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塑造佛像、供僧、建寺、供燈、供花果、香、放生有什麼功德利益?

塑造佛像、供僧、建寺、供燈、供花果、香、放生有什麼功德利益?

塑造佛像

《大乘造像功德經》云:「若有凈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業障莫不消除,所獲功德無量無邊,乃至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拔一切眾生苦惱」。若發心為利益眾生而造佛像,則為成就佛道之因。造佛功德不但能得解脫,也可以為將來成佛種下福德資糧。

造像功德不可思議,能令自他解脫,成就菩提、消除宿業:造像功德能滅一切罪障,一切聖賢莫不因造功德而出離惡道證得解脫,諸佛菩薩皆以造像功德而得菩提。增長福德:造佛形象能令作者增長無量福德。 證得解脫,成就菩提。時造像有出世的功德,即是證得涅盤,解脫生死,發起二智,成就菩提。 見像起信,滅罪啟慧:吾人真如自性本自清凈,離四相絕百非,一真法界非染非凈,然由一念不覺,而起無明,從無相中而起有相,生起種種境界。 末世修善,造像第一:欲出離生死,成就佛道,須福慧圓滿具足。

供 僧

《贊僧功德經》佛陀曾云:「諸法因緣生,安住希求意念中,為彼悉作何祈願,即得如是之成果。」經云:「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又云:「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三寶。」

《盂蘭盆經》云:若能以飯食、卧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凈共修,功德迴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具足,身心安樂。

《增一阿含經》卷一云:能施眾僧者,獲福不可預計。

《佛說布施經》云:供養三寶可得五種利益:1.身相端莊;2.氣力增盛;3.壽命延長;4.快樂安穩;5.成就辯才

建寺造塔

建造佛塔是凈除惡業、障礙及廣積福德資糧的有力法門,不但能夠令自己證悟菩提道,而且能夠圓滿饒益眾多受苦的有情,使他們解脫,進而證得無上安樂的佛果。

 《佛說造塔延命功德經》云:「若以清凈心造作佛塔,於此生中,不為一切毒藥所中。壽命長遠,無有橫死。究竟當得不壞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 皆退散。隨所生處,身常無病。一切眾生見皆歡喜。」在《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中更提到,無論是自造佛塔,或教人造塔,皆能夠成就廣大善根福德,命短者亦能 得延壽,並有常為一切諸佛憶念、授記生於極樂世界等諸功德。

《蓮花經》雲,任何善信發心贊助建寺與佛壇,可以獲得以下十大功德:

1、無始以來諸惡業,得以減輕或消除。

2、天人護佑,逢凶化吉。

3、去除障礙,免夙仇報復之苦。

4、妖魔邪怪,不能侵犯。

5、脫離煩惱和無明。

6、豐衣足食,福祿綿長。

7、所言所行,人天歡喜。

8、增加福慧二資糧。

9、往生善道,相貌端莊,天資福祿兼有。

10、往生能聞佛法之國土,速證佛果。

供 燈 供花果 燃香

佛在《佛說施燈功德經》中如是說:「若善男子、善女人住於大乘,於佛塔廟施燈明已,彼世世中得於八種可樂勝法。何等為八?一者、獲勝肉眼;二者、得於勝念無能測量;三者、得於勝上達分天眼;四者、為於滿足修集道故得不缺戒;五者、得智滿足證於涅槃;六者、先所作善得無難處;七者、所作善業得值諸佛能為一切眾生之眼;八者、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彼善根,得轉輪王所得輪寶,不為他障,其身端正,或為帝釋得大威力具足千眼,或為梵王善知梵事得大禪定。」

點燈發出光明,光明是代表智能。所以點燈乃代表啟發智能。這個智能包括了世間智能及出世間的智能。所謂世間智能是指一般的聰明才智;出世間智能是指了解宇宙萬法現象存在的真實法則(主要有三:無常、無我及不二,恕不在此詳談)。點燈的另一個意義是燃點自己,照亮別人。所以傳統式的寺廟都保留著燃油燈,當油在燃燒時,燈蕊也一直在發亮照明,是用來提醒學佛者應常抱著貢獻自己,服務眾生的犧牲精神。

花是代表因。所謂「花開結子」,花是結子的因。沒有花開的過程,也表示未有結果的收穫。佛案前供花是提醒弟子要多播種成佛的因,將來才有成佛的果。什麼是成佛的因呢?一切利他的善行,一切自凈的提升都是成佛的因。有了代表因的「花」的提醒,我們才會常常自勉自勵,檢討自己的行為,向著成佛的目標前進。

果是代表結果。佛教最重視因果法則的,萬事萬法不離因果,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細微至一言一行一念,都有因有果。所以看到鮮果,便提醒自己要小心觀照自己的舉心動念,希望有善果,就必定在舉心動念間含藏善因善意。佛教徒希望達到最高的果是什麼呢?就是成佛果。即是能夠「自覺、覺他、覺滿」,智能慈悲都最圓滿。為了提醒自己要達到這個圓滿的佛果,所以佛教徒常把鮮果供在佛案。這個鮮果並不是送給佛菩薩吃,以換取世間報酬的。

香是有攝心的作用。因為燃香會發出香氣,並且有個裊裊上升,從香氣及煙霧可以傳達訊息,所以古時候的諸侯亦以煙為號,作為彼此間的一種默契及信用。至於好的香料所產生的香氣,對心身有寧神鎮靜之用。所以佛教徒燒香,乃是表示願意攝心生信,誓言降伏自己的煩惱,依著佛陀所教授的正道尋求究竟的解脫。明了了這個內涵真正的意義,也就不致流於計較燒頭柱香或一次燒幾十支香的執著了。

放 生

在《雜寶藏經》卷四記載:有一沙彌的師父見他七日之內壽命將終,要沙彌返回俗家,七天之後再來,但沒有說明原因。他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處池塘缺口,池水灌入池邊的蟻巢,眾蟻慌張奪路逃生。但是螞蟻逃生的速度那有池塘缺堤那麼快速?眼看無數螞蟻即將淹死,沙彌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螞蟻。過了七天,沙彌在俗家玩得無聊,又回到他師父跟前。師父一見,覺得驚奇,問他這幾天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沙彌以為師父說他犯了戒做了壞事,非常恐懼,答說什麼也沒做。師父是羅漢,即用天眼觀察,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螞蟻。後來這位沙彌轉夭為壽,得以長命終老。

放生的根據,最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兩部經。一是《梵網菩薩戒經》,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是故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見殺畜牲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也提到有關釋迦世尊往昔行菩薩道的一段記載:當時世尊名叫流水長者子,有一天他經過一個很大的池沼,時逢天旱,而且有人為了捕魚,把上游懸崖處的水源堵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長者子眼見上萬大小魚類瀕臨死亡邊緣,又無法從其上游決堤引水,於是為了救活魚群,不得已向當時國王請求派二十隻大象,用皮囊盛水運到池中,直到池水滿足,並且飼以食料,方才救活這些魚群。

什麼方法供養佛菩薩功德最大?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龍禪寺 的精彩文章:

五大堂口、四大班首——首座
來果禪師的禪風

TAG:黃龍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