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看我寫一副對聯誇誇你祖宗,皇帝聽罷:誇的好,狀元是你的了
科舉制度是我國歷史上選拔人才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有人寒窗苦讀數十載一朝成名,也有人數次落榜。為了改變境遇,步入仕途,每年的鄉試都有大批人參加。一旦鯉魚躍龍門,改變的將是一個家族的命運。
以大清的科舉制度為例,考試流程很複雜,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初步考試,這裡面分別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這一階段又被稱為童試。然後是正式考試,也是三部分構成,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通常三年一次,也有特殊情況臨時加試,比如遇到新皇登基或壽誕之類的事,此種情況被稱作恩科。鄉試考中的稱作舉人,將於次年的二月在京城參加會試。殿試則是最後一個階段,由皇上親自出題推考試。殿試的殿指的是紫禁城裡的保和殿,考生日出進,日暮出。翰林院先閱覽出優秀答案再呈給皇上,由皇上選出狀元榜眼探花和若干進士。
參加殿試的考生實力相距不大,能否獲得皇帝的青睞有時也看機遇。在咸豐九年的殿試中,咸豐帝給考生出了這樣一題,讓考生寫一副對聯,要立足於清朝的國史來寫。這其中有個叫孫家鼐的人,他給出的答案是:
上聯:億萬年濟濟繩繩,順天心,康民意,雍和其體,乾見其行,嘉氣遍九州,道統維羲皇堯舜。
下聯:二百載綿綿奕奕,治績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雲飛五色,光華照日月星辰。
這短短66字即把大清朝開創的豐功偉績讚頌了一番,又巧妙地把前幾代皇帝的年號融合了進去,足以顯示孫家鼐的文學功底深厚,這兩句又不顯浮華和諂媚,據說咸豐帝看到後龍顏大悅,將孫家鼐點為狀元。
GIF
故事真假難以考據。但孫家鼐其人確實很有有才華,32歲高中狀元,50歲時任內閣大學士,在多個部門擔任要職。做過帝師,北京大學其前身京師大學堂也是由他籌建的。
※國滅,17歲漂亮公主被俘,先送敵皇帝,再送大臣,後送平民,太心疼
TAG:大嬸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