報開設專欄「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回望這段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記錄新時代探索創新、砥礪前行的生動足跡。

深圳,一個為改革而生的城市,為國家「殺出一條血路」被刻在了它的基因里。

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裡,40年前當地人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影像真實再現在參觀者眼前。曾經村民們冒著生命危險都要偷渡逃離的貧困漁村,如今已是一座矗立在中國南海邊的創新之城。

這一切的變化開始於那段「春天的故事」。經過十年浩劫,經濟面臨崩潰的中國選擇了改革開放。而深圳作為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被寄予厚望,承載著改革開放「試驗田」的重任。敢為人先,「做些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深圳的每個角落都講述著這樣的故事。

「我的夢想是我們投資的企業能上市,帶著村民們去敲鐘。」深圳市龍崗區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自信滿滿地向記者們暢想著未來。固定資產超過35億元的南嶺村早已不滿足於「房東經濟」,而是將目光投向了自主創新和高科技——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清華啟迪南嶺科技園,引進「千人專家」打造生物醫藥產業;與英國牛津大學OVM公司合作,投資智能製造。

深圳,一個讓人相信「中國夢」可期的地方。

40年來,肩負著探路的重任,深圳人一步一個腳印,讓改革開放的大旗高高飄揚。這座生機勃勃的城市,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從創造「深圳速度」到打造「深圳質量」,靠著創新的智慧和魄力一路走來。

逼出來的「自主創新」之路

深圳這個自主創新「優等生」其實資質平平。

39年前,當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下一個圈時,這裡還只是個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海濱漁村。它的工業和科研基礎是一個農機修理部。建市之初,大學、科研院所數量都是零。

1979年初,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蛇口工業區正式創辦。這裡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試管。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成立。

由於基礎薄弱,早期深圳的工業主要由外商投資,生產以加工裝配為主。維繫深圳市經濟命脈的是房地產、貿易和股市三大行業。那時的深圳充斥著「一夜暴富」的神話,大量社會資源集中在貿易、證券環節,以至於史玉柱說了句「深圳不適合搞科技」的氣話,轉而將他的巨人公司搬到了珠海。

轉折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初。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發布,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大地。在政策先行優勢削弱的情況下,在全國各地開始的新一輪「招商引資」大賽中,深圳由於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資源有限、環境承載力有限,輸給了後起的內地城市。大量技術含量偏低的「三來一補」加工型企業紛紛流出。

同時,維繫深圳市經濟命脈的房地產、貿易和股市三大行業出現嚴重滑坡,深圳市經濟一度低迷不堪。當時的決策者發現,沒有核心技術和實體經濟支撐的體系竟如此脆弱。

正因此,在全國其他地方大肆進行「招商引資」時,深圳卻果斷把發展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柱。

正是這次戰略調整,使深圳市步入自主創新的軌道。

挑戰在21世紀初再次來臨。雖然深圳高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但結構不完善,電子信息業超過90%,其他產業規模較小,與本土企業相比,加工貿易佔比重依然過大;由於技術創新能力的限制,深圳在後產業轉移階段有可能會出現由於產業外遷帶來的空心化問題。

同時,2000年以後,大量跨國公司自帶供應鏈進入中國,並以長三角等地居多,這引發了珠三角產業結構的變化,最明顯的是深圳在GDP增速上的落後。蘇州市2003年的GDP增速超過深圳,差距增加到整整50億元。

一時之間,各種聲音不絕於耳。究竟繼續要GDP,還是面向高科技?2005年中共深圳市第四次代表大會給出答案:建設自主創新型城市。不追求短期GDP,繼續加碼科技創新。

這是全國第一個提出建設自主創新型城市的城市。這是這座敢為人先的城市做出的與時俱進的重大戰略抉擇。自此,自主創新成為深圳的血脈。

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了深圳前行的步伐。在這一戰略指引下,深圳始終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要突破,推動科技創新從「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四不像」為代表的創新體系

如果說,每一次困境都能促成一次蛻變,是因為深圳決策者的正確選擇,那麼,能將決策落地成措施,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則是因為深圳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決策層用先人一步的開放意識,加強創新體系頂層設計,以制度創新、政策創新推動科技創新。一項項圍繞創新的改革措施先後出台,深圳成為整個國家創新發展的先行者。

1994年,中國尚無「無形資產」一詞時,《無形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在深圳誕生;1995年,中國絕大多數人還在端著「鐵飯碗」的時候,針對跳槽人員的《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在深圳出台;同年頒布的《關於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中,提出科教興市戰略,扶持建立高科技企業,形成高科技要素的積聚效應,國內外高新技術成果、人才、資金和高科技公司在這個時期大量流向深圳。由此,深圳自主創新踏上了快速成長之路。

1996年,全國還在探討科研院所改革時,中國第一家新型科研機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在深圳誕生,開啟了中國新型科研機構的嶄新探索。

當時,支撐深圳經濟發展的加工貿易業出現嚴重滑坡,促使深圳市開始尋找科技資源以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同一時期,國務院提出「科技工作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口號,號召強化技術開發和推廣,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的進程。

「但是那時,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高校,科技成果真正實現產業化的案例鳳毛麟角,高校和企業之間、科研成果和市場產品之間存在巨大斷層,亟須建立一座橋樑。」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嵇世山回憶,在這一背景下,清華大學與深圳市政府大膽創新,於1996年12月21日簽署協議,創建了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其目標是「服務於清華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於深圳的社會經濟發展」。

這類研究單位被稱為「四不像」機構。它們具備企業、研究機構、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等特徵,但又不完全屬於其中的任何一類,「民辦官助」是其最鮮明的體制特色。

在傳統的科研體制下,科研機構的經費支持方式通常是「事業費(人頭費)+競爭性經費(項目費)」,而 「民辦官助」運作體制「養事不養人」,政府對民營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不負責事業費,採取「非競爭性經費(專項補貼)+競爭性經費(項目費)」的支持方式。

這一創新的發展模式極大激發了研究院的活力。「研究院是這一片第一棟樓,2003年我來深圳時,從這能看到對面的香港。」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偉強感嘆,如今,周邊高樓林立,該院已累計孵化企業1500多家,培養上市公司21家。

在深圳,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大基因研究院(現名「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都因「民辦官助」迅速成長。深圳又為大學科研成果「牽手」地方經濟發展探出一條新路。

同時,深圳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驅動引擎全速發動。根據科技創新活動不同階段的具體特點,建立了無償與有償並行、事前與事後結合、穩定支持與競爭擇優相結合的財政科技多元化投入機制。

通過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深圳率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著眼未來的「超前布局」

來到前海蛇口自貿區,記者看到數十個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建設中。在這裡,金融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比達95.3%。2017年前海合作區每平方公里註冊企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讓每一寸土地的效益最大化。這個「特區中的特區」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探索實施「比特區還要特」的先行先試政策,打造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橋頭堡。

經過40年探索,深圳的成績單足夠亮眼: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1378.78億元,同比增長11.22%,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230家,形成了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PCT國際申請量連續14年位居全國城市首位……

但和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南嶺村一樣,深圳的決策層居安思危,在謀劃更遠的未來。

「我們清醒看到深圳的改革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和短板。」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在與記者交流中直言,比如,實體經濟壓力較大,原始創新能力不夠強,部分領域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2018年,深圳提出一個宏大的目標——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同時,它再被國家委以重任,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補齊短板,尤其是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上的持續投入。2017年起,深圳加大了基礎研究布局,開始實施「十大行動計劃」,包括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設立十大基礎研究機構、組建十大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搭建十大生產性服務業公共服務平台等。著眼未來,深圳開始了新的改革探索。

站在新起點的「再出發」,不再是「難以為繼」時的無奈之舉,而是面向未來的主動出擊。從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到改革創新的尖兵,深圳在自主創新這條「新路」上的探索沒有止境,也將繼續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新時代的「樣本」。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最大規模光量子晶元誕生,一枚「玻璃片」為量子計算提速
「最冷」實驗室即將發射升空,量子物理學家將擁有太空「遊樂場」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