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韓學淵的理性與感性投資之道 艾問頂級人物

韓學淵的理性與感性投資之道 艾問頂級人物

1992年,《大時代》橫空出世,這部劇以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透過兩個家庭,兩代情仇,展現名利與人性的糾纏。

那一年,很多國人甚至不知道股票為何物,被香港電視劇震驚的人們,可能更不會想到,26年後的2018年,他們竟然已經不再滿足於股票這樣一種單一的投資工具。

一個資產管理的大時代應運而生。根據德勤發布的報告預測,中國將在2019年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資產管理市場。預計在2017年至2030年間,中國投資者投入資管行業的新資金達到8.5萬億美元。

大水之中,必有大魚。在大資管時代,「互聯網+」也在深刻地改變著這個行業,傳統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正紛紛謀求轉型升級。尤其是處於頭部的資管機構,在優化業務布局、科技驅動金融等方面已率先而行,重新構建在新時代的競爭內核。未來的接力賽中,具備哪些要素的機構才能跑得更遠、更快?艾問創始人艾誠將探訪一家成立了12年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漢富控股,看看他們是如何應對這一趨勢變化的,並且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韓學淵一起,帶你預見資產管理的新未來。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漢富靠什麼捕捉獨角獸?

即便擁有「互聯網+」的助力,搶佔資管制高點也不能只是夸夸其談。漢富的成就裡需要一些「乾貨」——比如,獨角獸。

2017年11月,漢富投資的雷蛇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港股里的第一支電競概念股。這是漢富的又一價值投資力作,公開的信息顯示,迄今為止,富已投資公司超100家,所投企業總規模過萬億,包括蔚來汽車、柔宇科技、優客工場、360、人人車、唱吧等數十個獨角獸企業。

艾誠:我看到在漢富資管的這個清單裡面,投資了不少像優客工場,柔宇科技等等,還有最近成為港股第一隻電競股的雷蛇。你們是怎麼投的?

韓學淵:投資主要是投未來,我們選擇的這些公司主要是在人工智慧,大健康,還有一些消費升級。我們在十年以前定位我們基金管理的時候,投資方向就定在這些領域裡面。所以說現在投資出來這些獨角獸的公司,跟我們當時的投資策略是有關係的。

艾誠:你怎麼判斷一家公司值不值得投資?

韓學淵:我覺得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我們會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行業研究,就是我們對未來的那些比較好的行業,或者說成長空間比較大的行業,我們會做一個分析,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第二,我們還是要看團隊,就是整個創業團隊是不是有創業成功的基本要素;另外一個我覺得投資主要還有一種感性的東西,理性和感性結合在一起。

實際上,獨角獸這類明星項目很多時候並不難以被挖掘,恰恰相反,這些項目往往還會挑選投資者。那麼,為什麼它們總是願意選擇漢富?韓學淵坦言,當然是漢富能夠幫助這些公司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正是因為我們專註在一個領域裡面做投資,所以我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並且在這個產業鏈的上下游,提供一些增值服務。」韓學淵告訴艾問,除了資金上的支持,漢富會幫這些公司做規劃,尤其給予戰略方面的定位,「因為這些創業者還處於創業階段,還有很多的經驗是不足的,比如企業管理、人才激勵等方面,這些我們都可以提供幫助。」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漢富為何轉型發展?

漢富創立之初,其主要使命是作為投行將中國企業帶往美國上市。這一業務,伴隨著中國創企赴海外上市的熱情高漲而興旺,也隨著中概股漸漸在海外市場喪失吸引力而逐漸蕭條。2011年,漢富終於決定把所有業務撤回到國內來,「做國內資產管理」。也正是在2011年,漢富從幾位投資人手中,募集到了它的第一隻人民幣基金。

艾誠:現在的漢富總共打理的資產有多少?

韓學淵:我們大概在900億元左右,今年我們要突破千億。

艾誠:從2006年成立漢富那時候做投行,再到2011年因為中概股被做空,您回來做資產管理,然後現在2018年聚焦在股權投資?

韓學淵:2011年的時候,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那個市場,渾水公司發了很多做空的消息,中概股徹底被做空。那一年,我印象中好像只有唯品會做了IPO,剩下的國內企業都沒有去美國上市,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基本上都不被看好。在那個時候,整個團隊從華爾街都回到國內來做國內市場。我們在2006年和2011年之間,主要還是做一些海外的一些IPO和基金投資。2011年之後到現在,大概六七年的時間主要在做國內市場。

但是實際上我們的主營業務基本就沒變過,因為資產管理它是很大的,基金投資、股權投資都是資產管理行業的一個分支。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曾經的工科生,如何開啟了自己的金融人生?

1992年,一個從沒有見過大海的甘肅男孩,通過高考的方式走出了西北,隻身來到了北京,成為了一個典型的「工科男」。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男孩,會在日後成為中國資產管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韓學淵所率領的漢富,資金管理規模超過900億元,旗下業務涵蓋私募股權投資、產業直投、不動產基金、PPP項目投資、私人銀行業務、家族信託、互聯網金融、金融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已成為一家全產業鏈布局的大型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公司。

艾誠:你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金融是什麼時候?

韓學淵:1997年的時候,我把上一份工作不就辭了嗎?實事求是地講,那時候工科畢業生掙得太少了,簡單的講就這樣一個邏輯。

艾誠:有沒有讓你周圍特別羨慕的人或者事一下子打動了你,說「我必須辭職我必須要干金融」?

韓學淵:有,我覺得就是我把工科的工作放棄之後,我加入到一家做上市諮詢的公司的時候。那時候大學畢業在工廠裡面,設計人員大概有幾百人,但每年的收入可能也就一兩千萬的收入。但是我加入到做證券的那個公司,也就七八個人的團隊,但收入是非常多的,97、98年的時候就過億了,但是服務於我們的客戶和對象的時候,因為也是做上市做投行,他們的價值更高。這會讓我覺得非常的刺激,讓自己所有的能力都能釋放出來。

艾誠:在你的世界裡面,格局的提升和財富的積累是正相關的,所以你自己覺得第一次「我是個有錢人了」,是什麼時候?

韓學淵:1998年的時候,因為我做了兩到三個公司的上市,給到了很多獎金,有四五十萬。我沒有花那個錢,拿來做了一些投資,在證券市場做了股票投資。但不幸的是,在2000年趕上了納斯達克的互聯網企業泡沫,賠了很多。2000年我進入到證券市場大概有五六百萬,大概賠掉了差不多一半多,因為跌得太多。

艾誠:那一次一下從500萬虧掉一半之後,我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哪個晚上,你想了什麼,你做了什麼樣的思考?

韓學淵:我覺得一個投資人要成長,就是你要有過失敗的這些案例,最後才能知道吸取教訓,因為我覺得證券投資在書本上是很難學得到的。那時候資金很少,就幾百萬,現在我們進入證券市場的可能是幾十億上百億,但我覺得那些化學反應的條件反射,還有對A股證券市場的一些認知,就是在那個階段逐步形成的。

艾誠:2006年創立漢富的第一天,你想幹嗎?

韓學淵:其實那時候很簡單,就是找了一幫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大概也就是六七個人,在一起主要是做投行業務,就是幫助中國企業去美國或者去英國上市的投行業務,我們主要是做那些。

艾誠:在中國現在遍地是創業者,遍地是投資人,那韓學淵得有個殺手鐧,或者在這路上你遇到過最大的爭議和質疑是什麼?

韓學淵:在中國做投資實際上是很難的一件事,真的。我覺得就是說,因為外資基金的投資相對比較簡單,因為它的募集能力是很強的,美元基金是很容易拿得到。所以我們2011年回到國內之後,我覺得對我最大的刺激是什麼呢?就是我募集不到資金,我得一個一個人去談,每一個人可能為了100萬,200萬,500萬的這種投資,我要談很長的時間。第一個基金到九個投資人,我們大概談了半年時間。第一隻基金是最難的。

20年前,韓學淵是當時最年輕的證券從業人員;

12年前,在A股最低谷的2006年,韓學淵選擇創立漢富;

7年前,渾水集中做空中概股,韓學淵調轉船頭,開始在國內資管市場發力。

三次選擇,鑄就了韓學淵不一樣的金融人生。


艾問人物 創新創富:未來十年的投資風口在哪裡?

負利率時代下,資產貶值速度遠比我們想像的快的多。韓學淵直言,選對周期,能讓資本有機會在承受較低風險的同時,獲取收益最大化;做正確的事,則能最大限度避免資本出現投資錯誤。

艾誠:當所有資產都貶值的時候,錢應該往哪走?

韓學淵:錢應該往資產里走。在這周期中間去找到一些被低估的資產,所以現在實際上是一個觀察,然後逐步進入到這些投資產業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艾誠:那您提供的策略是什麼?二級太瘋狂,太殘忍,一級又太長,太漫長,怎麼辦?

韓學淵:所以我們都集中在併購領域會多一些,因為它速度快。投資,我覺得往兩邊去跑,我們要不就選擇天使那端,看我們是不是很牛,能不能看到那些獨角獸的公司,要麼就跑到後端去,所以我們選擇了後端。我們的單筆投資比較大,在後端我們會做一些跟證券相關的,圍繞資本市場,做併購投資和市值管理。它也容易把體量做大,因為你會跟保險銀行信託在一起合作,通過結構化的一些產品,把自己的資本規模快速地做起來。

艾誠:未來的金融在哪裡?

韓學淵:未來的金融它分不同的領域,因為金融的體量太大了,比如說我們傳統的銀行信貸業務,向人工智慧的方向走是肯定的,我們對終端的依賴性變得越來越強。但是在金融領域,還有股權投資的投行業務,我覺得還是對人的依賴性是比較強的,因為它需要人去做判斷。

艾誠:未來十年您判斷的投資風口在哪裡?

韓學淵:我們主要是在大健康里做的會比較多,人工智慧的泡沫太多了,大部分都是一些不可投的公司,比如說你投100個,可能一兩個能出來吧。我覺得投資可能要分領域、分區域去說,我覺得在國內可能是大健康消費升級領域會非常好。

艾誠:這個偉大的時代會誕生偉大的投資家嗎?

韓學淵:我覺得偉大的時代一定會誕生的偉大的投資家,而中國正在這個過程中。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偉大,而是因為趕上了美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可能不是他還會有另外一個人。我覺得中國也是一樣的,在未來的10年、20年,金融會是一個非常的好的發展領域。

艾誠:那你是嗎?

韓學淵:我覺得我應該是,也必須是。

外人眼中的韓學淵,從來都不是一個過於功利的人,他自己最喜歡標籤是「一個從業20多年的金融工作者」。他對這個行業有很深的感情,一直堅持要成為中國金融創新發展的推動者。他希望漢富能成為一個全球性資產管理集團,代表中國資產管理機構水平,比肩國外巨頭公司。勿忘初心,方得始終。韓學淵和他的漢富能否得償所願,留給時間去見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問iAsk 的精彩文章:

艾問未來技術:誰能率先走過區塊鏈這座「獨木橋」?
艾問Festo:飛上天給你看,漢諾威工業4.0的逆天玩家

TAG:艾問iAs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