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之鍊金術:500-1000年不褪色的影像!

光之鍊金術:500-1000年不褪色的影像!

美國著名藝術攝影大師亞當斯(Ansel Adams)認為:「一幅優秀作品,是深刻的創作意圖與高超的製作結合在一起的結果」。

每張都是唯一

手工印相技術其實是攝影的老祖宗,它那豐富的質感和意境幽遠的畫面向全世界展示了它的神奇,在整個攝影發展的一百七十多年中,明膠銀鹽照片工藝作為一個主流攝影媒介存在的時間最長。在20世紀初期,明膠鹵化銀工藝廣泛應用於新聞攝影到家庭快照,成為幾代人留影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儘管今天黑白攝影的地位受到數碼影像衝擊,但它仍作為一項經典的攝影工藝被推崇。

楊桂鑫,《金剛舞演員》,四川協慶寺,明膠銀鹽工藝

工具:使用蓮花45相機拍攝,膠片採用佳寶CPP2沖洗機沖洗,使用迪威亞5108放大機

郭忠誠,《世紀鐘》,天津站前廣場,明膠銀鹽工藝

工具:沙慕尼057FS-2相機,Rodenstock APO Ronar 480/11鏡頭,5x7黑白膠片拍攝

每個匠人沖洗手法以及當時心情都會影響到最終沖洗結果。因為明膠銀鹽作品在沖洗過程中變數太多,所以膠片每一次沖洗的效果完全不一樣,故明膠銀鹽作品每一張都是唯一的

付明翔,《平措林寺》,明膠銀鹽工藝

他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攝影家,確切地說是利用原始攝影手段進行創作的藝術家,是傳統工藝的傳承者。

個性精神的回歸

「鉑鈀印相工藝是由英國人威廉·威立斯(William Willis)於1873年發明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曾經十分流行,後來逐步被明膠銀鹽印相法所取代。」

鄭飛,《大涼山》,四川涼山彝族,鉑金印相著色

工具:蓮花大畫幅相機5X7底片拍攝

鉑金作為一種昂貴並且稀有的惰性元素,除了可以帶給畫面豐富的階調、微妙的灰度和極其完美的細節表現之外,更因為可以保存數百年不褪色,有許多藝術家,他們選擇鉑金印相將自己的優秀作品製作成鉑金版,豐富且細膩的層次,使攝影師在瞬間的創作能夠定格為永恆的瞬間,在手工印製的過程中,滲透著他們對攝影藝術的完美追求。

鄭飛,《蔚縣老屋》,河北省張家口,鉑金印相

有人說,傳統的手工印相太過繁瑣,不如現在的電子設備來得便捷,但事實上,鉑金印相的魅力是現代任何高精尖的攝影技術所無法媲美的,它給創作者帶來的樂趣更是不可複製的!此外,形成影像的鉑鈀貴金屬晶體並不浮於紙張表面,而是滲入到紙纖維中,由此在質感上形成非常獨特的表達。這種獨樹一幟的影像品質歷經百年為人類帶來的,依然是震撼心靈的視覺體驗。

傳統印相之美

□濕板攝影法

濕版法操作雖然麻煩,但成本低(與銀版比較),僅為銀版法的十二分之一,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製照片,在此期間肖像攝影藝術得以迅猛發展,使這項技術在攝影行業中獨領風騷三十餘年。

□干板攝影法

1868年,WH哈里森提出了使用膠棉明膠代替膠棉乳劑的設想,以糊狀的明膠為材料的溴化銀乳劑,趁熱塗在玻璃上。有了干板,意味著以前的照相術將結束它的孩提時期,步人工業化發展的成熟時代。

楊磊,《徽居》,碳轉印

《池塘月色》(The Pond-Moonlight),1904年,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

Sacred Places, Cambodia, 1993, Platinum -palladium print,

14×20英寸,井津建郎,清里攝影藝術博物館收藏

□碳轉印

碳轉印工藝其永久的保存性是任何已知工藝中最好的。碳轉印工藝是將炭、墨融進明膠裡邊,在紙張或其他載體上呈現影像的過程。碳轉印的影像會在晾乾後有不同程度的變暗,但效果和其他替代工藝不盡相同。

□蛋白印相

蛋白工藝是將蛋白和氯化鈉溶液混合,塗抹在高質量的美術紙上,再在非UV光的環境中漂浮或者塗抹硝酸銀的溶液,然後晾乾,與對應0號相紙的平均底片密度在1.7-2.0的負片,在日光或者紫外線曝光箱曝光,照片圖像就直接顯現了。

□鐵銀法印相

鐵銀法印相(Kallitype)是一種屬於以鐵鹽和銀鹽來印相的工藝。鐵銀法印相的感光劑是草酸鐵,通過硝酸銀溶液的融合製成的感光劑,給鐵銀法印相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攝影師 的精彩文章:

TAG:電影攝影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