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定位的抉擇
這是邁向修行之路「行者定位的抉擇」,暫時取這兩個名字:一個是「凡夫」模式,一個是「修行」模式。
「凡夫模式」是「陷入五濁」,在五濁中混的,所以「靈性」這一條就變成「虛線」。那麼,真正的「修行模式」,你是要以這條實線來進行,不是虛線。
現在你無法「定位」,就是你對於「身心是二、是一」你還搞不懂,「身、心」是二?是一?這要弄清楚:「身心合一」的,這個就叫作「如來種性」;「身心是二」分不清的,這作「凡夫種性」。
現在跟你講,你就老是分不清,你再怎麼修,都只是在「身體」上下功夫,所以你是在「五濁」之中。如果「身、心是二」能夠分得清楚,那你就知道,我在「慾望」中,不在「妄想」中。大家要知道,從「妄想」到「慾望」是一個很重要的關卡!因為「妄想」是在「意識界」,而「慾望」是「現象界」所需要的。
「慾望」基本上在「欲界」,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有九根,這是維持「生命存在」的一個必然。你不能說「我視而不見」(我有眼睛,什麼也沒看到),那是神經病,要不就青光眼眼珠像茶葉蛋,白內障眼珠像水煮蛋,都沒有用啊,哪有那種視而不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是指「不受影響」,心裡如如不動!並不是在文字上作功夫,而是在實質上達到那種境界。
所以,如何把這個「是一是二」弄清楚,這是一個修行的原點,修行從這裡開始。那你必須把「凡夫種性」跟「如來種性」分清楚才有可能,如果分不清楚,你無法走「如來種性」這條路,這是想要修行的人應該弄清楚的。要不然你所修的也是修,但是修「外道」,沒有辦法解脫!
「修行」這個詞,誰都可以用,我在吃飯也是修行,我在睡覺也是修行,我打人、罵人也是修行(當然都可以講…)我殺人也是修行,不,不!你這樣講,那修行就不存在了!所以它有一個理則。
自我肯定很重要!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你入定,去感受那個「身、心是二是一」的問題?如果你不能感受到,那你「如來種性」無法兌現,它只是讓如來種性「現前」而已,知道嗎?所以,它只是一種正確的存在價值,是一種自我肯定,只是一種「存在」的價值而已,它只表達這個,你不要賦予它有非常非常殊勝的東西,那些形容詞,都是人所加的、人為所加。我不希望大家具備那一種很強烈的意識形態,但是這種根本「理則」你必須要弄清楚!
這種講法猶如嬰兒熟睡初醒,嬰兒在睡覺當中,睡與醒對嬰兒而言,是一,非二!你感受得到嗎?而且,睡跟醒之間是一,不是二,但對外人而言,是二,非一!這有差別哦,睡跟醒,不一樣的嘛,可是對嬰兒來講,「睡」跟「醒」是一,非二!此一認知是「文殊」的「妙智」。所以你現在具不具備有文殊師利菩薩的妙智呢?如果沒有,你怎麼能了解呢?但我們還是要跟你講。而目標則是「普賢菩薩」,它只是「存在」。
擷自《普光明殿》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