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真實世界與意識假象

真實世界與意識假象

《黑鏡》第四季第一集,講述了一個IT男,由於現實世界中的人際交往障礙,把得罪過他的人通過基因複製的方式,克隆到了他開發的一款遊戲副本裡面,在遊戲副本世界裡面當起了無所不能的「神」,在裡面通過非常的手段樹立自己的權威,建立了一個極權政治世界。

遊戲副本世界的設定是漫漫太空中的一艘飛船。現實世界中的同事們,通過取得基因拭子(唾液,毛髮等等),把基因拭子中的DNA提取,並承載著基因拭子離開人體前原主所有的記憶一起克隆到了這個虛擬世界。這其中隱含幾個假設:第一,個人基因中包含了記憶片段;第二,通過基因克隆可以把記憶片段電子化;第三,電子化的記憶可以上傳到雲端,並在雲端進行演化形成新的記憶,實現認知延展。

在這個故事之前,早在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就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書中,闡述過「缸中之腦」的假想。

「缸中之腦」的實驗基礎是「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為神經信號」。假設有某種特定情形下,大腦離開人體,放入一個裝有營養液的缸里維持著它的生理活性,超級計算機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和原來一樣的各種神經電信號,並對於大腦發出的信號給予和平時一樣的信號反饋,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其實是計算機製造的一種虛擬現實,則此大腦能否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虛擬現實之中?

舉個例子,如果對「缸中之腦」輸入「你正在划船」的電子信號,那麼「缸中之腦」的虛擬實體就會認為自己正在划船,但實際上,這僅僅是計算機發出的電子信號,而非真實經歷或是體驗的。這一概念也是大熱電影《黑客帝國》《盜夢空間》的理論基礎。在《黑鏡》這集中,《Infinity》這款遊戲也是以此為基礎開發。通過電子信號刺激人腦,使人進入虛擬空間,可能真的是近未來的遊戲發展趨勢。從2D到3D,從單機到網路到VR再到增強現實的AR,遊戲行業的體驗期望能夠無限接近「讓人體驗真實」的目標。

回到現實中來,如果「缸中之腦」這一假想確實存在,那麼,我們如何確定,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只是計算機對大腦發出的電子信號誘導我們相信的?其實更淺顯的例子就是夢境。在做夢的時候,夢境里的我們經歷的環境,有些是曾經的記憶,有些則完全天馬行空,可能來自於影視作品或是書本環境的輸入,但在夢裡,有時候會真實得像我們正在經歷一樣。這就是來源於大腦的意識在自由發揮中帶給我們的體驗。而在夢境中,我們有時同樣無法區分是夢境還是現實。

再更一步地想,人的行動受大腦的指揮和控制,但大腦的意識卻實際獨立於個體。這就是為什麼在夢裡,我們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換句話說,大腦的意識拓展了生命的寬度和廣度。而通過電子化存儲記憶,實際上就可以達到意識不滅、思想永生的狀態。現在所有的雲端存儲,其實就是類似的過程。而通過把意識轉換為文字,也是同樣的可以達到永久留存的目的。不同的是,通過電子化的記憶存儲,是完全的「記憶克隆」,這樣就能讓意識認為身體仍然存在。籍由此,人可以真正地實現永生。《黑鏡》第三季中有一集就是以此為概念。

對意識的探尋永遠很難找到標準答案。一是因為意識本身就是無限變化的,意識變化的速度之快,超過了人的反應速度;二是因為意識先於本體,也獨立於本體而存在,所以既難定義,也難追蹤。這也是為什麼哲學三大問題總是存在迷思: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科學的終極奧義是哲學,也許說的正是科學最終歸結於意識形態

每天看著寶寶熟睡的樣子,都會不禁想到:夢中的他,正在經歷什麼樣的世界?夢中的他,是什麼樣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會走會跑,在獨自探索世界了?可能人類之所以會不停演變進步,就是因為這一個個單純的好奇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itingWrite 的精彩文章:

TAG:Waiting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