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幽默的經驗」不看白不看

這「幽默的經驗」不看白不看

我在3月21號所發的《談「幽默」資源的挖掘》一文中,曾經許諾要寫一篇「幽默經驗的運用」,但最近我光做徐霞客,周遊列國;做黨的喉舌,宣傳十九大精神了,把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給荒蕪了。好在春天沒過完,我得趕緊把這塊地再經營起來,否則對不起近一萬三千多關注我的朋友。

我在那篇文章中說過,我們可以把學來的幽默再販賣出去,但我的意思決不是叫大家始終做一個「拿來主義者」。

在初學幽默階段,咱可以這樣做。但咱要想做一個真正幽默的人。光靠生吞活剝地講現成的幽默是不成的。咱必須學會對幽默素材進行修改和加工。這就是幽默經驗的運用。

在幽默經驗的運用上,至少可以做到以下5點:

一是時間上,變古為今。

古代流傳下來許多幽默故事、滑稽趣聞,對這些幽默趣料,不能拿來就用,最好是取其精髓,把它移植到現實生活的土壤中來。

二是空間上,變遠為近。

大多數人只對身邊發生的事感興趣,因而,對於國外或較遠地區販來的幽默故事,一定要重新加工,最好能改裝成當地發生的事,如果再能揉合些本地的風俗習慣,效果會更佳。

三是人物上,變虛為實。

實在的人物能使聽眾產生信任感、親切感。因此,有經驗的幽默者總是以自我的身份來講述幽默故事,為的是讓虛構的幽默故事具體化、實在化,以取信於聽眾。假如以個人的名義不好參與,可請咱的「三姑六舅、七叔八大爺」出場。

這種「煞有介事」的設計,可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既吸引了聽眾,又達到了幽默的目的,還避免了惹起「侵權」的官司。因為你可能根本就沒有七大姑八大姨。

四是內容上,變繁為簡。

有的幽默素材,內容不錯,但就是有些羅嗦。遇到這種情況,咱也不能只管「順手牽羊」,不管這「羊」適不適合咱養。咱要想辦法把它變得簡潔明快才行。內容簡明,容易出彩兒。不然的話,就像吃包子,吃了半天,吃出一塊石碑,上面寫道:「離餡還有30里」,這樣,誰還有耐心吃下去。

五是語言上,變澀為俗

有些幽默,語言晦澀難懂。既然聽不懂,也就談不上什麼幽默效果。所以,如果咱覺得語言晦澀難懂的幽默還有利用價值,則必須改造其語言,讓它變得通俗易懂才行。否則,寧可不用。

上面雖說談了5點經驗,但並不是要咱條條都這樣做,咱可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靈活運用。

現在我來改造一個古代幽默。這則幽默出自清朝不成金的《笑得好初集》。故事的原文是這樣的:

父教子曰:「凡人說話放活脫些,不可一句說煞。」子問:「如何叫做活脫?」此時適鄰家有借幾件器物的,父指謂曰:「假如這家來借物件,不可竟說多有,不可竟說多無,只說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這話就活脫了。凡事俱可類推。」子記之。他日有客到門,問:「令尊翁在家么?」子答曰:「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這段笑話如果原封不動地搬過來用,效果顯然不會太好。如果咱把它稍作改動,彩兒就會出來了。這則笑話的改造並不難,只要把它譯為白話文,人稱化虛為實即可。咱可以這樣說:

一天,我二舅對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表兄說:「人說話得靈活些,不要一句說死。」

我表兄問:「怎麼叫靈活?」這時,正好有個鄰居到他家來借幾樣東西。

我二舅便指著那位鄰居說:「假如說吧,這家來借東西,你就不可全說有,也不可全說無,只說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這話就說靈活了,凡事皆可類推。」

我表兄記住了這幾句話。後來的一天,有客人來到我二舅家,問我表兄說:「你父親在家嗎?」我表兄說:「也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請解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暴漲暴跌的比特幣,究竟是何方妖孽?
有效提高表白的成功率的方法有哪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