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哄睡難的父母們,你真的知道睡覺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嗎?

哄睡難的父母們,你真的知道睡覺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嗎?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小D曾經是個睡渣渣,當年整夜整夜抱著睡,就像長在我身上一樣,現在回想那段日子還是心有餘悸。那時我學習了很多睡眠知識,掌握了很多哄睡技巧。小D從1歲後睡眠慢慢就好了,放下輕輕拍就能自主入睡,到1歲半後只要做完睡眠程序她就自己去睡了。

我現在回想小D睡眠改善的經歷,小D慢慢長大神經發育完善有幫助,我學習的睡眠知識也有幫助,但我自己覺得最有幫助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心態的調試。當時只是這樣隱隱的感覺,直到最近看到了一份研究調查,發現自己的感覺得到了驗證,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規律,每次做睡眠程序哄睡時,我們心裡越著急,心裡越想著「還有一件事沒做,等孩子睡了馬上去做」,孩子往往越難入睡,總是會比平常花費更長的時間,經常讓我們氣急敗壞,血槽全空。

其實捫心自問,拋開孩子睡不好影響身體外,我們到底為什麼那麼希望孩子睡覺。我不敢說你們,我當時的確有「自私」的原因的,畢竟一個人帶娃「熬」了一天,我就是希望她快點去睡,我好躺下歇歇,我可以開始我自己的自由時光。

而睡覺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呢?那時的我並不懂,但現在的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睡覺對孩子來說就是捨不得,這是他們每天最長一段時間和父母分離了。

因此,為啥那麼多關於睡眠的書籍都在說,讓大家執行睡眠程序。其實不僅僅是在培養孩子睡覺習慣,更加關鍵的是,它在提供孩子一個情緒的緩衝地帶,通過睡眠程序的執行,讓孩子「密集」地感受到我們愛的回應,讓他們帶著滿足進入夢想。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哄睡時總是「人在心不在」,總是急於「解決一個麻煩」,那麼睡眠程序的效果就不會好,哄睡就會很困難。而這個也被美國賓州大學Douglas Teti教授的實驗得到了證實。

他發現哄睡容易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對於孩子的情緒是接納和回應的。孩子哼唧時,父母會看著孩子的臉平靜回應;孩子掙扎皺眉時,父母也會平靜抱著讓他知道「沒事的,媽媽在」。

整個過程中,這一組的父母並沒有試圖去「糾正」孩子,或者希望孩子沿著既定的程序,希望程序結束孩子就能入睡。相反,父母更加關注的是回饋孩子情緒,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和聯結,讓孩子體會到被重視,這樣就更容易入睡。

而另外一組父母,總是嚴格地執行睡眠程序,特別是當讀晚安繪本時,孩子已經表現出不耐煩時,父母卻不及時回應情緒,而總是把孩子試圖「抓」回來繼續讀完,這一組孩子在執行完睡眠程序後仍然需要花很長時間「磨」父母,才能進入睡眠。

這個實驗的發現還是蠻能說明問題的,那就是睡眠程序也好,哄睡技巧也好,關鍵不在於具體做了什麼,關鍵在於在那個當下,我們讓孩子感受到了什麼,也就是我們做的時候的態度和情緒。

說實話,我可以一個人帶小D還能弄這個公號一大原因就是小D後來睡眠很好(比如我在推送這篇文章時,她其實自己還在床上和娃娃說話)。但我現在回頭來看,她從睡渣到睡神的轉變,不僅僅只是她慢慢長大了,我學習了睡眠知識,幫她建立了睡眠程序。我覺得最關鍵的反而是我認識到了這兩點。

1、我理解她的不舍

因為這份理解,她以前睡前的各種折騰、各種鬧、各種作,我現在都把她視為她在尋求和我建立聯結,在我這裡找到安全和安心,來陪伴她度過漫漫的十個小時見不到的時光。

因此不管我接下來有再多的事情,公號文章還沒改完,明天上課的作業還沒做,原計劃的讀書進度慢了,還要給她幼兒園做志願者計劃,要交房租和水電,家裡的碗還沒洗等等,我陪伴她入睡的那一段時間(我家一般從洗澡開始就是入睡時刻),永遠都是平靜、緩慢、全心全意的。

說實話,我們是否投入這點自己是最清楚的,我也是經歷過自我狡辯,「我有投入啊,但是那個熊孩子就是各種鬧騰」。全然地放下我們心裡的事,專註地陪伴孩子那段時光,相信我最多也就是30分鐘一小時,只不過那時我也不信,於是我越抵觸越著急,哄睡的時光也就越漫長。

2、我懂得她的壓力

孩子的世界就沒有壓力只有快樂嗎?真的不是的,這點我以前不懂,直到小D開始會表達後,我才發現的。小D接近三歲時,睡眠出現了一次倒退,又開始了睡前各種鬧騰。我那時自省睡前陪伴仍然是專註的,於是就是無法理解她到底怎麼了。

經過好幾天這樣的狀況後,有一天我沒做睡眠程序,而是在給她洗完澡擦身體時問她,你最近怎麼啦?你不想睡覺是捨不得媽媽嗎?你知道的啊,媽媽一直在這裡,永遠在你身邊的(本來這時是我們讀繪本的時間)。沒想到這段話讓小D一下子釋放了情緒,在我懷裡開始嘟囔,我這才知道她的同學轉學了,她不開心。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每天睡前其實也是孩子一天生活壓力的累積點,很多孩子不願意睡,其實也是因為他們今天還沒「開心夠」,這一點對再小的孩子都一樣,只不過那時他們還不會表達而已。

這一個發現也讓我再次明白,睡眠程序只是手段,關鍵是通過一些方式,讓孩子梳理情緒,也許還是發泄積壓情緒的時機。因此後來,我會更加有意識地在洗澡時就和小D回顧生活,幫助她表達當天的開心和難過,我也及時給予她反饋(洗澡時做回顧比較合適,這樣等真的上床後她大部分情緒都緩和了,就不影響睡覺)。

我知道家有睡渣對於父母們來說是很崩潰的,我經歷過。但正因為我經歷過,也走過很多彎路,我更想和大家說,我們要儘早明白,睡覺、吃飯、自己上廁所,這三件事是我們無法控制或者幫助孩子做的。

如果從源頭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然後全然地去理解孩子的心態,很多問題反而迎刃而解了。我知道心態調整是最難的,但如果沒有這份覺察,我們永遠都在徒勞。

「如果是錯誤的跑道,即使一直奔跑也是白費」,願每一位哄睡的父母們,在繼續學習睡眠知識的同時,記得想想父母的本能,記得放下執念,去溫柔地擁抱一下我們的孩子。

他們只是想和我們說,我不捨得,我今天不開心。。。。

參考資料:

Maternal Emotional Availability at Bedtime Predicts InfantSleep QualityDouglas M. Teti, Bo-Ram Kim, Gail Mayer, and Molly Countermine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明日開售|真不為了耍帥,給孩子選擇一副好的太陽鏡太重要!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