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中心」與「重心」
練習太極拳必須要弄清楚「中心」與「重心」的關係。重心的掌握對走架對敵至關重要,重心的作用在穩定。然而重心的運用又須以中心為主宰,先輩言:「重心若不依於中心,重心將無所寄託,」且易反將被人所用。
中心,在幾何上指和周圍的距離相等的位置上,對稱的那個對稱中心。也是太極拳上講的中心,又特指勁源上的中心點,牽或發這個點,令其處於劣勢。重心,指物體處於任何方位時所有各組成支點的重力的合力都通過那一點。重心在下,中心在上。重心有頂力,中心則沒有頂力。中心是活的,不是什麼固定的地方;重心是穩定的,一般在定位。中心和重心有時是一致的,中心有時在重心之側。
太極拳中的發勁,看似拳掌外形之勁,實則是身之中心所發之勁。若非中心所發,局部之力則易於渙散,也易為人所制。若再以中心運用重心,合而為一,則所發之勁沉而厚重,敵極易被摧,而己身則穩如泰山。須辨彼之中心與重心。發勁打「重心」,則易頂,阻力較大,且收效甚微。如果擊發「中心」,再以意念穿過對方身體,向中心點後發勁,則清脆而省力,能把對方拋跌較遠。
先輩言:「練太極拳最重要的是得中。」得中的中,就是中線、中心的意思。是說行工走架中,以身體正中為前提,變換時強調完全用內勁而不允許依靠身體的前俯後仰,左右偏倚,或身體的起伏(除向下及跳躍動作外)來借力,左右手臂各管身體的半邊而不可隨便逾越,雙手不論如何動作,仍須一手護住自己的中線。實戰較技中,守住自己身體的中線,而極力的控制對方身體的中線,也就是控制了對方的重心,使其轉動不靈,陷於被動狀態。得中和「守中用中」同理。
人體的中心在軀幹脊柱腰胯之中,襠勁下沉即言重心。四肢為重心所寄,發出之勁,由丹田而出,達於全身。在手法上,則出手即為重心之運用,須處處穩住中心,保持重心。沾粘點上的中心是不固定的,取決於功夫大小,姿勢的差異。搭手分五行,守住中,看住四方,其中一方給他頂住就是「重心」,旁側就是「中心」。恩師形象的比喻為「守住洞口」,簡而扼要。有人以棗核來說,重心是棗核肚,棗核尖即中心。較技中,有以「虛中」作誘,「真中」備後,但藝高者,搭手即能「得中」,拋人於瞬間。「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為結束語。
昊博語錄:人體的中心在軀幹脊柱腰胯之中,襠勁下沉即言重心。
※努爾哈赤小妾,籍籍無名,助皇太極登位,卻被迫殉葬!
※道德經微明章,與太極拳四個境界的呼應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