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八萬北府兵大破百萬虎狼之師
公元四世紀前期,隨著西晉王朝腐敗日趨加深,早期移居中國北方的匈奴,氐,鮮卑等民族發動大規模叛亂,中原鼎沸,晉朝皇族和北方漢人移民大批南下,史稱「衣冠南渡」。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進一步開發,支持起了南渡的東晉王朝。
而此時在中國北方,各派勢力征戰不窮,五胡十六國你方唱罷我登場,終於,一個雄才大略的男人結束了亂世,橫掃中原,統一北方,他就是建立了前秦王朝的氐族人苻堅。他352年稱帝,一路征戰,376年,滅前涼和代國,前秦王朝統一北方。
雄心勃勃的苻堅大帝自然不會只滿足於一半的河山,這位雄姿英發的男人看著自己的江山,心中升起一片豪氣。他再看了眼東晉王朝,偏安東南一隅,苟延殘喘,這個男人決定揮師南進。他相信自己不會成為第二個曹操,他認為自己能成為這整片中華大地第一位外族君主。
而此時的東晉,門閥政治和內鬥是這個本就不穩的新生國家搖搖欲墜,發現戰爭陰雲即將到來,在尚書令謝安的協調下,國家機器開始高速運轉,準備迎接來自北方的雷霆一擊。各路要塞均派良將固守,同時,謝安派侄子謝玄在江淮一帶招募悍勇之士,組建新軍——北府軍。
公元378年,前秦剛統一北方沒多久,便試探性南侵,派遣十七萬步騎兵三路進攻襄陽,東晉邊疆即刻報警。四月,前秦大軍逼近沔水,接著渡過漢水,連克中城,襄陽,逼近重鎮彭城,淮南之戰爆發。關鍵時刻,謝玄帶五萬北府兵與前秦激烈攻防,四戰全殲敵軍,可謂大勝。
當然,這點小挫折對苻堅來說根本無足輕重,他的野心根本不會被遏制,對此,謝安很清楚。
公元383年5月,東晉派桓沖領荊州十萬兵力北伐,力圖減緩前秦壓力。
八月初二,苻堅派二十五萬步兵,騎兵為前鋒,南征!
八月初八,苻堅親自發兵長安,他率領的部隊是: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
前秦南下大軍合計一百一十二萬!這在五千年華夏歷史都是非常罕見的,當時有一個詞語形容其軍容之盛:投鞭斷流,意思是,他的軍隊一人仍一條馬鞭,可以截斷長江,而國小力弱的東晉,只有謝安侄子謝玄帶領的八萬北府兵。所幸佔據地利,方能勉強撐住局面。
雖然前秦在前期憑藉兵峰之盛,連連攻城略地,但在謝玄後續的指揮下,戰局逐漸穩定。十一月,謝玄派劉牢之率五千精銳直達前線,淝水之戰爆發,悍將劉牢之一路橫掃,殲滅前秦大軍近七萬。隨後,東晉軍隊西進,與秦兵對峙淝水。
十二月,前秦部分將領已經領教了北府兵的強悍戰力,建議後退決戰,以淝水為掩護進行阻擊。苻堅決定後退,但認為自己兵力強盛,不準備進行阻擊,而決定趁晉兵渡水時半渡而擊主動決戰!然而,當秦軍後移時,北府軍卻渡水襲擊,完全沒想到幾萬人的晉兵敢主動出擊的前秦軍隊頓時大亂,加上東晉投降將領朱序又在秦軍陣後大喊:「前線秦軍大敗!」秦軍更是亂做一團。
北府兵趁機大殺,鮮血染紅淝水,此戰前秦嫡系氐人部隊全滅,而其他部隊,或滅或散,余者叛亂,可謂全國之兵,毀於一旦。
淝水之戰保衛了漢族政權,與來襲時投鞭斷流的豪氣不同,大敗而歸的苻堅此時換了另一個成語——風聲鶴唳。而謝安呢,他則在府邸與客人下圍棋,當捷報傳來之時,他只是平靜的說了聲:小兒輩大破賊!
※你以為陶淵明真的一生閑適安逸,他心中竟有如此想法!
※中國歷史:前秦派17萬精兵攻打東晉,卻被打得撤退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