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觀測儀器防生物附著技術
防生物附著技術是防止生物在水下構件物表面生長堆積的技術,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很多傳統行業或者設備都需要用到防生物附著技術,比如造紙工業、食品加工業、冷卻塔、水下結構、船舶、海洋牧場及淡水處理設備等。現有技術按照其作用原理可以分為物理去除方式、化學藥劑滅殺方式及降低表面能方式,這些技術難以直接應用到海洋觀測領域,所以海洋觀測設備的防生物附著技術是一個較新且複雜的課題。如圖1所示的典型海洋觀測平台往往採用開放式結構,其典型設備有觀測儀器適配器、感測器、攝像系統、框架結構及一些連接線纜等。這些觀測設備直接暴露在天然海水裡,生物附著可以引起某些觀測數據產生持續漂移,使得水下攝像機難以獲取清晰的影像資料,引起聲學通訊換能器前端阻抗錯配,從而影響通信可靠性。此外,生物附著還能影響海洋觀測設備的散熱、水動力流場,以及對機械結構帶來額外的腐蝕等。
圖
1典型海洋觀測平台
防生物附著技術的分類方法有很多,Lehaitre等將其分為被動方式和主動方式,又按其作用於水體和被保護物表面分為體積作用與表面作用。被動方式和主動方式是通過實現防生物附著的過程中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來區分的,其中前者不需要消耗能量,而後者則需要消耗能量。被動方式是傳統工業上使用較多的方法,主要以各種塗層方式來防止生物的附著。主動方式的防生物附著策略較多,如物理去污技術、間隔浸泡消毒技術、局部電解氯技術、UV光線技術等。此外,也有學者將防生物附著技術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Manov等嘗試了幾種防生物附著技術,這些技術所能起到的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不同海域位置、深度、溫度、渾濁度、水流速度、被附著物材料類型等都可能影響其效用。為了確保防生物附著技術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除了了解各種防生物附著技術的特點和局限性之外,還需要對海域特點作預先的調查,並了解生物附著的類型,從而選取合適的防生物附著策略。
一、生物附著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
生物附著物的類型可以分為微型生物附著物和大型生物附著物。其中,微型生物附著物的存在形式是生物薄膜,它的組成是細菌膜矽藻等,微型生物附著物從構件物一入水就開始發展,通常在1周之內發展完成。生物薄膜一般是生物附著在深海區域的存在形式,通常不是一個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但其對於海洋觀測領域有些感測器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比如基於光學原理的感測器及水下攝像頭等。大型生物附著一般是緊接著微型生物附著發生的,但這個順序有時可能顛倒或同時發生,所以生物附著的形成機制還存在一定疑問,這對防生物附著策略的選擇帶來一定的困難。大型生物附著物的影響必需引起重視,否則可能導致海洋觀測設備完全無法正常運行。
深度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物附著的烈度甚至附著物的類型。Kamel等使用玻璃取樣片採集到微型附著物,分析結果認為在2400m深度放置14個月所採集到的微型附著物的量和淺水區放置1~2周所得到量是相當的。大型生物附著在淺海區域的發展更為快速和嚴重,尤其在40m以淺區域。但在200m以深區域也需重視可能發生的大型生物附著現象,從大部分的研究結果來看在深海區域大型附著物不是個共性問題,但在某些深海海域確實觀察到大型附著物附著的現象,Blanco等在3690m深度、Kemp在2600m左右深度都發現大型生物附著的發生,當然這些附著發生所需花費的時間會大大增加。溫度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一般而言,隨著溫度的升高,生物附著物的生長會更活躍。而水流速度的高程,將增加大型附著物的吸附難度。Jenner等認為當近壁面的流速超過1.4m/s時,大部分大型附著物無法吸附。
無論是微型附著物還是大型附著物,其形成及吸附除了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之外,還受到被吸附物本身材質特性的影響。Prakash等在水下1m處做了鈦、PVC及木頭三種材料的水下浸泡實驗,在96小時內,每12小時間隔測試各種材料上的細菌數量,獲得了基層上的細菌數量排序為鈦>木頭>PVC。對於鈦而言,吸附細菌的強度與pH值、硅酸鹽及無機磷含量呈正相關關係,而與溫度、鹽度、亞硝酸鹽濃度及氨含量等參數呈負相關關係。
離岸距離、水中的營養物含量、人類活動的影響程度和海流潮汐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決定附著物幼蟲及孢子能否被運移到吸附表面及其生長速度。離岸距離越近、營養物含量越高、人類活動影響越大,而海流潮汐會加速將近岸幼蟲及孢子帶向遠岸布放點,將提高布放點爆發生物附著的幾率。
二、防生物附著技術
防生物附著技術的分類大致上有兩種,一種是按照技術的作用原理,另一種是按照技術的作用方式。本文採用按作用方式分類,將防生物附著技術分為被動方式和主動方式。這樣分類是站在技術應用角度出發的,因為主動方式意味著額外能源的消耗但帶來效果可控的可能性,被動方式意味著無額外能源消耗但對於防生物附著的效果往往意味著不可控,這對選取具體的防生物附著策略是有益的。
⒈ 被動方式
⑴金屬基塗層
採用金屬基塗層實現防生物附著的原理通常是利用其生物毒性。錫基塗料(TBT)是一種曾經被廣泛使用的防生物附著塗層,在使用功效上受到一致肯定。然而因其對於海洋生物破壞力極大,現在已被明令禁止。
銅基塗層的毒性比TBT材料小很多,銅基塗層產生防生物附著效果的成分是二價銅離子,通常使用的是丙烯酸銅。丙烯酸銅塗層的有效期一般認為3~5年。Chambers等報道只需要5μg/L的銅離子濃度就足以殺死無脊椎動物,而對於人而言,美國環保局規定飲用水的銅離子安全濃度是1000μg/L,所以銅基塗料的使用雖然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在現階段還是可接受的。
鋅基塗層也能殺滅孢子及幼蟲,其中硫氧吡啶鋅的濃度達到.3μg /L即可殺滅玻璃海鞘,達到.17μg/L可殺滅海膽。Chambers等給出鋅基塗裝的有效期是5年。
⑵低表面能塗層
不同於金屬基塗層,低表面能塗層不是利用生物毒性達到防生物附著的效果,而是通過降低基底表面能,從而提高生物吸附難度。
低表面能塗層材料種類不少,其在船舶淡水處理等傳統工業領域應用相對成熟,關於它的介紹在相關文獻中做了比較詳細的論述,這類塗層材料一般以含氟聚合物和硅基聚合物為主,其中具體塗料的成份及性能是研究的熱點,但本文限於篇幅不予展開。現階段在海洋觀測設備上的實證案例不多,很多隻停留在研究階段。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感測器探頭及攝像機鏡頭等需要加以重點保護的部位要求塗層是透明的以及不能對感測器敏感元件的探測造成阻礙;另一方面原因是因其防附著效果受到環境流速的限制。本文挑選硅基塗層來說明低表面能塗層的效用,通常來說,低表面能塗層在水流速度較大的地方使用更為有效。Vladkova在印度金奈漁港的一個硅基塗層實驗,儘管該地點水溫較高、生物附著十分活躍,但實驗結果顯示硅基塗層具有較好地防生物附著的效果。實驗中兩個樣品放置一年後有硅基塗層保護的區域並沒有大型生物附著物,只有少量片狀的矽藻,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效果是在靜態條件下取得的。
納米材料塗層是另一種低表面能塗層,據介紹YSI公司研製的「C-Spray」塗層可防止生物的吸附,但其實際效果尚未得到進一步證實。
⑶海洋生物中提取物
某些海洋生物,如珊瑚、海綿及海洋植物等,並沒有生物附著的困擾。若能採用與它們類似的防生物附著方法,就能防止人造構件物被附著,並可消除對海洋環境的影響,Omae列舉了一些海洋生物體中能提取的抗生物附著的元素。根據Chambers等介紹,全世界海洋中已有超過160種生物被證實可提取抗生物附著劑。
圖
2銅板保護的光學反散射感測器照片
⑷銅板與銅網
銅板與銅網防生物附著的原理同樣是利用二價銅離子對所附著生物的殺滅作用,但應用方式不同。Manov等在光學探頭前面板上覆蓋白銅(cupronickel),並使用聚四氟乙烯墊圈和尼龍螺栓將銅板與腔體隔離,將儀器放置在近岸水域近60天後,發現其污損程度很輕,見圖2。圖2(a)是由銅板保護的光學反散射感測器照片,其中銅板中央設置多個圓孔,圓孔內是光學反散射感測器探頭;圖2(b)三條曲線是光學反散射感測器採用三種不同波長(442,510及620nm)所探測到的反散射數據,在近60天內沒有出現影響該感測器數據探測的生物附著現象,布放地點水深25m,感測器布放深度5m。
⑸其它被動方式
實驗證明銀離子對細菌細胞有很強的殺滅作用,氧化鈦也被證實具有良好的防生物附著效果,但還缺少在海洋中實際應用的案例。此外,還有一種針對封閉系統用的防生物附著技術。通過在封閉系統內放置緩釋殺菌劑,在系統運行時將殺菌劑隨著流體帶到整個流路,可防止流路內部生成生物附著物。比較典型的殺菌劑是氯。不過這種方式的效果難以控制,因為殺菌劑的釋放速度要與流路流速配合。
⒉ 主動方式
⑴物理去污
物理去污方式主要是採用刷子直接拭除被附著表面上的生物附著物,原理簡單明了,已應用於很多商業化產品。圖3是一種水質多參數感測器,該感測器由一個電刷刷除感測器探頭表面的附著物。這種方式在電刷系統正常、組件配合精密時效果較好,但一旦刷毛變形、刷頭與感測器探頭間隙變大時效果就變差了。此外,這種方式對電機旋轉密封的可靠性有較高的要求,且較難將其應用於球面的保護。
圖
3水質多參數感測器上的防生物附著電刷
⑵間隔浸泡消毒
間隔浸泡消毒方式是通過機電裝置周期性地提高被保護物所處容腔內的滅菌劑濃度,來達到去除生物附著物的目的。理論上,只要設定合適的消毒周期和持續時間,可使得生物附著物在生長初期就被滅殺。圖4顯示的使用間隔浸泡消毒方式消除熒光度計上生物附著的工作過程,幾個光學探頭由一個銅腔體保護起來,這個腔體旁邊有一個電機來帶動大葉片。
當需要消除生物附著時,電機帶動葉片轉到合適的位置,使葉片與銅腔體形成一個密閉空間,通過殺菌劑消除附著在光學探頭上的生物。
圖
4間隔浸泡消毒技術示意
另外,與間隔浸泡消毒技術方式十分類似的方式是銅遮板方式,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沒有容腔,後者消毒時旋轉銅板與感測器探頭之間距離很近。Manov等做了銅遮板結構的抗生物附著實驗,從實驗結果看,在490天的布放周期內,被保護的感測器都只是發生輕微地附著。但與電刷方式類似,這種間隔浸泡消毒技術的實現方式增加了結構上的複雜性。另外,對於pH感測器等需要很長穩定時間的感測器,還必須考慮滅菌劑對感測器穩定時間的影響。
⑶局部電解氯
局部電解氯方式採用電解海水制氯原理,這種技術在冷卻水系統中經常被用到。局部電解氯方式對微型生物膜及大型附著物都有效,因此使用最為廣泛。這種防生物附著裝置一般以鈦為電極,通過電解作用產生滅菌劑殺滅附著物。
圖
5局部電解氯技術在熒光度計上的應用
圖5所示的應用中,電極被做成網狀緊貼在被保護的感測器探頭附近,通過外接的電池倉對該感測器附近的電極通電產生電解反應。圖6所示的應用中,該裝置的電極網被做成圓柱形,其能保護的區域是放置於其中的部件。
圖
6局部電解氯裝置的結構及其在光學感測器上的應用
Delauney和Compère挑選了鹽度感測器、溶解氧感測器及熒光度計來驗證該技術,實驗表明效果非常好。在裝置正常運行時,感測器採集的數據準確度很高。
對於敏感感測器如溶解氧和熒光計等,採用局部電解氯方式防生物附著時還應考慮減少對數據採集的影響。
⑷紫外光(UV)照射
紫外光(波長小於253.7nm)能殺死大多數循環水系統里的細菌,廣泛應用在醫院及食物消毒領域。在海洋探測領域,2014年AML公司推出了基於紫外光(UV)原理的防生物附著產品,並在加拿大海洋觀測網的Folger Pinnacle科學平台上得到應用。這個科學平台所在位置的生物附著非常嚴重。
圖7 UV射線防生物附著試驗(左中保護,右未保護)
圖7展示了UV照射的效果。從外觀上看,儀器平台在海底放置12個月後,未做保護的感測器已被嚴重附著,包括探頭部分,而通過UV照射的感測器探頭部分則是乾淨的,其餘部分的污損程度也要好於未保護的感測器。同時,基於UV照射的防生物附著方法能提高科學數據的可靠性,延長維護間隔時間。如圖7所示,綠線曲線代表使用了有毒滅菌劑保護的鹽度數據,可認為是標準值。通過對比可看出,未採用UV照射的感測器採集的鹽度數據在1個月後開始偏離標準值,而採用UV照射時,UV1感測器在12個月內都很好地跟隨標準值,而UV2感測器在UV正常工作時能很好地跟隨標準值。
不過,紫外光保護裝置的一個缺點是能耗較大。以上述裝置為例,其能耗是230mA@ 12VDC,這對於自容式系統來說通常難以接受。當然,對於纜系海底觀測網來說,此類能耗不是制約因素。通過UV照射防生物附著的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如其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水中的顆粒物等會大大降低UV射線的滅菌效率,因此該方法在高濁度海水裡的防生物附著效果是令人擔憂的。事實上,決定UV射線保護效果的參數是單位被照射面的能量及時間,如殺死幼蟲的照射劑量為672mWs/cm2。
圖
8有無採用UV照射的鹽度數據對比
⑸其它主動方式
其它主動防生物附著技術主要有加熱方式、超聲波方式、震動方式及電場方式等,這些技術在理論上可行,但尚無實際應用。加熱方式是採用高溫對附著生物進行滅殺。Whelan等提到用激光防生物附著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效果與激光的強度成正比。Whelan等還提到了超聲波控制微型附著物的方法,但低頻的聲音和震動對能量的要求較高。電場方式是在採用高電壓殺滅附著物,其餘防生物附著技術,包括基於磁場的方法,可參考文獻。
三、結語
無論是在淺海還是深海區域,觀測設備的長期運行均需要考慮採用適當的防生物附著手段。總體上,淺海區域發生生物附著的程度要比深海區域嚴重,要求在淺海觀測的應用中採用更為可靠的防生物附著方法。
目前在海洋觀測領域使用較多的被動方式是銅板銅網,使用較多的主動方式是物理去污。被動方式中的塗層方式更多的是使用在傳統行業上,在海洋觀測領域的實際使用案例很少,但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主動方式中的間隔浸泡消毒、局部電解氯、紫外光(UV)照射等方法在海底觀測設備上都有相應的應用案例。
對於海洋感測器探頭、水下攝像機鏡頭及海底聲學換能設備等需要重點防護的部位,推薦採用主動方式,如採用電刷、間隔浸泡消毒、局部電解氯及UV射線方式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對於特別關鍵的海底長期觀測設備,可以考慮同時運用多種防生物附著技術。
對於水下連接器、耐壓密封腔體和框架結構等部位,發生生物附著後通常不影響水下設備的運行,但可能增加水下作業難度、熱阻和維護難度。對於這些部位可考慮塗層、銅板銅網、UV射線等適當的防生物附著方法。
此外,防生物附著的裝置本身可能會對所保護的感測器採集的數據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選定某種防護策略後,必須要在實驗室做好相應的試驗和分析,補償或消除防護裝置對感測器本身及所探測對象的影響,從而儘可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作者簡介】文/吳正偉 周懷陽 呂楓,來自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第一作者吳正偉,1981年出生,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男,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深海機電裝備技術;本文來自《海洋工程》(2017年第5期),參考文獻略,用於學習與交流,版權歸作者與出版社共同擁有。
TAG:溪流之海洋人生 |