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小二乘並蒂蓮

大小二乘並蒂蓮

與上座部不同,大乘教理獨立的標誌是龍猛學說出現。這又不得不提到分歧:關於無我和因果;一部分人強調無我,一部分人強調因果。偏於強調因果,其結果是少欲多福,或是投機多福。對於多數人而言,放棄慾望是可怕的,於是他們寧可相信外道的因果法則,方便投機,以期待更大回報。於是宣說因果的人,開始默許「有我」和「有神」。此時龍猛出現,他一方面並不贊助原始佛教,一方面要抵制「有我」的根本性變質,於是提出「一切有皆空」。這或許只是一種觀修實踐的方便法,然而人們大多將其視為佛教史上第一次對於客觀世間是實還是虛的問題,在認識論和世界觀方面予以解讀。當然這有效緩解了大眾對於「我」的執著,代價是許多新興經典被編入藏經中。

由於自身發展和生存需要,大乘一類經中多講增長福報的技巧。比如誦經功德、供養功德、布施功德、放生功德、稱名功德等等。這本是因果法則中之一環,無可厚非。然而人心之不足,非得把原本有益的勸誡,發展到狂熱的極端,那就太過遠離本旨了。違背因果,再談功德,那就有點邪惡。比如佛菩薩幫忙補足個人業力之不足,這是大乘中一類無法解決的問題。對於質疑也有解釋:所謂發心就是萬能鑰匙,只要發心,願力就能大於業力,以此自圓。

因果大還是菩薩願力大?他人願力能否干預個人業力?這個問題其實繞不過去,很重要。這是區分理性大乘和極端大乘的分水嶺。理性大乘強調願力,但是絕對不敢超過因果,就是講究規矩套路的大乘。還有就是不講規矩的大乘,完全不講道理,只是你信就好。只要你信,佛(性)的功德很大,一定能夠化腐朽為神奇,以至於變成了神話。人心是貪,貪心不足,又要標榜自己修行,又不希望受到約束,只能就後出的經中挑選能夠裝點門面的一類,大大宣傳了,以達到遮羞的目的。

一切有都會壞滅變質,包括龍猛的教法。又過了幾百年,大家把認識論和世界觀的「空觀」擴大到了對十四無記的回答——偏執否定客觀規律,把善惡是非都予以模糊,那就幾同於胡鬧了。這時無著和世親出現,再次糾正偏激思潮,這就是三時教義的始末。第三時佛法多認為是彌勒菩薩所傳,此一時期組織出大乘教法之系統,《十七地論》(《瑜伽師地論》)標誌了大乘教理的頂峰,尤其菩薩戒律的出現,使得大乘教團得以完全獨立。

大乘佛法是對原始教法的繼承與發展。其實一切佛法,都在努力對抗婆羅門教的「梵我說」。原始佛法的本質,是直接面對真相的,而且生起出離心,以此動力實現解脫,這是一切佛法的核心。而大乘基礎於解脫學本質,用負面表列與正面表列的不同手段,用菩提(慈悲)心攝持出離心,悲智等持以長期實踐於六度四攝。總體而言,原始的四諦出離是直擊的,後出的中觀唯識是迂迴的,最後的密教是曲線的。方便不敵大勢,印度佛教終究消融滅盡在印度教的汪洋大海之中。不過印度佛教隨文化交流進入我國,為我國傳統文化注入了一股全新血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天慈佑 的精彩文章:

四十五年誨不倦

TAG:佛天慈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