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峽集團頻繁「出海」境外資產已超1100億元

三峽集團頻繁「出海」境外資產已超1100億元

三峽集團業務板塊結構 資料來源:三峽集團2016年度報告

作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以下簡稱「三峽集團」)正籌劃一起金額達91億歐元的跨國併購。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三峽集團日前提出以91億歐元(109億美元),全面收購葡萄牙電力公司(以下簡稱「EDP公司」)。目前,三峽集團已持有EDP公司23%的股權。若這一交易完成,它將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收購案之一。

上述收購消息傳出後,EDP公司的股價隨之飆升至十年來最高水平, 一度達到3.47歐元/股,超過了三峽集團擬定的3.26歐元/股的收購價格。

目前,上述交易似乎仍然存在變數。EDP公司在公告中稱,該公司執行董事會認為,三峽集團所提供的價格並沒有充分反映EDP公司的價值,報價的溢價相對較低。

2018年5月17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就該交易進展情況向三峽集團方面進行問詢,並未獲得回復。不過,三峽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對於上述收購,集團較為謹慎,建議以官方公告內容為準。

收購或生變數

「目前,三峽集團已持有EDP公司23%的股權。若全面收購完成之後,它將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收購案之一,但是現在看來該收購或存在變數。」一位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雖然EDP公司執行董事會方面認為三峽的收購價格過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購消息被曝出之前,即5月11日,在里斯本股市,EDP公司的收盤價僅為3.11歐元。而三峽集團的要約收購價格每股為3.26歐元,比5月11日每股高出4.8%。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合理的價格,因為股價就是反映公司價值的一種體現。然而,尷尬的是,在三峽集團收購EDP公司的消息傳出之後,後者的股價就開始上漲,而且目前的最高價格已經遠超三峽集團的要約價格。

而EDP公司董事會的上述表態被外媒解讀為該公司將考慮拒絕三峽集團的收購。不過,截至記者發稿,並沒有關於EDP公司拒絕三峽集團收購的正式文件或公告,亦未有歐盟、美國等審查方的表態,以及潛在的收購競爭方的回應。

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5月16日,EDP公司股價為3.47歐元/股,市值為125.9億歐元,比三峽集團3.26歐元/股的收購價高出6%,相對於5月11日的股價上漲11%。

這也就意味著,三峽集團目前的要約價格已經低於EDP公司的股價,如果要繼續收購,很可能就要提高價格,重新與標的公司進行商談,確定新的收購價格。

當然,也不排除由於價格太高,三峽集團終止上述收購計劃的可能性。在此次全面收購EDP公司的計劃中,除了標的公司資產之外,亦包含相應的債務。據了解,EDP 公司債務約合256億歐元。

另外,記者注意到,目前三峽集團已經持有EDP公司23.27%的股份,且為該公司單一最大股東,其他股東主要為:美國資本集團(12%)、西班牙Oppidum公司(7.19%)、黑石集團(5%)、中國北方工業有限公司(4.98%)等。

另外,EDP公司業務範圍集中在歐洲和美洲,覆蓋葡萄牙、西班牙、巴西、美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也就是說,即便EDP公司同意交易,還需包括美國外商投資委員會(CFIUS)、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等在內的位於葡萄牙、美國、法國、巴西等多地的監管機構批准。

不過,三峽集團的收購不僅帶有誠意,而且也考慮到EDP公司未來的發展。上述券商人士表示,三峽集團承諾稱,收購後,EDP公司仍會是葡萄牙的戰略資產,繼續保持高度自治,繼續在里斯本泛歐證券交易所(Euronext)上市。另外,對EDP公司的收購要約將有助於該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三峽集團擴展在歐洲、美洲以及其他葡語國家的業務,未來三峽集團還會考慮注入相關資產。

但是,現在看來,由於EPD公司執行董事會與三峽集團在標的公司的估值上意見未達成一致,因此這起近百億歐元的收購尚存在變數。

打造「海外三峽」

「世界水電看中國,中國水電看三峽。作為國內最大的清潔能源企業,探索一條以三峽為品牌、以三峽集團為龍頭、整合全產業鏈編隊出海的國際化經營之路一直是三峽的海外戰略目標。」上述三峽集團人士認為,海外併購符合三峽集團「走出去」戰略。

事實上,對於EDP公司,三峽集團關注已久。在2010年,面臨主權債務危機的葡萄牙,尋求出售政府持有的電力、電網和航空等國有企業股權。三峽集團於當年11月簽署了相關股權轉讓的合作意向。一年以後,三峽集團以26.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9億元)正式收購EDP公司部分股權。據了解,後者在葡萄牙以及歐盟多國有業務,並且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近年來,EDP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其2017年調整前凈利潤為39.9億歐元,同比增加6%。然而,另一方面,該公司的債務水平卻不斷攀高,截至目前,該公司債務規模已達256億歐元。另外,據三峽集團人士透露,雖然三峽集團目前是EDP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但是話語權卻不高。因此,希望在全面收購之後,尋求持有EDP公司最少50%的投票權。

實際上,收購EDP公司的股權並非三峽集團首單海外業務。在2016年,三峽集團就曾與巴西政府簽署巴西伊利亞和朱比亞兩座水電站30年特許經營權交割協議。兩電站總裝機規模約500萬千瓦,三峽集團以封頂價,即最優價格138億雷亞爾(約合270億人民幣)中標。通過投資這兩座水電站,中國三峽(巴西)公司一躍成為巴西第二大私營發電企業。

記者從三峽集團的官網查詢獲悉,截至2017年底,三峽集團可控裝機規模超過7000萬千瓦,已建、在建和權益總裝機規模達到1.24億千瓦,其中可再生清潔能源裝機佔99%,可控水電裝機佔全國水電裝機的16%,資產總額近7000億元。

今年2月,在三峽集團2018年工作會議暨二屆五次職代會上,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盧純在闡述2018年三峽集團工作總體思路時提出:「推動集團公司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再上新台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集團。」

事實上,近年來,三峽集團頻頻在海外出手併購資產,目前業務已經覆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管理裝機規模(含投產可控、參股權益、在建項目)近1700萬千瓦,境外資產規模超過1100億元,國際業務已經成為推動三峽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極。

但是也有投行人士表示擔憂。「海外投資環境複雜,受到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因此,海外投資需要謹慎。」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例如,中鋁在海外與力拓之間合作,就因為注資力拓交易被力拓單方面毀約,使得對應項目被迫終止開發協議。

「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走出去』仍然是三峽集團不變的戰略目標,只不過我們在海外收購的項目需要更為詳細的評估,以及調研。」上述三峽集團人士表示,不便置評關於EDP公司的收購,但還是看好三峽集團的海外發展。該人士稱,到2020年,三峽集團國際業務的規模與效益會上新台階,實現打造一個「海外三峽」的發展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的精彩文章:

雲天化發布一季報 凈利潤同比增長70.38%
中石化易派客曬「成績單」:日均交易額12億元

TAG: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