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放水一邊爆雷,房子還能不能買?
房子還能買不買,並不是看以後房子還升不升值,而是看你能不能扛到升值的那一刻,不要讓自己身處險境,成為結構性去槓桿中的炮灰。
「冰火兩重天」,用來形容今年的經濟環境,並不為過。
5月15日,央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放水1800億元;
5月16日,央媽再放2000億元;
5月17日,央媽增加300億元。
短短3天時間,放水4100億元,要知道4月份的置換降准也只是實際放水4000億元左右,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難道是收得太緊,爆雷太多,央媽也扛不住了?
1
突破天際的債務
金錢是什麼?金錢是澆花的水。澆得適量繁花似錦;澆得過量連根腐爛。
經濟增長靠什麼刺激?出口、消費、投資三架馬車,但是出口不是伸手就能控制的東西,所以只能管一管投資和消費。
投資和消費又靠什麼刺激?經濟不好的時候誰都缺錢,沒人願意投資也沒人願意消費,總之沒錢,一切都是空話。
所以,只要經濟一下滑,放水往往是祭出的第一招,沒錢嘛印錢就好了。
結果,錢越來越多,帶來的邊際效應卻越來越差,經濟和貨幣的距離越拉越遠。
消費的需求終究是有限的,而消費必然會傳導至生產環節,當企業發現實體不賺錢的時候,都想去玩錢生錢的遊戲。
借新還舊都是小兒科,高槓桿撬動高資本才是頂級玩法。
去年趙薇掏出6000萬元,就想加50倍槓桿撬動30億元,把上市公司玩於鼓掌之中。
還有野蠻人的萬寶之爭,蛇吞象的故事在資本橫行的時代比比皆是。
但是,錢生錢總是要還錢的。
6000萬元撬動30億元的背後,是整整2億4000萬元的債務,是80%的負債率。
經濟的實際體量就放在那裡,只有一部分錢的背後是有經濟支撐,超出的部分都是賺不了錢的「龐氏」玩法。
原本借100還110,賺不了錢也就還不起錢,只能借110再還121,結果121更加還不起,只能繼續借121還133。
這個遊戲不可能永遠玩下去,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2
去槓桿還是穩槓桿?
債務的增長是幾何型,自然也要有幾何型增長的貨幣。
這種模式終究有完結的一天,因為永無止境地發鈔就等於把貨幣信用當成賭注。
最終結果可能會和辛巴威一樣,災難性通貨膨脹,連本幣都只能選擇放棄。
其實,過去並不是沒有想過去槓桿,只是太複雜了,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要難。
從2008年至今,我們經歷了無數次放-收-放-收-放的過程。
就像網上流傳的段子:揭開債務蓋子,發現太觸目驚心了,於是又把蓋子給蓋回去了。
如今,去槓桿再次出現,經濟已經進入新的一輪收緊過程。
誰也不知道本輪收緊可以持續多久,到底是要讓貨幣回歸正常,還是繼續吹大貨幣,只能看監管的決心有多大。
因為利弊很難權衡,誰也不知道最終結果是什麼樣。
但是,最近爆雷的情況確實嚴重,跳樓的、違約的跪倒了一大片。
這個去槓桿到底還繼不繼續,其實早就已經有答案了。
為什麼今年一邊放水,一邊爆雷呢?一句話,槓桿還是要去,但是不能硬著頭皮去。
用央媽的話來說,下一階段的去槓桿工作會變成「結構性去槓桿」。
什麼是結構性去槓桿?
就像一個對自己身材不滿的人,跑去塑身,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改造,對大腿不滿意就塑大腿,對手臂不滿意就塑手臂,對臉不滿意就整容。
結構性去槓桿也是一樣的道理,哪裡槓桿高問題嚴重就去槓桿,哪裡杠杠低可以再刺激,就適當放鬆一下。
一增一減,槓桿就可以穩定不變。
所以,今年才會出現一邊放水一邊爆雷的冰火兩重天景象。
3
做生意是要本錢的
既然槓桿還是要去,接下來爆雷的會是哪裡呢?
這就要從最近流行的新概念「磚本位」說起。
過去,我們印錢盯著美元發鈔,賺回多少美元就發行多少人民幣。
但隨著國內經濟滑坡,賺美元並非易事,但是沒有美元央媽還怎麼印錢?
於是,房地產接盤,通過印錢買磚的方式,繼續打開水龍頭放水。
印錢買磚,可以理解為銀行貸款給居民買房,房子雖然是居民的,但是沒還完貸款之前,其實都是銀行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外匯儲備和M2貨幣脫鉤,通過下圖就可以看到,從2014年開始,外匯儲備和M2分道揚鑣。
為什麼說是磚本位呢?因為房地產開發的鏈條最長,上到鋼筋水泥下到家裝園藝,建一套房萬企受益,對經濟刺激的效果最明顯。
在樓市去庫存的口號下,轟轟烈烈的房地產大躍進時代開啟了,房價一路上漲,地王一個接一個。
如果貨幣一旦要回歸正常,哪個地方的錢是空氣,想想就明白了。
站在爆雷的角度看,第一輪爆雷的是國企,比如說東北特鋼、大連機床。
原因是國企產能過剩下,原材料賣不起價格,賺不了錢還不起債,所以爆雷了。
第二輪爆雷的是民企,也就是最近這一輪,比如說金盾股份、盾安集團。
原因是去產能導致原材料價格飛漲,中下遊民企利潤被擠兌,賺不了錢還不起債,所以爆雷了。
剩下最後一個債務高企的地方:居民債務。
可以想像一下,現在居民手上拿著的都是負債房子,遇到了民企炸雷、物價上漲、樓市凍結,接下來會不會爆雷?
誰都不敢肯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總有人需要出來拿命還錢,前兩輪爆雷便是如此。
房子還能買不買,並不是看以後房子還升不升值,而是看你能不能扛到升值的那一刻,不要讓自己身處險境,成為結構性去槓桿中的炮灰。
負債輕易變資產的日子過去了,過高的負債只會成為下一輪爆雷的對象。
想想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最近提到的4句話:做生意要有本錢,借錢要還,投資要承擔風險,做壞事要付出代價。
-END-
答疑:我這人生的三大終極靈魂拷問,繼續等你來突破一下。你明明喜歡文章為什麼不點贊呢?你明明喜歡為什麼不留言呢?你明明喜歡為什麼不分享呢?啊,人生啊......
※中美新冷戰打響,你要做好4個準備
※爭奪世界定價權,中國在下一步大棋
TAG:菜鳥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