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定義的死亡就是死亡,根本讀不懂重生的含義

我們定義的死亡就是死亡,根本讀不懂重生的含義

在我們無法達到修行的大徹大悟之前,一切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妄念的折射體。

文/嘎瑪仁波切

只有克服惡業的人才是牟尼(智者)

一些不是佛陀信徒的苦行者,在接受供養後,會對布施者說些賜福的話。如「願你們遠離危險,祝你們興旺,財源滾滾來,願你們長命百歲。」

相反地,佛陀的弟子比丘們在接受供養之後,卻默默不語。這是因為佛陀證悟以後的前二十年,要他們如此的。當時的人就加以比較,苦行者祝福我們,而敬愛的比丘卻什麼也沒說。

很多比丘向佛陀反應這件事,佛陀從此要所有的比丘,在接受信徒的供養之後,也要說一些適如其分的祝福。從此以後,大眾在供養之後,也能夠聽到比丘們適當的祝福而心滿意足,並且建立信心。

但另有其他的苦行者則譏諷地說:「我們嚴格遵守牟尼(智者)的傳統,保持沉默。而沙門喬達摩的弟子,則在公眾場合講說法義。」

聽到這種蔑視的話後,佛陀說:「比丘們!有些人沉默不語是由於無明和膽怯,有些人則是不願意和別人分享深奧的知識。只知保持沉默的人不是牟尼(智者),只有克服惡業的人才是牟尼(智者)。」

偏見就像自我作用的卧底一般

如果說佛法修行之路,最後見解脫的實質,是見到自我本具清明而無污染的自性。那麼換一種理解就是,修行的整個過程都是對於自我偽裝的嚴厲打假。

我們不能否認輪迴是苦的結論,因為在我們未見本具清明的自性之前,一切知見都是建立在心與心的偏見之上。這種對立性,再加上自我作用的造作性。於是乎,我們習慣了以偏見來貼標籤。

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苦等等,對於輪迴中的我們來說,基本屬於不可逆襲的窘境。如果說,對於我們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合理解釋為無常外,那麼另一種可能,就是被嚇死的或是苦極而終的

如果我們能瞥見無常,哪怕讓這種認識根植於我們的觀念之中。那麼即便我們暫且看不清自我造作的實相,對於偏見所至的虛幻,也不會太過認真,或是隨順這種自我浮誇的造作,而大驚小怪。

我們之所以活得非常誇大其辭,而且感覺每個人,都是一部苦難史的原創者一樣。原因仍然歸功於「自我」的作用。它的整個運作系統,真的非常縝密和複雜。

自我的霸道性,基本就是屬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凡我們想要提起稍許覺知,來逆轉自我的作用力時,它又會瞬間與你化敵為友的蠱惑於你的正見。因為,偏見就像自我作用的卧底一般,它們都有非常強大的反偵查力

我們只窺見了事物的一面性,而不是全面性

說到偏見的作用,就不得不提這種作用,對於心外事物的貼標籤性和局限性。我們之所以這麼信以為真所有的事物,以及對於事物的直接反應,乃至於觸及自我防禦系統的各種情緒的發展和演變,就是因為我們的狹隘

事實上,只要沒有證悟,我們肯定就是狹隘至極的。這麼說,並不是子虛烏有。因為在自我浮誇的作用下,它還有自圓其說的本事。

我們之所以都認可白的不是黑的,黑的一定不是白的。或是小的就比大的一定要小的,這一類定義的彎彎繞,其本身就是一種分別的狹隘。我們只窺見了事物的一面性,而不是全面性

所以,生老病死對於我們狹隘的知見來說,感覺就是一個單向的終結,而不是一個雙向的循環。所以,我們定義的死亡就是死亡,根本讀不懂重生的含義。

更有意思的是,在如此狹隘的偏見中,我們還有非常多的疑問。而且無論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在自我自圓其說的掩蓋下,它一定不會被反轉。

這種作用,只會讓我們平添很多煩惱習氣。因為,在我們無法達到修行的大徹大悟之前,一切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妄念的折射體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之所以這麼執著一切的幻相,並如此肯定它們的真實性。還因為我們凡夫心的作用,它非常的忙碌,而且會讓妄念不斷飛速而過。我們之所以肯定心外一切的固有,就是因為無法瞥見那一念未生,一念又起的間隙

如果說修行是在修心,是在對於自我概念的去偽存真。那麼另一種更合理的說法就是,讓我們練就瞥見心相續間隙的本事,能讓我們發現妄念連貫性的假象。

佛陀曾在《金剛經》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可是醍醐灌頂的一句真言啊。這就好比,給我們所有想要答案和忙於定義的一切當頭棒喝一般。

如此看來,有時候對於我們的疑問,答案其實並不重要,答與不答也不重要。關鍵是,我們能否在自我運作的狹隘下,對於事物分別念給予肯定的否定,或是否定的肯定。這種反轉,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慧見內心間隙的修為

想做壞事時,想想你在佛前發的誓。

集齊了這八種情況,解脫燈便會滅暗。

學會尊重,這也是有愛心的表現。

是什麼決定了你現在的樣子?

學佛,生命中最殊勝的一條道路。

你輕而易舉能得到的,別人拼盡全力卻還在一步之外。

很多愛,為什麼最後都變成了衝突?

輪迴中的一切,全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

什麼樣的皈依才是上等皈依?

如何將慈與悲,落實到自身修行中?

昌列寺

所修功德成遍知,調伏罪業眾敵怨。生老病死波濤海,願諸有情得解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昌列寺 的精彩文章:

法的修行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
集齊了這八種情況,解脫燈便會滅暗

TAG:昌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