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苗族服裝:挑染之間 絢麗如虹

苗族服裝:挑染之間 絢麗如虹

描花

走進七星關區千溪鄉刺竹溝村,青色的瓦檐在翠竹之下隱隱若現,世外桃源之感迎面而來。不時,幾個彩虹般的身影映入眼帘,百褶裙裙擺划出了優美的弧線……

在這裡,苗族同胞們最出「彩」的作品便是他們身上穿著的服裝。苗族服飾工藝精湛、造型獨特,以民間藝術的形態存在,其絢麗如虹的色彩和精美的刺繡,被譽為苗族人民的一部「無字史書」。

五溪衣裳共雲天,在刺竹溝村,紡麻織布依然是隨處可見的風景。

做完一天的活,楊志英終於可以休息。她走到家門口,坐在織布機前拿起穿梭器,熟練地織起布來。漆紅色的穿梭器在麻線之間靈活地穿梭著。每穿梭一次,她就拉動一下梳理器,布面上立刻落下一行整齊的「緯線」。

楊志英今年50歲,自10歲起,她便從母親那裡學會了紡麻織布。「織布時最關鍵的是掌握織布機上的竹竿、梳理器、隔線器、穿梭器4個要件……」她一邊熟練地操作著,一邊介紹道。苗族人便是用這布,做成了大領對襟短衣,配以百褶裙,穿出了色彩斑斕、飄逸多姿的動人模樣。

織布機來源於手工打造。一把斧頭、幾塊木頭,即使沒有工圖,苗族人也能熟練地將其鑲嵌、安裝。

而線的原料,則相對複雜。麻線來自於麻的種植, 5月,麻成熟後,便要割麻、剝麻、曬麻。曬好之後便是舂麻,這是為了讓光滑的麻皮柔軟,方便之後的連接。此後,還要將麻績成線放進草木灰水裡煮漂,確保麻線均勻。

織布只是製作苗族服飾的第一步,布料織完後,才是真正展示苗族人繪畫、刺繡功底的時候。

挑花,即刺繡,是苗族服飾中最絢爛的藝術。苗族女子捧著雪白的麻布,手捏一根引著綵線的繡花針,便開始創作,不用描底,不用看圖。不多久,一些對稱而顏色艷麗的幾何圖案、花紋便躍然布上。「苗族人挑花是不用描底的,描底就是不過關。圖案都在心裡,我們只是用線表達出來。」楊志英說。

相較絢麗的刺繡,蠟染則更顯素雅沉穩。楊志英指尖捏著蠟刀,在蠟碗里蘸了蘸加熱融化的黃蠟,再輕輕地用蠟汁在麻布上作畫。不多時,一排「十」字形、「回」字形的圖案便綻放在麻布上。畫完後,她用藍靛浸泡染色,再用適度的熱水為麻布脫蠟。

「脫完蠟,把幾塊挑好花、染好色的布連接起來,就是衣裙。百褶裙在連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皺褶,合格的百褶裙,褶子要有500個。」楊志英邊用板子輔助摺疊百褶裙邊說。

苗族服裝的美麗,是顏色的搭配,更是藝術的結晶。一套五彩雲衣,從種麻到成衣,要經過一年的漫長時光。

唯獨代代傳承,手藝才不怕時光的沖刷,才能生長和發揚。楊志英擺出自己的作品,驕傲地說:「我的媽媽教會了我這門手藝,讓我做出了很多漂亮的衣服,我的女兒們也都學會了。將來我還要將它教給我的孫女們,讓她們知道我們苗族服裝的工藝和美麗。」

蠟煙輕舞中,艷麗的百褶裙發著斑斕的光。(畢節日報 文/陳香梅 圖/黃子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畢節試驗區網站 的精彩文章:

畢節又有一處溫泉成功出水
會說話的洋芋片

TAG:畢節試驗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