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火星質量和地球一樣大,就有可能和地球一樣出現生命嗎?
在遠古時代的火星,曾經擁有濃密的大氣層,存在大量的液態水,形成了眾多的河流,湖泊,甚至海洋。這一點已經由眾多的探測器和好奇號火星車進行了實地驗證。
但是後來火星的大氣層和液態水都消失了,只剩下稀薄的大氣層,乾燥的地表,成了一個荒涼的星球。
原因就是因為火星太小了,火星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5%,質量是地球的11%,比地球小得多。所以火星的金屬內核比地球的內核冷卻快。內核冷卻後,火星的磁場就消失了。失去磁場保護的大氣層,暴露在太陽風的高能粒子流之下。高能粒子將大氣電離,逃逸到太空中,最終使火星濃密的大氣層變得非常稀薄。
沒有大氣層保護, 火星地表的溫度不再適合液態水大量存在,一部分水被蒸發,一部分水進入火星地下與礦物質結合。最終讓火星變成一個乾旱荒蕪,不適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如果火星質量和地球一樣大,就有可能一直維持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進而和地球一樣出現生命。
我們知道,火星是一顆非常荒涼的行星。火星雖然也有大氣,但十分稀薄,火星表面大氣壓只有地球表面大氣壓的0.63%,並且火星大氣中96%是二氧化碳。僅從這一點來看,火星對於人類以及絕大多數的地球生命而言不是一顆宜居的行星。同地球一樣,火星也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那麼,究竟是什麼讓火星和地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火星要比地球小,火星的半徑比地球的一半大一些,它的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5%,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1%,密度相當於地球的70%。如果火星的體積和質量與地球一樣,火星也不一定宜居。行星的體積和質量應該不是影響它是否宜居的決定性因素,要知道,金星的體積和質量都比較接近地球,但金星也不是一顆宜居的行星。
如今的火星表面
通過一系列的探測表明,火星在遙遠的過去非常濕潤,表面應該有著大量的液態水,並且也覆蓋著濃厚的大氣層。導致火星上的水和大氣大量消失的原因是火星失去了磁場。天文學家推測,在四十多億年前,一顆與冥王星相當的原行星與火星發生大碰撞,結果導致火星核心的熱能大量耗散出來,火星內部迅速冷卻。
並且由於火星的尺寸較小,密度較低,火星的比表面積要比地球更大,所以火星本身的冷卻速度也更快。綜合這些原因,火星內部不再活動,磁場隨之消失。沒有磁場的屏蔽,太陽風將不可阻擋地剝離火星大氣,導致全球氣壓和溫度大幅降低,液態水大量蒸發,最終變成如今貧瘠的世界。
如果火星更大一些,當年受到撞擊時可能就不會嚴重影響到核心部分,並且冷卻速度也不會那麼快,這樣或許火星是太陽系中另一個宜居的行星。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人類無法畫出四維空間?
※你們有嫌棄過自己的朋友嗎?你有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