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培養孩子一個好的行為習慣,10個方法幫你解決

如何培養孩子一個好的行為習慣,10個方法幫你解決

一個壞習慣會使孩子受害終生;相反,一個好習慣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我們都知道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自身是很有好處的,但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人並不是單純地受理性支配,還要受自己思維和行為慣性的制約,良好的習慣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認為習慣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今天先來說一下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父母必須了解孩子,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行為習慣的表現,採用合適的方式方法。


給孩子一個指定的位置,什麼地方放什麼東西,讓孩子指定每樣東西該放在哪裡。玩具放在指定的玩具架子上,圖書放在指定的圖書架上等。


圖片來源於網路

運用和孩子玩遊戲的方法,讓孩子明確的知道物品應該如何擺放整齊,如何進行歸類。

如「送玩具回家」,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這個遊戲,如果孩子把玩具物品放對了,父母就要扮演玩具物品的聲音,來對孩子說一聲:「謝謝你把我送回家。」如果孩子把玩具物品放錯位置啦,父母就要扮演玩具物品的聲音,來對孩子說:「這不是我的家,你能把我送回家嗎?」父母還可以在一旁提示孩子,它的家應該在哪裡。直到孩子都放對了,再結束遊戲。

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取不同的物品。


這個方法是針對孩子挑食設定的一個方法,平常教會孩子很多關於各種食物的兒歌,在寶寶對那個食物進行挑食時,就可以讓孩子唱相應的兒歌,來引導孩子不挑食。

改善挑食的方面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孩子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以後會有一篇專門改善寶寶挑食的方法文章,對寶寶挑食苦惱的寶媽寶爸可以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路

是運用講故事的方面來引導孩子的行為,一是根據行為習慣內容和孩子具體情況,確定一個角色,然後每天 編一個小故事,最後還可以讓幼兒自己接下去編講;二是編講兩個對比故事,讓幼兒辨別故事中角色的行為好與不好;三是出題目讓幼兒編故事如「講禮貌的小白兔」,「不聽話的小猴子」。


這個是針對在遇到孩子錯誤的表現,不禮貌的表現,如何糾正的一個方法。

比如:孩子在家裡來客人時,表現不禮貌,父母可以待客人走後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討論他的行為表現,進而引導孩子今後應該怎麼做。

往往指責的方法並不會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反而會越來越嚴重。討論法更容易讓孩子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個方法是運用在外出的時候,針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

比如孩子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給老爺爺,父母就應該及時給予表揚;在馬路上遇見清潔工人掃馬路,要隨機教育孩子尊敬他們,不亂扔果皮紙屑,保護公共環境衛生等。


這是一個很好的引導方法,在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上,在打招呼的禮貌用語上等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比如:小朋友從家裡帶來一個新玩具則可誘導說:「這玩具真好玩,如果小朋友也想玩,你願意和小朋友一起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用含蓄的語言,示意的舉動,如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暗示孩子矯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尚若發現孩子欲把別人搭的建築物推倒時,父母則可用含蓄的語言「推到了太可惜,搭得多好啊,再搭一個好嗎?」或給孩子一個制止的眼神和手勢,讓他停止這一行動。


獨生子女爭強好勝,父母可利用這一特點讓孩子在充滿和諧的氣氛中,開展自我服務的競賽如疊手帕,系鞋帶,穿脫衣服,收拾玩具,整理圖書等。

好的方法也需要有一個好的言傳身教,父母要做好榜樣,事事不要包辦孩子。讓孩子從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孩子規定一個有規律的時間,父母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培養好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你有什麼好的培養孩子良好習慣方法嗎?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師寶媽說育兒 的精彩文章:

優秀孩子,不是什麼季節生好,而是什麼季節懷孕好
孕期精美食譜推薦,針對孕3月

TAG:幼師寶媽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