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野外求生用什麼刀?從宋刀解讀古人的設計如何秒殺狗腿博伊
這是一把出土的宋代「雜用刀」。水滴形刀尖,平造無鎬線無橫手,推測無夾鋼有燒刃。全長39.5CM,全重165g;刀最寬處25mm,刀背最厚處4.6mm位於握把端,最窄處1.17mm位於刀尖;刀莖長10cm,最寬處16.38mm,最厚處5.38mm;全刀重心位於握把前82.4mm。
刀背從握把處開始一直到重心位置刀背厚度並無明顯變化,刀背從從刀重心開始往刀尖方向厚度開始漸窄。在距握把16~19.5cm之間,刀刃部有明顯的凹陷曲線,是反覆精細打磨的結果,可以認為這個部位是這把刀最常使用的部分。
此刀的刀背根部在握把位置隆起,刀背根部高出握把6.2mm,刀刃根部和握把的位置比較接近,刀刃根部高出握把3.5mm。這一點和唐代的刀略像,可能有繼承關係。從中式鐵器的一般規律來說,刀莖越寬,越短,年代距今越遠,反之越近,有穿的刀比無穿的刀年代距更近。
與本地出水的各類型生活用刀相比,這把刀年代估計比南宋早,比唐晚,最晚不會晚過北宋,最早不會早過晚唐。如果是水滸傳的年代,宋江有可能用這類型的刀懟了閻婆惜。當然這是胡說。畢竟水滸傳是明初的作品,而古人的世界觀是靜止的。施耐庵寫文的時候參考的是他自己時代的刀,和宋代天差地別。
網上的人把刀分為「輕度」用刀和「重度」用刀,按照這個標準,這把出水的宋刀應該是一把「輕度」用刀,專司滿足日常需要,類似現代美工刀折刀的定位。不過宋代的古人可能有不同的意見。本地出水的宋刀,像博依那樣有6mm厚刀背的「戰鬥刀」非常非常罕見,這個厚度的刀背除了柴刀就是鋤頭。野外開山,古人要麼選擇斧頭,要麼選擇柴刀,難道古人的環境比現在宜居的多?本地古名「鬱林」,就是說本地樹特別多特別密,離了城牆幾乎是荒野求生節目現場。
唯一的解釋就是古人不考慮用刀來對付博依刀慣常面對的困難,不論是四條腿的對手還是兩條腿的對手,需要大力出奇蹟的時候,長柄傢伙伺候,其他雜事一律用這樣的小刀解決。那肯定是滿足強度的前提下,越輕越好,越鋒利越好。這樣的刀已經算是強化揮砍能力的了,類似的刀型在唐代,更強調戳刺的能力。刀尖更尖,刀刃更薄更鋒利,有很多還是凹磨。讓人對大唐基層民警的覆蓋範圍和生存環境產生不那麼好的遐想~~~~
還是說回刀吧。柴刀斧頭開山刀不能劏魚宰鳥。沒哪個古人想用狗腿博伊挑手掌腳板上扎的刺,腰間別著一把大刀片子在岩石峭壁上攀爬跳躍?扛著大狗腿大帕蘭在過小溪時滑一跤?這些2缺場面一次都不要想體驗。有刀用就行了,小的比大的方便。而且這樣的刀尖形狀無論對切削或者鑽孔等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另外也容易打磨。
很多人說,現代鋼這硬度,古人拍馬也趕不上,不同材料哪能適用同樣刀型?是,硬的刀好割東西好剃鬍子,可是野外生活,你怎麼可能不磨刀,當你把手都磨紅了該死的刀還是一點都沒有變化的時候就會後悔得想要剁手了。另,砍柴不如撿柴,開路不如繞路。這些事情古今通用。咱們少裝逼多走路就會發現古人的很多設計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過時。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歡樂原始人,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歐洲冷兵器愛好者的「剁手天堂」:印度比卡內爾軍械庫館藏鑒賞
※專門克制武士刀的日本十手原型:捕快抓賊神器鐵尺鑒賞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