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是三國中是關羽都懼怕人,一人為將,另兩人是東吳名人
原標題:這幾位是三國中是關羽都懼怕人,一人為將,另兩人是東吳名人
歷史上的關羽是一個義薄雲天、英勇無比的英雄,同時也是一個剛愎自用的武夫。、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可謂其勇略,爭功五虎、辱罵孫權可謂其驕狂。對於雄烈過人的馬超,他敢叫板「馬超之才可比誰類」,對於久經沙場的老黃忠,他更是斷喝「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於五虎」。甚至對江東孫權辱罵多次,陳壽說關羽「剛而自矜」,實在點都為不過分。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人,居然會在這幾個敵國名將面前謙虛禮讓起來!那麼究竟是那幾位,竟能讓關羽如此折服呢?
一,周瑜
曹操謀定荊州之後,對孫劉聯盟枕戈待旦。以劉備、關羽為首的文臣武將,無不心懷憂弊。於是「備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備曰:『恨少。』」那時的周瑜要以區區三萬之眾,破曹操百勝之鋒,不僅關羽不以為然,就連劉備本人也是心存疑懼。而周瑜卻淡然自若,先是陳以「操自冒四患」之論,而後舉重若輕的說道:「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
隨後,周瑜當機立斷,虎撲夏口,逆江而上,提前兩天佔據陸口、蜀山,並循序漸進的將曹軍引入河道縱橫,山丘林立的湖汊地形,以便外扼江心、內屯兵糧。《孫子兵法》指出,「料敵制勝,計險隘遠近,上將之道也。」周瑜尚未火攻,只憑地利設伏,已令敵軍千里舳艫,數月難下。曹操無奈,只得「引次江北」。
至此,關羽對周瑜誠心敬服,甚至其主劉備也不得不發出「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的浩嘆。 如果赤壁之戰,僅僅是令劉備、關羽等人贊其兵法和勇毅的話,那麼周瑜提出「欲進取巴蜀,結援馬超以斷操之右臂,而還據襄陽以蹙之」的動議,就足以讓二人嘆其胸懷天下的智略。
曹操兵敗北歸之後,周瑜回到京口拜見孫權,並對他說道:「曹操剛剛戰敗,肯定忙著處理自己內部的隱患,沒有時間管江東和蜀地之事,周瑜建議發兵奪取益州和漢中,並和馬超結盟,我回到江東和您一起攻佔襄陽縣,以壓迫曹操,後面我們就可以進一步謀取北方。」
若誠如斯言,魯肅所提「劃江而治,二分天下」,或有成算。可惜天不假年,其人早夭。
盧弼就此發表議論說:「公瑾生長江、淮,諳識險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濤,熟籌彼我,用能以寡擊眾,遁走阿瞞,一戰而霸,克建大勛……或曰:『公瑾不死,操之憂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二,徐晃
《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記載:「羽與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羽驚怖,謂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羽不能克,引軍退還。」
從此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關羽對於有「周亞夫」之稱的徐晃,可謂敬畏有加。這也許歸功於徐、關二人軍略和戰績相當的緣故吧,關羽和徐晃兩人能稱得上英雄相惜啊。
縱觀徐晃戰績,無論是在「伐呂布,降趙、李」的徐州之戰、「平定大陵,殺商曜」的太原之戰還是「奇襲易陽,鞏固曹魏根基」的河內之戰,徐晃所用戰略皆可用十二字總結:聲東擊西,兵貴奇險,以少勝多。而其間戰略,也是關羽經常用的。
更重要的是,徐晃有關羽很多不及之長。唐末翰林韓儀說道他:「既克紹於門風,爰委用於舊土。未行真命,且假劇權。士心咸感於惠和,封部果臻於寧肅。」
由此可見,徐晃不但可以容民善待身邊的人,更懂得拉攏人心。這比之於關羽只知其手下士卒,卻輕賤他人的做法,勝出很多啊。
三,魯肅
魯肅一生輔佐孫權,每遇軍政大事,他都積極參贊謀劃,且能夠深謀遠慮,有常人不及有的過人之處。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為建偏安霸業,竟不願意將荊州交還,並還給關羽增兵三萬,以固防守東吳曹魏。魯肅為抗曹大局著想,和關羽進行談判,關羽提出雙方「單刀赴會」的建議。然而,魯肅部下將領擔心是鴻門宴都極力勸阻。他卻毫無畏懼,毅然赴會。
會上,魯肅多次指責關羽君臣背信棄義,借地不還。關羽頗為不忿道:「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邪?」魯肅後據理力爭的諷刺道,「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按理說關羽素來驕矜,此時又有三倍軍力在手,不該示弱的他,卻十分意外的沉默不語。不久,「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劉備、關羽最終能夠割讓城池,雖然主要因為曹操南征在即,兩家修好對曹刻不容緩。但也同時是二人對魯肅當初向孫權「力主借地」之高風亮節的回報。詩人鮑皋展拜魯墓時,曾說過:「破虜封何在?巍然魯大夫。霸圖更代有,長者至今無。日暮煙平塹,江春酒滿壺。指囷猶可作,差免哭窮途。」其殊俗高德,
※「劉禪」被後人污了千年 ,其實是仁德之君,並非扶不起的阿斗
※論《三國》之偏見,曹操手下英雄遠比劉備多,英雄事迹卻寥寥幾筆
TAG:影視奇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