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明星媽媽也躲不過的「媽媽手」:抱娃竟是技術活

明星媽媽也躲不過的「媽媽手」:抱娃竟是技術活

前幾天,熊黛林患「媽媽手」的新聞上了熱搜榜。產後的她什麼事都堅持親力親為,為了照顧好雙胞胎寶寶,產後十天就患上了「媽媽手」。

不止熊黛林,「媽媽手」在新手媽媽中出現的概率很高,很多女明星初為人母,也都公開談過這個問題。

歐弟的妻子鄭雲燦曾發微博說,自己因給寶寶餵奶、洗澡時用力方法不對,患上了「媽媽手」,「痛到手撐開皮筋都嗷嗷叫……」,最後在朋友建議下去整了骨。

剖腹產生下兒子「李V寶」的台灣女神徐若瑄,生寶寶前後都可謂受盡折磨。懷孕期間因為身體不適而要長期卧床休養。在生完一周後,就患上了媽咪「天敵」——媽媽手!徐若瑄附文稱「竟然才一星期就媽媽手惹!NO!我、不、依……」那麼究竟什麼是媽媽手?

「媽媽手」的專業名字叫橈骨莖突處狹窄性腱鞘炎,很多新手媽媽在妊娠、分娩時內分泌激素水平發生了變化,本身手腕部肌腱韌帶容易受傷,活動過多,並出現滑膜增生;同時在照顧嬰兒的時候,或抱孩子姿勢不對,或因為手上的大部分動作都需要大拇指和手掌相互配合,肌腱處反覆摩擦,兩個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了無菌性炎症。

手腕疼痛、手指無力,連包尿布都痛得掉眼淚!相信這是許多媽媽曾經有過的經驗,不管你是普通人,還是明星辣媽,一旦讓「媽媽手」上身,就有吃不完的苦頭。

自測你有沒有「媽媽手」

將拇指用另4指握住後,腕部向手指方向彎曲,如果引起劇痛,即可初判為「媽媽手」,需注意休息。

「其實,一開始有輕微癥狀,如拇指一側的手腕,變得紅腫或腫脹時就要留心了,如果進一步發展下去就會變成關節活動受限、提不起重物,疼痛也有可能從手腕發展至前臂、指尖等,嚴重時只是做些輕微的捏、抓、握就會有劇烈疼痛感。」

為什麼媽媽們容易患上該病呢?

1、抱娃頻繁,長時間重複使用拇指發力,造成局部肌腱發炎,無法施力。

2、哺乳期女性體內內分泌發生改變,加上滑膜受累容易誘發本病。

對新媽媽來說,「媽媽手」大多是由錯誤的抱娃姿勢引起的,那麼正確的抱娃姿勢應該是怎樣的呢?新媽媽一定要掌握好抱孩子的正確姿勢——要把孩子的主要重心放在前臂,手腕只是起到輕輕扶擋的作用,最好是兩側手臂交替抱小孩。

請看下圖:

以下是錯誤姿勢:

另外,任何一個姿勢不要保持時間過長,要經常變換姿勢。

當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注意不同的抱法:

1-2個月的孩子頸部力量還不夠,要特別注意寶寶頸部、後背的保護。

3-5個月的寶寶頭部能初步直立,但頸、背部肌肉的支持力還不夠,因此可以藉助托住寶寶的臀部來抱寶寶。

當出現了「媽媽手」該怎麼辦呢?

1、休息

減少手部的勞作,如擠奶,擠濕毛巾等動作,避免高重複性的手指運動、過度用力及長時間用拇指抓握,如連續使用滑鼠、手機等。

2、放鬆手部肌肉

經常正向反向壓壓手,放鬆手部和前臂肌肉。

3、正確的抱孩子姿勢

掌握抱孩子的正確姿勢:將孩子的重心放在前臂,手腕輕輕扶擋,兩側手臂交替抱小孩,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

4、局部理療或冰敷,對控制疼痛和局部炎症有一定作用。

5、以上方法無法緩解疼痛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痛類藥物,若藥物仍無法有效緩解疼痛,且時間拖得較久,可以考慮封閉治療(注射藥物)幫助消炎鎮痛,但不建議持續多次進行封閉治療。

媽媽們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健康,寶寶的日常護理讓爸爸也出一份力吧!遠離「媽媽手」,才能更好地照顧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