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封殺三百載 大明一忠臣(轉載)

封殺三百載 大明一忠臣(轉載)

原標題:封殺三百載 大明一忠臣(轉載)


封殺三百載,大明一忠臣


青林知青 博客

明末後金與大明遼東激戰之時,據說最怕的有兩人,一為孫承宗,一為袁可立。其中對這袁可立是既怕又恨,而且是深以為恥,對其恨之入骨,以至於後來修明史時把這袁可立的相關內容刪得是乾乾淨淨,並將其傳記,記載盡數銷毀,終清一朝整個史界對袁可立十分忌憚,有寫相關內容之人,殺無赦,不惜誅九族。所以我們現在對袁可立是知之甚少。


是不是感覺有點奇怪,懂點歷史之人,說起後金畏怯之人應該不是袁崇煥就是熊廷弼,這袁可立是何許之人,讓滿清恨怕羞恥到如此地步?


明萬曆年間,北京景德門遭雷擊,景德門是進歷代帝王廟第一道大門後的一座大門,是專供皇帝出入的,遭雷擊當是大不祥,當時皇帝寵信後宮,弄權誤國,朝綱廢弛,「時建言諸臣擯斥殆盡,無敢救者,公獨抗疏辯論」,矛頭直指皇帝;「疏上,觸帝怒,又忤輔臣……奉旨革職為民」。此公就是袁可立,他為此被皇帝趕回家種田,這一種就是26年,朝中大臣為其鳴冤者十數年不絕,此事史稱「震門之冤」。


袁可立,字禮卿,號節寰,河南睢縣人。明萬曆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立朝不阿權貴,敢於為民請命,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軍事戰略家,曾經被譽為「後金粉碎機」。

袁可立其實是個文武全才,他心憂天下,清正廉潔,名留青史。在百度上位列歷朝八大清官之一。他忠君愛國,求真務實。雖說他受高攀龍影響比較深,但在他身上是將早期東林黨的入世精神,發揚得是最為光輝,他在明末黨爭激烈之時,不同流合污,也不人云亦云。


他是所謂明末「武三袁」之一,他比那兩袁的結局要好很多很多了,袁崇煥被冤殺,袁應泰戰死疆場,袁可立在朝庭危機四伏,眼見回天無力的情況下,選擇了辭官以自保,退隱江湖,眼不見心不煩,最後還是得以善終。


在對付後金方面,他更是功勛卓著,究其要點,大致可為:「聯絡諸島、收復旅順、招降納叛、幾滅後金」,其中最讓這滿人頭痛並感到羞愧的,是那招降納叛。


袁可立成功策反了努爾哈赤的女婿劉愛塔,這對後金軍心打擊是空前的,一時漢官降將瓦解殆盡。「公納劉愛塔之降,以開奴攜二,一時中國叛將被奴誅夷殆盡。虜因棄金、復諸城,而舉四百里喪地復歸版圖焉」。此後形勢的發展,使近遼海域形成了一道新的屏障,解除了後金對山東半島的軍事威脅,令明朝二千裏海疆重新得到鞏固。袁可立這一成功招降,讓金人老羞成怒,倍感屈辱,一直是金人一塊無法癒合的歷史硬傷。


遺憾的是劉愛塔沒有受到袁崇煥的重用,最終是戰死沙場。而袁可立的苦心經營海防計劃,被魏忠賢處處掣肘,最終袁可立憤而辭職。袁可立去後,毛文龍失去節制,其驕縱日盛,最終被袁崇煥殺死,不僅導致袁崇煥與袁可立間隙日深,也使得後金幾無後顧之憂。

袁可立被當時稱為「海上長城」。在天啟年間,廣寧失守,朝野震動,京師戒嚴之時。天啟帝日夜為邊事所憂,帝以「彈壓登萊非公不可,於是以節鉞授公,加左通政袁可立右僉都御史,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征東軍務」。


袁可立撫登三載,厲兵秣馬,拓地築城,招集安置逃難流民,屯兵各島間,步步向前推進海上防禦,使努爾哈赤就地蜷縮無以西窺。特別是率登萊水師「聯絡諸島,收復旅順」,使遼南數百里土地重新收歸於明朝。時朝野相慶,以為「設鎮以來自未有此捷也。


金州和旅順等地的收復,等於是在遼海開闢了遼東戰場的新局面,使登萊、旅順、皮島、寬叆等地連為一線,形成了一道新的屏障,解除了後金對山東半島的軍事威脅,令明朝二千裏海疆重新得到鞏固,並完成了對後金的海上軍事封鎖,加重了後金佔領區內糧食等戰略物資的緊張狀況。


從上述戰績可以看出,袁可立在抵禦後金的長期戰爭中,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略戰術,並在實踐中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使得後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敢對大明有所作為,尤其是他在靠近後金沿海一帶恢復海疆,他所取得的成果,無愧於海上長城之稱號。


袁可立原屬軍籍,即世代當兵之出身,但他卻在萬曆年間考中進士,一步步走來,幾起幾落,作為明天啟帝帝師,他忠心耿耿;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四朝元老」之臣,誥「五世恩榮」之賞。是明代後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軍事戰略家、抗清名將。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金陵陷落後,其子袁樞秉父志,「死忠死孝」,不仕滿清,抑鬱絕食數日而卒,死後六十年才得以被睢州人公祭,入祀鄉賢祠。


袁可立不僅對於明朝末年的政治和軍事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貢獻,在文學立言上也多有著述,他所著《弗過堂集》、《撫登疏稿》、《韻學要覽》、《古詩選》、《評選古唐詩》等文作,在當時就名聲響亮。


康乾兩世大興文字獄,在自己編修的《明史》中對曾經影響過明清戰爭史的重要人物袁可立、毛文龍、劉愛塔等一概削去不予立傳。乾隆四十二年,有關袁可立的《節寰袁公行狀》和宋岳飛的《重修宋忠武岳鄂王精忠祠記》兩文同時遭滿清封殺令。相距五百年,來自宋明兩個不同朝代抗金名將的英靈在清朝不期而遇了。


至於袁可立為什麼受到清朝封殺,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袁可立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主戰派官員,並且在登萊巡撫期間,給予後金軍隊沉重的打擊。甚至在後來一手策划了劉愛塔的歸明,而劉愛塔是明朝策反後金國最高官員,對後金的打擊很是沉重。所以到了清朝之時,對於這些讓祖先丟面子的人物,都選擇了封殺遺忘。

就這樣,一代名臣被封殺三百餘年,當代滿族學者徐建順教授說:「清朝銷毀了中國古代的大批書籍,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美化本朝,醜化前朝,為此不惜大改史實,以至於明清是離我們最近的這兩個朝代,其歷史卻是最迷糊的狀態 」。


被封殺的袁可立,我們應該記住他,因為他「散文詩詞可比蘇軾;韜略不輸諸葛;探案神斷可以狄仁傑比肩;剛正清廉堪比于成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馬書香 的精彩文章:

TAG:司馬書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