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人被騙3億元,又一龐氏騙局曝光
一則警方通報,將數千人的「發財夢」徹底打碎。
近日,深圳南山警方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一起以發行虛擬貨幣為名、行詐騙之實的集資詐騙案。涉案虛擬貨幣為「普銀幣」,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普銀公司」)通過其官網和收購的「趣錢網」P2P平台發行。
據警方通報,目前「普銀幣」受害者超3000人,涉案金額約3.07億元,最高單個損失約300萬元。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警方目前正在追討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繳贓款。
普銀幣的前世今生
在普銀茶業官網,公司被定義為是一家區塊鏈公司,自稱是國內首批集合理論、技術、市場開拓三位一體的區塊鏈產業推廣機構。其核心業務產品為普銀———以商品組合的本位制數字貨幣形態推向市場。
簡單來說,「普銀」並不是純虛擬的數字貨幣,而是具有資產綁定的數字貨幣,1枚普銀對應價值1元人民幣的普洱茶。普銀公司發售的普銀數量相對應會有對等普洱茶作為商品,隨時等待消費者提取。
南山警方介紹,普銀茶業在未取得國家行政部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互聯網、微信等媒體對外宣傳其擁有一大批普洱茶(現已被查封)。同時,還聘請了一家無鑒定資質的公司對該批茶的一小部分樣品茶進行了「參考評估」,對外稱該批普洱茶價值10億元。通過資產數字化,創立了「普洱幣」(後更名為「普銀」)。
詐騙團伙是這樣吸引投資人的
先將普洱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同時在發布會上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擴大100倍。
等大量投資人經不住利益的誘惑紛紛進場時,普銀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最後共損失約3.07億元人民幣。
騙局大拆解:普銀幣的區塊鏈概念是不是一個偽需求?
普銀公司為了吸引客戶參與交易,利用投資拉動幣價,吸引更多人入場從而大筆套現;在普銀價格上升後,又宣稱投入更多普洱茶,拉低普銀價格。你會發現,本質上來說,這個騙局和之前的炒蘭花、炒空頭股票沒什麼分別,玩的就是擊鼓傳花。
新穎的地方就在於,它引入了一個區塊鏈概念,藉助區塊鏈「無需信任」「去中心化」的名號,讓更多的人更容易入局。
實質上,雖然借了區塊鏈噱頭,但實際上普洱茶價格是被控制的,數量也是虛無縹緲的。項目方本身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是高度中心化的。沒有人可以監管它是否有暗箱操作,在利益驅動之下走到這一步,可以說並不意外。
此外,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具有無需信任、不可篡改等特點。但普銀幣本身並沒有很強的自運行系統。發行代幣、加入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資料庫,對項目方來說,除了可以提前吸取大量資金,並沒有業務上的實際促進功能。可以說,普銀幣的邏輯跟區塊鏈結合本來就是偽需求。
發幣方與平台存勾兌可能
據幣圈人士所言,其實像普銀公司這樣的操作手法在ICO市場中很常見。
然而,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將代幣發行融資定性為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之後,國內三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幣行的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業務相繼被叫停。
根據通告,普銀公司是將普銀幣放到聚幣網上進行買賣的。那麼,聚幣網現在還安好嗎?
據幣圈人士稱,這應該是聚幣網的海外版站點。目前由於國內監管,所有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都將伺服器移到了國外,規避法律風險,在國內的團隊僅是以「外包技術團隊」的形式存在。「只要伺服器不在國內,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就可以繼續運營」。
「現在監管越來越嚴,所以發幣成本也水漲船高。目前大約在2000萬元左右,一條龍服務,包括平台發幣和做莊的錢;也有更加知名的平台要價會到5000萬元。所以也不排除發幣方和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勾兌的可能。」該幣圈人士稱。
「普銀幣」仍在龍幣網交易
雖然「普銀幣」已經正式被警方通報欺詐,但在一家名為「龍幣網」的貨幣交易平台上,仍處於交易狀態。
5月17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龍幣網客服電話,工作人員稱,目前平台中顯示的數字貨幣均處於正常交易狀態。
根據「龍幣網」交易數據,截至5月18日13:00,普銀幣價格為0.0338元。
律師:虛擬貨幣存在「龐氏騙局」風險
深圳知名法律評論員張興彬表示,虛擬貨幣存在著「龐氏騙局」的風險,並存在巨大泡沫,一旦泡沫破滅,它們都會回歸其原本價值——零。
張興彬認為,從本質上說,虛擬貨幣炒作的重頭就在於讓散戶接盤。借著區塊鏈等精美包裝,進入金融市場,散戶不明就裡往裡面大量砸錢,而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則成了巨富。
投資者應提高風險意識
面對虛擬貨幣,警方提醒投資者:
一是選擇銀行、保險、證券等合法金融機構進行投資;
二是投資要理性。投資過程中,要了解企業或個人吸收資金行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規定,考察企業或個人真實的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其承諾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誘人的項目、高額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資;
三是增強風險意識。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非法金融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的風險。投資者首要考慮資金安全,不要受高息的誘惑而動心,避免「賺了利息、丟了本金」。
來源 |中國經濟網(ID:ourcecn)綜合自新華社、國際金融報、人民網
值班編輯:高歡歡
審校:張弘
※劉強東要日開千家便利店,傳統便利店為什麼不怕?
※特朗普突然動手,傳遞3大危險信號!中國如何出招?
TAG:中國企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