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事」來襲!各大社交平台主攻的#Stories#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故事」來襲!各大社交平台主攻的#Stories#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來源:theatlantic.com

編譯:阿勺(實習生)

編輯:羅布君

Via:新京報傳媒研究(xjbcmyj)

今年5月3日Facebook開發者大會的主題演講上,Facebook首席產品官Chris Cox大膽預測:未來,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將會主攻#stories#,並將不斷完善這一功能。Cox稱:「隨著#stories#的開發和普及,未來這一功能將會取代信息流(feeds),成為人們分享自己生活趣事的首選方式。」

那麼究竟何為#stories#?

「Stories」一詞的含義較為廣泛,乍聽起來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似乎只是敘述事物的通用名稱。但Instagram和Snapchat上的#stories#卻使「故事」的內涵更為豐富具體。

社交媒體平台上的#stories#該作何理解?

簡單來說,即為一組照片或一個短視頻。用戶可以自行美化照片或者為視頻增添額外的特效,這些操作不受時間的限制,可在任何時間進行。但一經發布,已經上傳的照片或視頻會在24小時後自行「刪除」,即所謂的「閱後即焚」。

Stories」,主宰社交媒體平台的產品邏輯

通過#stories#撬動用戶社交槓桿,這樣的產品邏輯在2016年之前尚未形成氣候。2016年,Facebook旗下的社交平台Instagram,正式推出#stories#。事實上,Snapchat是首個提出並且落實#stories#的社交平台,而Instagram版的#stories#幾乎是Snapchat版#stories#的翻版。

Ins「故事」

snapchat"故事」

ins與snapchat兩版「故事」對比

2017年,Facebook平台也新增此功能,其旗下的另一款社交媒體產品Whats』 App同樣支持用戶發布個人社交「故事」,只不過不稱作stories,而是#statuses#。

facebook版「故事」

whats"app版「故事」

#stories#本身,也存在不同類型的差異。Instagram版本的stories具有「保質期」,用戶分享的內容於24小時後會自行消失;snapchat版本上的stories則是一系列個人的動態合集。

GIF

Facebook則致力於打造更加多元的「移動框限」,Facebook首席產品官Cox在開發者大會上就提出過具體的例子,比如讓一群熱衷於足球的家長合作創作一則story。

不管「故事」一詞的含義如何改變,#stories#目前是各大媒體平台的著力點,正在並且必將成為社交媒體所要遵循的產品邏輯。

#Stories#,一種新的媒體框限與格式

網站走向商業化發展的25年里,人們的社交方式也在不斷演進。從網站的個人主頁到博客,再從博客到如今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用戶從固定的上網場所中解放出來。

只要一部智能手機,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更新自己的社交動態,並且這些智能設備支持各種式樣的內容形式,從單純的文本內容到可以美化ps的圖片,從信息流(feeds)再到如今的stories。

Facebook和Twitter的問世,對用戶來說是社交手段的又一次飛躍。這些平台支持以上提及的所有功能,完成了從服務到內容形式的全面升級。但即便如此,用戶在使用這些社交工具時,首先要弄清自己到底想要通過這個平台傳達什麼,思考過後,再選擇最能表現自己心聲的內容形式如加以呈現,或純文字,或動態視頻,或圖文的結合。

但是,從2007年至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日益習慣在社交平台上「曬」自己的生活,並且這種「曬」大多經過一番精心的設計。這時,人們手裡的iPhone或者pixel絕不僅是一部支持通話的智能設備,某種程度上,它們已經形成一種框限。而人們正是通過這些工具,獲取社會上的主要時事信息,獲悉朋友的生活近況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的最新動態。

框限決定了人們認知世界的角度。社交媒體時代,信息多是碎片化,有選擇性地加以呈現,人們偏愛從Google這樣的搜索引擎上檢索所需信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構建起一個個信息氣。我們在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同時,卻將自己置入了另一個信息「牢籠」。

除了框限之外,#stories#同樣是一種新型的媒體格式,這些「故事」被建構在一個寬高比為9:16的豎幅畫框里。對於用戶來說,這樣的媒體格式不太「友好」,就像寬屏的銀幕電視一樣,十分影響觀感體驗。但這也是智能手機顯示屏的標準視圖,通過豎屏的形式快速拍攝照片或者視頻,能讓人感受到「框限」的無處不在。

#stories#不僅與技術有關,也不只關乎功能。它是一種媒體格式,甚至可以被稱為一種流派,就如同雜誌,懸疑故事或者一個時長30分鐘的電視節目一樣,具有自己的媒體特徵。這也是為什麼Instagram用戶不用擔心自己發布的stories會被他人抄襲複製,因為流派與媒體格式的全部意義就在於開發出一個能夠獨立於創作與傳播的工具。

Stores的不同風格正說明了它自身的廣泛用途。在snapchat上,用戶分享的stories顯得更加的隨意,snapchat支持視頻添加濾鏡、或者帶有地理位置的標籤。在Instagram平台上,用戶更常使用過濾器、霓虹燈文字以及點贊等功能,這也是Instagram平台區分於其他平台的顯著標識。

#Stories# ≠故事

以#stories#命名的這種媒體格式其實有些「可怕」。當代文化對講故事非常痴迷,以至於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套用故事的敘述性話語,即使事情本身與「故事」沒有絲毫的聯繫。而前文提及的幾大社交媒體平台上的「stories」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敘事性故事」,只是因為用戶按照時間順序來閱讀或者更新這些個人動態,而這種時間軸的呈現方式剛好符合「故事」話語某一方面的特徵。但是時間順序並不是構成敘事性故事話語的充分條件。

如果細加觀察,不難發現大多數的個人stories僅由一些毫不相關的生活片段或細節拼接而成,很難反映出上傳者完整的生活片段。

這些stories動態,是手機框限的產物,其內容形式則是一系列或靜態的圖片或動態的短視頻。不管是哪種形式,「故事」都被框架在平台自帶的矩形框中,限制在用戶選擇性呈現的內容里。或許,#stories#不叫stories,應該稱為「移動的框限」,除了動態圖片,之後的視頻,電影,電視也可以這樣命名。

這種概念混用型的錯誤特別容易讓人誤解甚至忽視「stories」本身的含義。BuzzFeed的資深編輯 Katie Notopoulos就曾感嘆#stories#熱的興起,他認為#stories#的出現幾乎給了信息流(feeds)這種媒體形式致命的一擊。Notopoulos說道:「我們的Feed已經過時了,廣告商和公眾人物們已經棄用了Feed,這些人仍然是社交媒體平台上的活躍分子,只是他們已經選擇了別的平台,別的方式。」

Notopoulos所感嘆的,可能是feeds正讓位於stories,逐漸被其取代,並將要退出社交媒體舞台的既定事實。由單個圖像或者視頻組成的24小時「敘事」序列,遠沒有移動的原生格式來的重要。不少用戶表示,他們看完stories的感受可以用「遊離」二字形容,既感覺自己了解了,但又完全被排除在「故事」之外。

一位資深的Instagram用戶稱:「遊離」一詞確實道出了這些產品的特徵。他舉例說,就像一些人參加科切拉音樂節的目的就是為了拍幾張現場的照片,而後分享到社交平台,證明自己確實到過現場。

智能手機的賦權,使得幾乎人人都可以成為原創者,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創作欲得到了加強。加之stories的瞬時性特點,人們更加下意識的走哪拍哪。而這也正使新一代社交媒體的用戶時刻生活在某種「框限」之下。

1955年,Winogrand攝於某街頭

20世紀街拍攝影師Garry Winogrand曾這樣解釋過攝影:「靜物照片其實是一種幻象,它是關於照相機見證並且記錄特定時空的顯性描述。」

同樣,stories其實是智能手機創造出來的一種幻覺,更準確地說,是手機持有者和手機一起見證、記錄特定時空的幻覺。用戶在用手機記錄生活的彼時彼刻,似乎已經忘記自己其實是在工具的幫助下成為「目擊者」。

Winogrand曾說,「攝影與被拍攝的事物無關,它是一門關於如何拍攝事物的藝術。」同樣,stories不是按時間順序排列形成的碎片合集,而是這些事物通過感測器以及相機軟體具體的被呈現出來的方式。智能手機在給人們帶來全新社交體驗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種壓迫性的威脅;即我們必須遵循一定的「遊戲」規則。

而對於社交媒體用戶來說,不管他們對#stories#熱持何種意見,都不會改變Facebook決心引領這一新風口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傳媒研究 的精彩文章:

汶川地震十周年,這七篇特稿值得一讀
Facebook弱化新聞,誰會成為最大贏家?

TAG:新京報傳媒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