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身」/「觀身不凈」
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下手處:我們把「三界」的這個部分統稱為「五濁」,那你要把它轉掉。重點是在「法界」的福慧兩足這「八根」要怎麼建立。所以我們的修行法門裡,按照「小乘」就佛陀原始教法里,包括「四十二分相」,一個一個要去參,是很複雜的。
「大乘」的修法跟佛陀「原始」的修法有點不一樣,它有改變,所以我們「三十七道品」是主修的:第一個是「四念處」,四念處是別相觀,一個一個觀,如果學佛陀原始的修法,「四念處」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法無我、觀心無常,那「修行」不能這樣講,修行的「四念處」是講觀身、觀受、觀法、觀心,這內容是完全不一樣!
「觀身」的話,「觀者誰?身為何?」直接從這裡來,所以它是「能、所」馬上成立。那麼「觀身不凈」的話,那你就要修佛陀的「四十二分相」,光是這個部分,「觀受」就進入到四念處的四梵住來了。所以這裡頭四念處已經把佛陀的原始教法「一一別觀」的部分統合起來,做「綜合式」的行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
要留意到原始佛教是從「觀身」一個一個去分析,但是大乘的修法從「觀身」,也就是從「能、所」來分,這個是修法上絕對的不同,那這個部分,你只有跟你的師父去學,師父教你,師父要負責,但是你必須把因果全部交給他,你有百分之一的保留,因果就全部還給你哦。
那麼,到「觀受」、「觀心」、跟「觀法」的進階部分,這個叫作「別相觀」,我們在指導「別相觀」的時候是一個一個來進行的,但是那個「觀身」不一定照佛陀所教的,這是一種改良型的修法。並不是佛陀教的不好,因為我們識性太發達,要照他教的,你會變成一部很大很大的修行叢書,變成「知識」了,就不是「行法」了。
第一個是「四念處」,那第二個就是「四正勤」,這是總相觀;再過來第三個「四神足」,是成就以後的狀況,四種神通產生,這三個加起來有十二個。然後五根、五力這三個通過了,那這裡就超越了,就要進行這裡了,到「三十七道品」直接就把這裡舍掉,來完成這個部分,這很清楚的。
所以,基本上「四念處」一定要修好,但是不要把它變成「知識」的解釋,它一定從「觀身、觀受、觀心、觀法」下手,而不是從「觀身不凈」下手。從「觀身」兩個字修是「大乘」的行法,從「觀身不凈」四個字修是「小乘」的行法。
擷自《求法開示》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