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昕:跑步這麼苦,為什麼能堅持?

劉昕:跑步這麼苦,為什麼能堅持?

(音頻來自於微信公眾號:企業家夜讀)

導讀

大家好,這裡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企業家夜讀》,每周日晚9點,我們都會相聚在電波里。

今天做客《企業家夜讀》的,是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昕。

劉昕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先後在國際化企業和大型國企任職

擁有IT及互聯網行業20多年從業經歷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移動旗下

負責音樂、視頻、閱讀、遊戲、動漫

等數字內容運營的子公司

已經說過,我是那種不予過問的話,什麼事兒都不做也會逐漸發胖的體質。我太太卻不管吃多少,不做運動,也根本不會發胖,連贅肉都不長。我常常尋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東西,有些人卻無須努力便唾手而得。

不過細想起來,這種生來易於肥胖的體質,或許是一種幸運。比如說,我這種人為了不增加體重,每天得劇烈地運動,留意飲食,有所節制。何等費勁的人生啊!然而倘使從不偷懶,堅持努力,代謝便可以維持在高水平,身體愈來愈健康強壯,老化恐怕也會減緩。

這樣的觀點或許也適用於小說家的職業。天生才華橫溢的小說家,哪怕什麼都不做,或者不管做什麼,都能自由自在寫出小說來。遺憾的是,我並非這種類型。此言非自誇:任憑我如何在周遭苦苦尋覓,也不見泉眼的蹤影。如果不手執鋼鑿孜孜不倦地鑿開磐石,鑽出深深的孔穴,就無法抵及創作的水源。為了寫小說,非得奴役肉體、耗費時間和勞力不可。打算寫一部新作品,就必得重新一一鑿出深深的孔穴來。然而,長年累月地堅持這種生活,久而久之,就技術或體力而言,我都能相當高效地找尋到新的水源,在堅固的磐石上鑿穴鑽孔;感覺一個水源變得匱乏時,也能果決而迅疾地移到下一個去。而習慣僅僅依賴一處自然水源的人,冷不丁地這麼做,只怕輕易做不來。

村上春樹(日)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一本文集,講述了作者在世界各地跑步的經歷,也分享了他堅持跑步多年後,心理和身體上的諸多變化。這本書的問世,也讓「跑者」成了小說家村上春樹身上另一個鮮明的標籤。當他把跑步的經歷分享給世人,也喚起了很多跑步愛好者的共鳴,惱人的易胖體質,偶爾偷懶不想跑的心理,跑馬拉松時堅持不下去的遲疑,以及跑完之後的暢快和成就感,每個情節都是跑者們的親身經歷。《企業家夜讀》本期嘉賓——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昕,就是從這本書開始,開啟了一段到目前還在不斷繼續的奔跑的人生。

我是那種不予過問的話,什麼事兒都不做也會逐漸發胖的體質。我太太卻不管吃多少,不做運動,也根本不會發胖,連贅肉都不長。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東西,有些人卻無須努力便唾手而得。

劉昕: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讀到這本書,讓我對跑步產生了一個很深刻的了解。那是在2015年咪咕公司剛剛註冊成立的時候,剛剛籌備這麼大體量的一個公司,工作很繁忙,當時我本人處於一個非常肥胖的狀態。公司在開展跑步這項業務,同事就給我推薦了這本書,說村上春樹寫過一本關於跑步的書。我立刻產生了興趣:村上春樹怎麼去解讀這個運動?然後從這本書,開始更多地了解跑步,更多地了解跑步的人是怎麼去思考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第一個馬拉松,從雅典跑到馬拉松平原的,是他很痛苦的一段經歷,也是一個很挑戰的經歷。如果能穿越的話,我還真是願意變成像村上的角色,去體驗一下從雅典跑到馬拉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生病卧床,需要坐在輪椅上,那時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夠離開輪椅,能夠去奔跑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村上春樹在他的書中描寫了關於他希望刻在他墓碑上的那句話是——「他至少跑到了最後」,這句話給我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如果能夠像他描寫的那樣,隨著年齡的增大,我還能一直跑下去,會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劉昕在「中國移動『幸福1+1』咪咕健康行」活動中跑步

「跑步」這件事並不難,但是能做到一直堅持,在距離和速度上不斷挑戰自己,就沒那麼容易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和跑步類似,堅持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信念。村上春樹在這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長跑無關乎戰勝別人,你唯一的對手就是自己,一次次地將自己推向極限,這就是跑步的精髓所在」。

任憑我如何在周遭苦苦尋覓,也不見泉眼的蹤影。如果不手執鋼鑿孜孜不倦地鑿開磐石,鑽出深深的孔穴,就無法抵及創作的水源。為了寫小說,非得奴役肉體、耗費時間和勞力不可。打算寫一部新作品,就必得重新一一鑿出深深的孔穴來。

劉昕:

我在跑步中收穫最大的,我覺得首先是一個健康的身體,第二是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跑的過程中,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是對自己的思想的一種洗禮。在這個過程中,一旦人習慣了這種思考和挑戰的方式的時候,是對你自身的一種激勵,鼓勵你不斷地去跑。而且在跑的過程中你可以思考需要思考的問題,也可以不思考問題,只是看看街邊的風景,看看樹上的綠葉,甚至說看看身邊跑過的姑娘,都是一個很自在、很休閑的狀態。我覺得這個狀態其實比身體上的這種狀態更讓人對跑步著迷。當然只有跑進去了,只有克服了一開始對跑步的恐懼,對心肺和肌肉的各種反應的恐懼,才會達到心靈上放飛的自由,好像不需要什麼特別的限制,你就可以一直跑下去。

我從小其實一直很愛運動,大學時代各項體育運動參加的非常多。當時可能最不喜歡的運動就是跑步。只要給我一個球,不管是什麼球,我都可以玩很長時間很高興,但是如果讓我繞著操場去跑,那我覺得是很枯燥很無聊的一件事情。我當時認為我這輩子最後一個從事的運動才可能是跑步。

後來到工作以後,其他的運動形式,已經都沒有辦法再去有時間或者有場地條件去堅持。看了這本書以後,當時確實觸動了我,跑步這件事情可以試一試。我也開始參加一系列的實際的跑步活動,一開始給自己也定了目標,第一步先跑五公里。開始先試試自己最短能跑多少,一開始能跑到一百米就已經不行了,就要下來走一段,等到心肺恢復到一定狀態以後再開始跑。一周保持一定的量,每周都會給自己增加一個量。那個時候你已經能夠開始感受到跑步的相應的一些樂趣,然後從一公里到兩公里到三公里,這個時候再去跑五公里。2016年初,當我第一次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跑完五公里的時候,還是很高興。

在城市的馬路當中跑,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風景,我也力爭在每一個去到的城市都去跑一跑。到國外出差的時候,也需要在國外的適合跑步的地方去跑一下,用雙腳去丈量不同的路線,也變成是跑步的樂趣之一。

每種跑友對跑步的目標的設定,和對跑步的感受可能會有不同,他因此收穫到的東西也不一樣。不管是短到五公里,長到半馬、全馬,甚至有超長的五十的、一百的,戰勝自己以後的這種收穫、喜悅、榮耀感,我都充分可以理解。當然對於每一個跑者來講,都會遇到像村上在書中描寫的,你會有不想跑的時候,跑到一半你想放棄的時候,在這種時候如果堅持下來,把這個預先設定的目標,不管是多長的距離跑完以後,這個過程一定是戰勝自己的一個過程。

劉昕出席「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咪咕全民健身節」

跑步、運動讓劉昕的身體更加健康,在生活中他也會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跑步健身。除了運動,他希望孩子養成的另外一個習慣——就是閱讀。運動能夠增強體質、挑戰自我,閱讀可以開闊思維、增長見識,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運動和閱讀,都是值得一直堅持的好習慣。

長年累月地堅持這種生活,久而久之,就技術或體力而言,我都能相當高效地找尋到新的水源,在堅固的磐石上鑿穴鑽孔;感覺一個水源變得匱乏時,也能果決而迅疾地移到下一個去。而習慣僅僅依賴一處自然水源的人,冷不丁地這麼做,只怕輕易做不來。

劉昕:

我的孩子,我讓他跟我一起跑,小朋友運動能力還是不錯,目前跟我跑五公里是跑過的。我其實不強求他每天跟我一樣去跑,但我希望將來有一天等他長大了,他會有一個良好的運動和體育鍛煉的習慣。當然另外一個好的習慣,我希望他具備的就是閱讀。這兩件事情對他將來成長非常有幫助、有價值。我會推薦一些書給他,也會提一些要求。書的類型上我會強調涉獵的範圍要廣泛一點,小說、百科和他自己感興趣的都可以。

對於現在的讀者來講,特別是年輕的用戶,他們是生長在智能手機和大量電子品的一代人,技術的進步誰也阻擋不了。從我的角度來講,我們作為從業者,某種意義上還是推動者,我們認識到這個時代的技術,一定是不斷在向前發展,時代的發展是不可抗拒的。我並不是讓他遠離這個時代,但是我希望他要額外的保留閱讀特別是紙質書的習慣。因為看紙質書和在手機或者是電視上看其他類型的內容,需要的專註度和對文字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文字會給你更大的力量。因為文字沒有畫面,你想像的空間是你唯一的限制。這個和人家拍好了,服裝是什麼樣、道具是什麼樣放在你面前,讓你看是不一樣。一百個人看,有一百個林黛玉。其實閱讀是有它非常獨特的魅力。

劉昕在咪咕全媒體推薦會上發表演講

現在堅持鍛煉和健康飲食,已經變成了劉昕的一種生活方式,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還把這種生活方式傳遞給周圍的朋友和同事,在自己的企業內部鼓勵大家輕健身、輕斷食,把健康鍛煉和飲食變成一件「有趣」而且「容易」的事情。

不過細想起來,這種生來易於肥胖的體質,或許是一種幸運。我這種人為了不增加體重,每天得劇烈地運動,留意飲食,有所節制。何等費勁的人生啊!然而倘使從不偷懶,堅持努力,代謝便可以維持在高水平,身體愈來愈健康強壯,老化恐怕也會減緩。

劉昕:

大家對健康越來越關注,在工作當中我們一直也倡導一個文化,我們要做的叫「有趣」加「健康」。我們希望提供給用戶的是這樣的文化,那我們自己的員工,首先他是自己產品的第一個用戶,在公司內部也首先要有一個更健康更有趣的文化。比如說鼓勵大家爬樓梯,我們有這個「party(爬梯)」計劃,和這個英文的party是諧音。我們在辦公室,能站著的時候我們都是站著辦公,這麼做對身體真的是更有好處。因為坐著的時候,腰長期處於一種姿態,就會勞損,它就會充血、發炎,肌肉的力量也會下降,對腰椎的保護就會下降,那就人就容易得腰椎病、頸椎病。我自身現在這個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也希望我們的員工既要工作,也希望他有一個更好的身體,可以為公司做更多的貢獻。

輕斷食是一套科學理論體系,是5+2,一周有五天正常吃,有兩天輕微的斷食,不是不吃,一天不要超過800大卡。輕斷食這一天比如可以從頭一天的中午2點到第二天的中午2點,這個是24小時之間,我只要在這個時間吃到800卡就可以。打個比方說星期天中午,你在家裡正常吃完,晚飯的時候,你就少吃一點,比方說喝250克酸奶,這個大概在200卡左右,吃一根香蕉,這個大概100卡,其實這個時候晚上到睡覺,你是不會太飢餓了。第二天早上起來,你喝一個牛奶大概120卡,吃一個水煮雞蛋,可能也就是50卡或者是60卡,這個加起來不到200卡,然後你堅持到中午兩點以後再吃午飯就可以。其實這個輕斷食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大家改善飲食結構,更多地攝入一些一低卡路里,更堅持保持飽腹感的食物。

我現在覺得我的生活方式比較接近於我理想的一個生活方式,也有朋友跟我說,你是因為生病對你有一個很大的觸動,造成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反過來也印證了,我原來那麼討厭跑步的一個人,我可以現在堅持去跑步,關鍵看自己想不想要一個更健康的方式。對於我們從一個從業者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是要去推動,一方面讓大家了解這件事情的背後的科學原理,讓大家知道有更科學、更簡便、更容易、更有趣的方式可以參與到鍛煉,沒有像他印象當中的那麼可怕、那麼困難。我相信隨著我們這種工作的不斷地加深和不斷地努力,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到這個活動當中。

企業家夜讀

奔跑不僅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不管將要面對什麼,勇敢跑出第一步,不僅會收穫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習慣,更有堅強的意志和不服輸的精神。再次感謝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昕來到我們的節目,與我們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

感謝大家收聽今天的《企業家夜讀》,下周日晚九點,我們不見不散!

聽完劉昕朗讀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當中的片段,您有哪些感悟?如果您也是一位「跑者」,您最難忘的一次跑步經歷是什麼?您的跑步習慣是怎樣的?在跑步中您又收穫了什麼?歡迎在留言中跟我們分享。

嘉賓劉昕向大家推薦的好書是《輕斷食》,這本書從健康方面入手,教你如何擁有更加合理的健康理念。現在上咪咕閱讀,就能盡享~夏天到了,一起學習更健康的瘦身理念吧!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企業家夜讀)

長按下載客戶端 購票觀影任你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跑步膝蓋痛?也許是你跑得太慢了
女生是怎麼看待有腹肌的男人的!不說了,我去跑步了……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