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因為5毛錢的塑料帶,我成功繁殖了白化火箭魚!

因為5毛錢的塑料帶,我成功繁殖了白化火箭魚!

這個月中的時候,我養了6年的白化火箭配對產卵了,按常理白化和白化應該沒遺傳基因,但這次的繁殖又是怎樣?而且這次應是國內第一次有考究的白化火箭的室內繁殖。

公魚尺寸約1.1米,母魚1.5米,種魚都6周歲以上

魚缸的長度大概是:6 X 2.5 X 1.8m(長、寬、高)

水體大小:二十五噸

以下是細品與照兄的對話中,提取的信息,並以照兄第一人稱描述。

養魚是我一直以來的興趣,很多年前就想擁有一群長得像白色海豚的魚,當然海豚是不可能養了。

其實白化火箭本來有點笨重,養得好的話,腰圍會有我的兩個大腿那麼粗,看起來就挺像白色的海豚。群養起來像一群小胖子在玩耍,非常的有靈性也十分漂亮。

當初實在是沒有想到去繁殖,純粹就是覺得好看。而這一次,卻無心插柳柳成蔭。

促進本次繁殖的三個重要條件:

1. 成熟配對的種魚

很小的時候,這十八條種魚混養在同一個池裡。恰好前幾天看到有兩條種魚泄殖孔已經突出,才發現今年種魚成熟了。

2. 氣候影響

如果說還有什麼成功的關鍵,那可以歸到季節的原因。現在國內是節氣交替的時候,由於氣壓變化影響,促進了種魚排卵行為。

3 .模仿自然生態

參考了一些福鱷自然生長環境,突發其想丟了一些假水草 ( 其實就是五金店買的塑料帶子,綁在一起用些重物讓它沉下去) 來模擬野外的草叢。因為這些5毛錢的調整,加上在前面兩個前提條件的共同作用之下。結果當天改造完,第二天就自然繁殖了。這次繁殖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助力,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人工催產技巧,卻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產出的小魚會怎樣?

目前來說,可能是白化火箭和白化火箭的第一次的繁殖。所以說,不一定出什麼顏色的魚。只是按照常理:白化對白化是沒有遺傳基因。可這一次出來的蛋,跟一般的蛋的顏色是不一樣的,但很大的機會會是白化,可惜現在暫時還沒辦法證實,必須等到小魚成長到十公分以上,才能確定。

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我查過很多文獻記載,一般福鱷的魚蛋是青色、褐色、青褐色,可是這一次生產出來的蛋都是偏白色。正常來說白色的蛋都沒受精的才對,沒有辦法發育。而現在孵化出來的小魚,都是從白色蛋里孵出來的,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

飼養的一些技巧:

白化火箭我們養到成年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個禮拜喂一次。都是我去市場買的海雜魚,像秋刀魚之類來餵養。其實飼養成本並不高,沒有想像中誇張、昂貴。(當然,在它們長身體的時候,還是要好吃好喝地供著,泥鰍、蝦還是會有的。)

這次應該是白化火箭國內繁殖第一次嘗試,之前我們也是查了很多資料,不斷去學習和研究,加上自己早期也有過繁殖巴西亞的經驗,所以這次受精生蛋的過程還算比較成功。

而且福鱷這個種大型魚的小魚,還是相當好飼養的。重要的一點,他們屬於肉食性魚,在小魚的飼養上,可能要注意同類相殘的問題。吃來吃去的,就可能成了最大的損耗。

如果要避免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隔四天五天就要分篩。尺寸大小不一樣必須分開,這是魚的生態屬性決定的。

細品小結: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說似雲淡風輕、水到渠成。但合適的種魚群、合適的水體、合適的氣候、合適的飼養者....當一切都是對的,才有這個合適的結果。

分享來源魚友匯

魚友有話說:

1、科普一下你們,黑眼的叫白化,白化x白化,和普通x普通一樣的結果的,紅眼的叫白子,白子x白子,就是100%都是白子

2、這也叫擬態植物,買魚蝦的那種厚厚的塑料袋就不錯,我就試過,魚膽子小,整點,對魚適應環境有著不錯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魚之樂 的精彩文章:

佔了整個陽台的大魚缸,100多種魚混養,看著就很養眼!
超大雨林缸,趕上我們家客廳了!

TAG:養魚之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